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戰略形態學

主控戰略形態學

《主控戰略形態學》的基礎理論源自於“道氏理論”,並配合趨勢線進行研判的確認。本書闡述“道氏理論”基礎之上,重新說明了“道氏理論”的本質與核心:介紹技術分析中常用的幾種趨勢線,並著重於底部、整理、頭部形態的說明,使投資者在認識形態、確認買賣點之外,更容易進行投資策略的擬定與規劃。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主控戰略形態學》的基礎理論源自於“道氏理論”,並配合趨勢線進行研判的確認。本書第一章在闡述“道氏理論”基礎之上,重新說明了“道氏理論”的本質與核心:第二章介紹技術分析中常用的幾種趨勢線,並特別針對“真假突破”、“真假跌破”與“騙線”的關鍵進行探討,使投資者在運用趨勢線時,能夠切實的掌握要點,避免誤差與誤用;第三、四、五章著重於底部、整理、頭部形態的說明,除了傳統的幅度測量外,更加重了領先買賣點與標準買賣點的研判、止損與止盈的定位,同時對每個形態可能代表的波浪位置都有詳細說明,使投資者在認識形態、確認買賣點之外,更容易進行投資策略的擬定與規劃。

作者簡介

黃韋中,大學畢業,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進修班進修。專長機械設計、股票技術分析。曾任《中時晚報》、 《中華日報》專欄作家、飛狐交易師證券分析軟體技術顧問。 著有: 《主控戰略K線》 《主控戰略開盤法》 《主控戰略移動平均線》 《主控戰略即時盤態》 《主控戰略波浪理論》 《主控戰略成交量》 《主控戰略形態學》

目錄

第一章 道氏理論簡述

潮汐、波浪與漣漪

基本原則

第二章 趨勢線與缺口

趨勢線的基礎

突破與跌破的確認

騙線

支撐壓力的轉換

趨勢三條線

扇形三條線

解消點

速阻線

軌道的轉換

缺口

結論

第三章 底部形態

V形反轉

雙重底

三重底

頭肩底

碟形底

盤堅式的複合型底部

第四章 整理形態(一)

水平箱形

上升旗形

下降旗形

轉旗

對稱收斂三角形

上升收斂三角形

第五章 整理形態(二)

下降收斂三角形

對稱擴散三角形

收斂下降楔形

收斂上升楔形

收斂反轉楔形

擴張反轉楔形

菱形

第六章 頭部形態

V形反轉

形態的變化

雙重頂

三重頇

頭肩頂

碟形頂

盤跌式的複合型頂部

結語

附錄

書摘插圖

第一章 道氏理論簡述

在技術分析的領域中,存在最久而且是最多人認識的權威理論,首推道氏理論(Dow Theory)。在探討形態學這項技術分析之前,先要討論道氏理論,因為該理論的主要目的是探討趨勢,而且道氏理論被討論與完成的時間在波浪理論之前,當形態學逐步成熟之際,對於趨勢的分析更是依賴道氏理論。

就筆者對這套理論的認識而言,道氏理論對於股價漲跌的循環觀念,類似自然界潮汐起伏,而在這過程中會產生比較細微的波浪或是漣漪,至於較大周期的潮汐容易被較小周期的波浪行為打斷,連結兩個段落之間的行為便形成了所謂的形態學。所以在探討形態學之前,必須先認識道氏理論,同時也要藉這個章節,澄清過去學習技術分析者對道氏理論的部分誤解。

這套理論最早是由查爾斯·道(Charles H.Dow,1851~1902,《華爾街日報》的創辦人之一)發展出來,他認為這套理論並非用於預測股票市場,也不是用來指導投資人進行操作,而只是一般用來衡量經濟趨勢的指標,並作為反映市場總體趨勢的晴雨表。然而這套理論卻描述了股市波動中可能重複出現的模型,也衍伸出波浪理論。道氏理論中關於潮汐的描述,實為技術分析中的精髓,投資人能夠認識這套理論,必能對股價波動的輪廓有更深入的了解。

道氏理論的完成經歷了幾十年之久。1902年,查爾斯·道去世以後,威廉·漢彌爾頓(Will Jam Peter Hamilton)和羅伯特·雷亞(Robertrhea)繼任《華爾街日報》的編輯工作,同時在發表關於股市的評論中,逐步整理、歸納這套理論,最後威廉·漢彌爾頓在1922年出版《股市氣壓計》(The Stock Market Barometer)一書,羅伯特·雷亞在1932年出版《道氏理論》(Dow Theory)一書,至此,道氏理論才有了完整的理論結構。

雖然正統的道氏理論擁護者認為:該理論強調的是整體市場的趨勢,較能夠詮釋代表整個市場的波動。但就台灣股票市場而言,探討台灣加權指數遠比探討個股更形重要,然而在實證之後,我們發現這套理論運用在個股的討論上,依然可以恰如其分的進行詮釋,因為道氏理論是更高于波浪理論層級的自然界定律,個股走勢的呈現亦屬於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沒有理由不能“恰當”地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