主觀違法要素理論:以目的犯為中心的展開

主觀違法要素理論:以目的犯為中心的展開

二、主觀違法要素理論的序曲——貝林的構成要件論 三、主觀違法要素理論的揭幕——邁耶的構成要件論 四、主觀違法要素理論的展開——麥茲格的新構成要件論

圖書信息

作 者: 付立慶

叢 書 名:法律科學文庫出 版 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0096629 出版時間:2008-10-01版 次:1頁 數:299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刑法

內容簡介

《主觀違法要素理論:以目的犯為中心的展開》梳理了主觀違法要素理論的誕生與發展,具體探討了主觀違法要素的範圍和在三階層犯罪論體系中的地位,並主要藉助法定目的犯與非法定目的犯的分類平台,就我國刑法中的目的犯進行了全面研究,最後以主觀要素的證明難為問題意識,探討了主觀違法要素的確定與證明問題。

作者簡介

付立慶,1976年10月生於河北,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講師(刑法學)。北京大學法學博士(2006年1月),東京大學外國人研究生(2004年10月—2005年9月)、客座研究員(2005年10月—2006年9月)。獨著:《法治的臉譜》、《法治的聲音》,合著:《刑法機制》,在《法學評論》、《法律科學》、《法學》、《法學雜誌》等出版物上單獨發表論文三十餘篇,另有隨筆若干見諸《法制日報》、《檢察日報》、《南方周末》等媒體。
·查看全部>>

目錄

導論:論題、進路與界定
第一章 主觀違法要素理論的誕生與發展——以德國刑法理論發展為背景
一、主觀違法要素理論的前夜——前貝林時代的構成要件理論
二、主觀違法要素理論的序曲——貝林的構成要件論
三、主觀違法要素理論的揭幕——邁耶的構成要件論
四、主觀違法要素理論的展開——麥茲格的新構成要件論
五、主觀違法要素理論的擴大化——目的行為論及其與新古典體系的結合
六、主觀違法要素理論的轉向——駱克信的目的理勝體系及客觀歸責理論的出籠
七、本章小結
第二章 主觀違法要素的地位與範圍(上)——以日本刑法理論為縵索
一、日本主觀違法要素理論的展開過程
二、主觀違法要素全面肯定說-
三、主觀違法要素否定說的理論先驅:齊默爾
四、主觀違法要素從肯定到否定的巨大轉變:瀧川幸辰
第三章 主觀違法要素的地位與範圍(下)——以日本刑法理論為線索
五、主觀違法要素全面否定說的徹底主張:中山·;內藤說
六、違法·;有責行為類型下的主觀違法要素全面否定說
七、主觀違法要素原則否定說的具體展開:本書的主張——相對的結果無價值一元論視野下的考察
八、第二、三章小結
第四章 主觀違法要素的分類與展開——以中國刑法中的目的犯為平台
一、由目的犯的基本分類開始——分析平台的搭建
二、中國現行刑法中的法定目的犯——解釋論的評價
三、中國現行刑法中的法定目的犯 ——立法論的歸結 ·;
四、非法定目的犯之一:將結果作為目的之非法定目的犯——以金融詐欺罪之非法占有目的為切入的展開
五、非法定目的犯之二:將後行為作為目的之非法定目的犯——以偽造貨幣罪之行使目的為中心的研討
六、本章小結
第五章 主觀違法要素的認定與證明——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
一、主觀要素的證明與舉證責任的轉換
二、目的的確定與目的的推定
……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本書的圖表匯總
後記
·收起全部<<

前言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現代社會文明的基石”,這一論斷不僅已為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所證明,而且也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共識。在人類歷史上,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體制,依靠法治而促進社會發展、推動文明進步的例證,可以說俯拾即是。而翻開古今中外東西各民族的歷史,完全摒棄法律制度而能夠保持國家昌隆、社會繁榮進步的例子,卻是絕難尋覓。蓋因在擺脫了原始和蒙昧以後,人類社會開始以一種“重力加速度”飛速發展,人的心智日漸開放,人們的利益和追求也日益多元化。面對日益紛紜複雜的社會,“秩序”的建立和維持就成為一種必然的結果。而在建立和維持一定秩序的各種可選擇方案(暴力的、倫理的、宗教的和制度的)中,制定一套法律制度,並以國家的名義予以實施、推行,無疑是一種最為簡捷明快、也是最為有效的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