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楓閣記
丹楓閣記
庚子九月,夢與古冠裳者數人,步屨昭余郭外。
忽忽變易,回顧無復平壤,所至崖障合沓,楓林殷積,飛泉亂落其間,如委紫練,側睇青壁,千仞如削,目致為窮也。
其上長松密舉,而松末擁一閣,搖搖如一巢焉,顏曰丹楓,非篆非隸,嵌空一窗,億當閣逕,而蛛絲荒織,扃若終古矣。
俄爾風水合住,塊然偃臥。
遂經始閣材,構如其夢。莊生之言曰: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戴生綴之曰:覺苟非覺,夢其奚靈?有大夢而後知其大覺也。
聞戴生之言者曰:是猶愁寐語也。是其言也,夢車馬而喜,夢酒肉而喜,夢糞穢而喜者,若覺而失之,窈窈焉幸其夢之兆,竊而不敢以為魄祟之顛倒者也。
之入也,不可以入吾夢,又奚足以入吾閣,閣中藏書藏畫入其夢,又安知彼之不夢我之入其夢也,苟精誠之不通,超無友而獨存,戴生之夢不復堪此寥廓矣。
昭余戴廷拭記,松僑老人真山書。
楓仲因夢而有閣,因閣而有記,閣肖其夢,記肖其閣,誰實契之,總之皆夢。記成後屬老夫書之。老人顧能說夢者也。
嘗論世間極奇之人、之事、之物、之境、之變化,無過於夢,而文人之筆,即極幽妙幻霍,不能形容萬一 。
然文章妙境亦若夢而不可思議矣,楓仲實甚好文,老夫不能為文,而能為夢。時時與楓仲論文,輒行入夢中,兩人,隨復醒而忘之。
我尚記憶一二,楓仲逕坐忘不留。此由我是說夢者也,楓仲聽夢者也。說夢聽夢大有逕庭哉。
幸而楓仲忘之,若稍留於心,是老夫引楓仲向黑洞洞地,終無覺時矣。
既為書附識此於後
關於丹楓閣的流傳故事
李自成獻寶
甲申之變,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李自成自立為新朝皇帝,匆匆提審前明舊官,並以廷仗、流放、斬首和復用處理這些人,當提審到戶部員外郎戴運昌時,李自成忽然若有所悟地問他還在何處任過何職,戴運昌立即回答說曾任過河南尉氏知縣。
李自成頓時喜出望外,馬上“優禮相待”。
原來闖王逐鹿中原時,風聞戴知縣“政聲載道”,庶民擁戴,曾起念讓他歸順義軍,不料他被調回京城當了戶部員外郎。
闖王想讓他輔助新朝,可戴運昌卻以年老體弱為由提出要回家,闖王只好恩準。
沒想新朝好景不長,闖王很快就被清兵打敗,逃到祁縣時忽然想起戴運昌,於是改道麓台山專程探望。
戴運昌得知夷族入主中原,當即鼓勵他東山再起推翻滿清,闖王想把金銀財寶送給他,以免被清軍搶去,運昌不受,但闖王刻意奉送,運昌只好答應代為保存。
於是不計其數的金銀財寶被埋藏於縣城戴家群體聯院底下,未留圖紙,僅留一句歌謠“九坳十八窖,窖窖有通道,不為戴家用,單等闖王到。”
戴廷栻建閣
闖王一去不還,運昌卻把反清復明的宏圖傳給兒子戴廷栻,據說,廷栻做了一個夢,夢見幾個身著古服的人在縣城行走,忽然,平地變成懸崖,崖上長滿楓樹和青松,夢境奇特。
林中有一閣樓,匾寫“丹楓”二字。
楓乃紅葉,廷栻的表字“楓仲”中也有一楓,丹乃赤紅,與楓同色,而朱明王朝的朱也有紅色之意,三字意思相通,豈不是為了緬懷明朝?再者,平地變懸崖,正好象徵國事艱難,此時適逢反清鬥爭勃起,廷栻認為夢境乃好兆頭,於是順治十七年(1660年),他遵照夢中之景在縣城南街處建造起一座三間四層木閣樓。
這座閣樓,閣體重彩朱紅大漆,遠遠望去,紅光滿天,勢比通天烈火,名曰神夢仙境,實際上寄託了戴廷栻反清復明的宏圖大志。
傅山題匾
紅閣大樓誘來不少志士,影響最大者首推傅山和顧炎武。傅山為太原陽曲縣人,是有名的學者、醫聖、書法家。
青年時期曾和戴廷栻是太原三立書院同窗,明亡之後他身披紅衣遊歷名山大川,自稱紅衣道士會文友。游至祁縣大受感慨,視丹楓閣為歸宿,親筆書寫匾額“丹楓閣”。
傅山還書《丹楓閣記》(真跡本每頁七行,藏山西博物館),詳盡地解釋反清復明宗旨,給建築物大增光彩,許多志士聞名而來,終使丹楓閣成為反清的聯絡據點。
顧炎武走鏢
顧炎武,江蘇崑山人。清兵南下時,他曾舉兵抵抗,失敗後遍游諸省,考察山川形勢,圖謀東山再起。
他慕名入閣之後,為網路天下志士,親自創辦“炎楓鏢局”,以走鏢為由招募武林高手,在他的感召下,300多名英雄雲集祁縣,聲望高者有心意拳宗師姬龍風和明末總兵鄭萬元。
鄭總兵曾率軍同清兵浴血奮戰,在敵眾我寡、鄭總兵準備自盡的緊急關頭,姬龍風獨槍闖陣殺透重圍救出鄭總兵。
而後龍風潛入少林寺研習心意拳法,後聽丹楓閣舉事,方才出山入社投入反清鬥爭。姬、鄭入閣如虎添翼,此時,丹楓閣人才濟濟,與江蘇如皋縣的“水繪園”遙相呼應,成為大江南北反清鬥爭的營壘,康熙帝曾說“南有水繪園,北有丹楓閣,朕之心腹大患也。”
分水嶺立擂
炎楓鏢局很少為商旅保鏢,而是專門招募武林高手,隱居在麓台山里操練兵馬,總營卻設往小韓村。為避免官兵襲擊,村里挖了四通八達的暗道,危急之時可容納萬人留宿和作戰。
戴、顧、傅、姬、鄭為贊通軍務之“五虎”,五虎為偵探清兵實力,曾在祁縣城和清兵軍營前的分水嶺立過兩次擂,“五虎”親自坐鎮,林中豹戴環和林中虎戴玖兩兄弟主擂,結果連敗清兵6名千總和總兵官,大大鼓舞了義軍的士氣。
清軍組織了兩次大規模的攻堅戰,始終沒有攻克麓台山。因而丹楓閣反清鬥爭能夠延續17年之久。
丹楓閣結局
反清復明風起雲湧,康熙皇帝為緩和滿漢民族矛盾,在全國範圍大施懷柔政策,拉走了不少反清人士。丹楓閣里的名秀也出仕清庭,緊接著清軍又出兵網剿,派出“血滴子”血洗營寨。血滴子是形似頭盔的鐵器,上足發條就可以在空中旋飛,此兵器聞聲而降,口大如盆,速度奇快,專割頭顱,結果反清鬥爭被徹底摧毀。丹楓閣樓被焚燒殆盡,只有牌匾壓在廢墟中沒被燒掉(現存於喬家大院),顧炎武、姬龍風、鄭萬元隱居深山再不出世。戴運昌含恨故去。戴廷栻被逼任曲沃教喻,灑淚赴任。康熙三十一年卒於聞喜官舍。
其它
1、丹楓閣[見右圖]:
2、傅山《丹楓閣記》[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