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舵桿

主舵桿,即主舵的舵桿。 舵 是船設備中承受水動力以產生轉船力矩的部件,一般安裝在船尾螺旋槳的後面。舵的種類較多,其中襟翼舵由主舵和副舵兩葉組成。 舵由舵葉、舵桿、舵承構成。舵桿是舵葉轉動的軸,並用以承受和傳遞轉舵扭矩和作用在舵葉上的水動力、重力。舵桿一般為鍛造件,其下部與舵葉連線,上部與轉舵裝置相連。

簡介

主舵桿,顧名思義,即主舵的舵桿。

舵的種類眾多,其中只有襟翼舵由主舵和副舵兩葉組成。

圖1 襟翼舵 圖1 襟翼舵

襟翼舵(Flap Rudder),如圖1所示。這種舵是在主舵葉後緣裝上一個稱為襟翼的副舵葉,主、副舵之間用銷軸鉸接。由於其流體動力特性與飛機上的襟翼作用相似,故稱之為襟翼舵。當主舵向一舷轉動δ角時,副舵相對於主舵向相同一舷轉出一個β角度,副舵則相對於船體轉出一個比主舵更大的角度(δ+β),相當於增加了舵剖面的翼形拱度,從而產生更大的流體動力,提高了轉船力矩和舵效。襟翼舵在小舵角時有很好的水動力特性,但(δ+β)不應超過90°。由於襟翼舵的壓力中心後移,為了減小轉舵力矩,其平衡係數比一般流線型舵大,為0.47~0.5。這種舵的主副舵間的偏轉機構常採用齒輪傳動,當主舵轉動時,帶動副舵及其舵桿一起轉動,使安裝於副舵桿頂部的行星齒輪沿固定在船體上的太陽齒輪向同一方向滾動,從而帶動副舵偏轉。副舵與主舵的轉角比β/δ一般取1.0~2.0。

為滿足某些船舶在操縱上的特殊需要,如增加舵效、提高推進效率以及改善大型船舶低速航行時的操縱性能等,配備了特種性能舵,襟翼舵即是特種舵的一種。

舵裝置的結構

舵葉

流線型舵的舵葉(RudderBlade)如圖2所示。它由水平隔板和垂直隔板按線型組成骨架,再在骨架外面沿其線型焊接水密的舵旁板、頂板和底板,從而保證舵的線型、強度和水密。流線型舵的下舵桿常以箱形結構代替,由設在舵桿下方的兩連續的垂直隔板和其間的有效舵旁板構成。

舵葉 舵葉
主舵桿 主舵桿
主舵桿 主舵桿

根據規範要求,舵葉焊成或修復後,在塗刷油漆和敷設其他材料之前,每個密封部分都應進行密性試驗。密性試驗前應將舵葉表面清潔乾淨,焊縫應清除氧化皮和焊渣。常用的密性試驗方式有灌水試驗和充氣試驗兩種。若為灌水試驗,試驗水柱高度(d—船舶滿載吃水;v—設計航速),保持15min,不得變形和滲漏;若為充氣試驗,氣壓應為,保持15min,除肥皂水 進行滲漏檢查。

密性試驗合格之後,通常在舵葉內灌塗防腐瀝青,以防舵葉內部鏽蝕。為了做密性試驗和充填瀝青等防腐材料,在舵葉上部和下部開有排泄孔,並配有不銹金屬(通常為黃銅)製成的栓塞。

為了便於舵葉的安裝拆卸,在舵葉上開有由鋼管構成的吊舵孔(LiftingEye),或在舵葉尾端上開有凹槽。

雙支點平衡舵的下部設舵銷(RudderPintle),插入尾框底骨的承座中,舵葉上部用法蘭或錐體與舵桿連線。大型船舶也常採用舵鈕雙支點舵,在舵葉的上部也設一個舵銷(上舵銷),通過舵鈕與尾柱連線。如圖3(b)、(c)所示。

有些大型船舶設舵軸雙支點平衡舵,又叫辛浦萊(Simplex)舵。舵軸的上端用垂直法蘭(不少於6隻連線螺栓)固定在船尾柱上,其下端穿過尾框底骨的承座,用螺母固定,如圖4所示。舵軸上下兩端設鐵梨木或青銅軸承,舵軸插人其中。舵軸軸承接觸處有銅襯套,以防舵軸磨損。轉舵時,舵葉繞舵軸轉動。

舵桿

圖5 圖5

舵桿(RudderStock)是舵葉轉動的軸,並用以承受和傳遞轉舵扭矩和作用在舵葉上的水動力、重力。舵桿一般為鍛造件,其下部與舵葉連線,上部與轉舵裝置相連,如圖5所示。

舵桿與舵葉常用的連線方法有法蘭連線(包括水平法蘭和垂直法蘭,普遍採用前者)和錐體連線(包括有鍵連線和無鍵連線兩種方式)。採用水平法蘭連線時,一般用6隻螺栓。為使法蘭螺母脫落時螺栓不致滑落,安裝時螺母應朝下,並加有防止螺母鬆動的保護裝置。

為了保護螺栓和螺母的外露部分,填敷有水泥或其他填充物。除非螺栓直徑比要求值增加10%,否則應在上下法蘭間裝設前後方向的緊配鍵塊,以減少螺栓受力。舵桿摩擦處應裝襯套(一般為青銅或其他銅質材料),以防磨損。

舵承

舵承 舵承

舵承(Rudder-bearer)用來支承舵和舵桿的重力及保證船體水密。按其裝設的位置一般分為上舵承及下舵承兩種;按其密性可分為水密舵承和非水密舵承。

上舵承裝在舵機間甲板上,它通常為滾動軸承,可以承受舵和舵桿的重力(軸向力)以及水動力引起的側向力(徑向力)。圖6所示為非水密滾子上舵承,這種上舵承採用雙列向心球面滾子軸承。下舵承一般安裝在舵桿筒口或舵桿筒內,其結構如圖7所示。它是一個滑動軸承,只承受側向力,並設有填料涵以保證水密。舵和舵桿的重力都由上舵承承擔,設舵軸或兩個及兩個以上舵銷的舵有時不設下舵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