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五行綜合療法簡介
傳統中醫提出,人和生存的環境是統一的,都分陰陽、五行、一一對應。因此,中醫中常有“五臟藏神”的說法,中醫認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即臟腑功能失調是精神行為障礙性疾病的發病原因。中醫按整體觀及辯證論原則對多動症、抽動症進行病因、病理及症候分型,參照陰陽五行、營衛氣血、舌脈象等制定治療原則,有目的地選擇中藥湯劑、中成藥針灸、推拿、耳穴、經絡療法等綜合治療多動症、抽動症。
中醫五行綜合療法理論依據
五行綜合療法系列方劑,運用祖國醫學五臟之間的相互資生和互動抑制的五行生剋制化的理論,利用臟腑氣機清濁升降的圓運動生理;採用中醫經絡循環與圓道,營衛循環與圓道,於人體生命科學的重要關聯,結合人體氣機圓運動進行神經系統疾病辯證論治。這一歸類表,有縱橫兩種聯繫,橫的聯繫中,一般是“同氣相求”,有助長的關係;但是“亢”則“害”也可能有損害的關係。如甘能補脾,但也能產生濕熱,使氣機壅滯而害脾。縱的聯繫即是生克乘侮關係。五行的生克價值在於有更多的辯證法思想。它說明了事物之間互相助長和制約的對立統一關係。具體分析矛盾是怎樣對立又怎樣統一時,五行學說提供了科學的分析方法。這種多因素的關係,以生、克的矛盾來談,可概括為生我,克我,我生、我克四種關係,所謂相生即滋生、助長之意,相剋即克伐、制約之意。
清濁升降的圓運動生理
清濁升降是人體氣機圓運動的核心,升清,謂升其清陽;降濁,即降其濁陰,“清陽”與“濁陰”皆為體內的水谷精微所產生,其清輕升發部分是為清陽,濃濁降泄部分則為濁陰,濁陰既包含較重濁的營養物質,也包括體內產生的糟粕,正如《靈樞陰陽清濁:“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清者注陰,濁者注陽……清者上注於肺,濁者下走於胃,胃之清氣上出於口,肺之濁氣下注於經,內積于海。”清升濁降總的規律是清氣注陰,藏於五臟,濁氣注陽,行於六腑,清中有濁,又復下降,濁中寓清,遂再上升,不外乎清者升,濁者降,如是則氣血相順、營衛不悖。總而言之,升降出入是臟腑氣機運行的主要形式,有升降才有出入,升中寓有降,降中寓有升,升清降濁也即升降出入的具體體現,清氣所以能升,濁氣所以能降,皆有賴於五臟的上升功能和六腑的下降作用,幫《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即是升清陽降濁陰對人體生理意義的精闢概括。清濁的升降出入是一個圓的運轉過程,如脾主運化而升清,胃主受納而降濁,水谷通過脾胃的腐熟運化,在小腸泌別清濁,其清者上輸心肺,而後運布周身,其濁者降至大腸而出體外,肺將清中之清者布散於周身,清中之濁者下輸於腎,其中,濁中之清者又復上輸於肺,濁中之濁者則下趨膀胱排出體外,正如張景岳所說:“濁者之清者,自內而出,故上行,清之濁者,自外而入。一上一下,氣必交並,二者相合。”
其它,在呼吸吐納功能上,肺主呼氣,腎主納氣,同樣構成一個呼吸圓周,此外,心肺之間的氣血升降,肝膽之間的清汁升降,無不是圓的運動形式。以上說明中醫運動不僅體現在經氣、營衛氣血的循環方面,還體現在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之中,足見圓道在人體科學中的重要地位。
經絡循環與圓道
人體的經絡循環無論十二經或奇經八脈都呈現著圓的循環,(《靈樞經脈》)即言經氣從肺經發出經過十二經的循環又復注於肺,說明經絡的循環呈現著圓的往復。經絡循環的圓道,精髓在於天的圓道相應,如﹙《靈樞五十營》)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血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即言經脈之氣運行一周曆經二十八脈,和天體運行一周曆經二十八宿相應。經絡循環之圓道與天道之圓相應,體現了人與天地共脈搏,與日月同呼吸的圓道關係,一晝夜經氣循環一周與天之圓道相應,最佳的呼吸數應為一萬三千五百息,比今人呼吸次數約慢一倍,符合今人攝生的標準,說明人體這個小圓跟隨宇宙日、月運行這個大圓鏇轉著,有著“生死與共”的聯繫。人體這個小圓道和天地這個大圓道相應,於人體生命科學有著重要意義。
營衛循環與圓道
營衛氣在人體的循環同樣是呈圓道的,同樣是首尾相貫的圓周循環,其中,從“太陽出”最後又“復出太陰”說明營氣的循環仍以圓周運動的形式進行。關於衛氣的循環,《靈樞衛氣》言:“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指出了營衛氣相隨、循環往復的圓周運動。
又,陽氣行於陽則三陽經衛御功能增強,行於陰則三陰經衛御功能增大。衛氣在人體中最大的功能便是行於人體外表及內臟,起到溫煦作用。如《靈樞本藏》說:“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素問痹論》說:“衛者,水谷之悍氣也……薰於肓膜,散於胸腹。”其次便是衛氣與人體的免疫機制密切相關,衛氣除具有加強人體的屏障作用外,還具有與深入的邪氣搏擊的作用,因此和疾病的發病學關係密切。如《素問·瘧論》說:“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
人體氣機圓運動
人體氣機圓運動規律
中醫圓運動的精髓在於臟腑氣機升降圓運動,是在《周易》圓道的啟導下產生的。《周易》圓道體現著事物的循環往復和巨觀世界的周期性循環。天道如此,人道豈能例外?人體臟腑氣機升降運動是《周易》圓道的體現,反映了圓運動形式。這個圓運動是以脾胃居中,心腎分居上下,肝肺各居左右的圓道。該圓運動和《周易》文王(後天)八卦相吻,故心應離卦,腎應坎卦,肝應震卦,肺應兌卦。中醫氣機升降圓運動是臟腑氣化的表現形式。
(一)心腎是升降的根本
腎是升降的啟動力,所謂坎陽發動,腎水溫升則脾轉肝升,於是水升火降,坎離交泰。從而完成左陰升,右涼降的氣化圓運動形式,也即在腎陽命火的發動下,中土樞軸轉動,致使肝脾溫升而心肺涼降。其中,腎水本應下沉,之所以能上濟心火,是因為坎陽的發動;心火本性上炎,卻反下降,又是因為腎水的上濟,以陰陽互根之理矣。圓運動中心腎水火的升降,體現了坎離交泰、水火既濟的易理。腎、命之火乃坎中之陽,為一陽陷於二陰之中,即兩水中之真火,為人身火種,圓運動左半圓之溫升全賴此一火種。心陰為離中之陰乃一陰含於二水之中,為人體之真水,得坎水之濟,始能下蔭,圓運動右半圓之涼降,全在於此。如陽虛火衰,坎陽無力發動,腎水不能溫升則肝脾失煦而不轉;或心陰虧耗,心火上炎,肺胃失蔭則弗能涼降,如此,整個升降運動勢必停滯。因此,心腎實為升降圓運動的根本。
(二)脾胃為升降之樞軸
升降的化源全在脾胃,脾胃二者一為陰土本濕,一為陽土性燥,燥濕調停,中氣得以化源,中陽發動樞軸能運轉,脾升肝才能升,胃降肺始能降。如中土失運,氣虛脾陷,或胃燥氣逆則升降失職,勢必導致四輪不轉,正如前人所言:“中氣不運,升降反作,清陽下降,濁陰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如此。”因此,圓運動樞軸的轉動不僅賴坎陽的發動,其中,中土的健運也是升降的關鍵。
(三)肝肺是升降的翼佐
肝肺是升降的翼佐,肝肺—為藏氣,肝肺的升降實際也就是氣血的升降,肝肺一左一右,猶如兩翼一樣。肝主升發,肺司肅降,故左半圓的溫升需賴肝木的溫升,右半圓的涼降必依肺金的順降,如肝肺氣機失調,必致氣血逆亂,則升降悖逆,足見肝肺在升降圓運動中的翼羽作用。
上述說明,臟腑氣機升降;圓運動是一種氣化運動,取決於心腎水火的平衡,脾胃燥濕的調停,以及肝氣血的協調,三者共奏氣機升降圓運動之功。
人體氣機圓運動的臨床套用
臟腑氣機圓運動在辯證診治方面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以圓運動進行辯證是辯證論治中的一個值得開闢的新領域。
(一)左半圓升機失常的辯證論治
圓運動以左半圓肝脾腎主升,右半圓心肺胃主降,影響升降失職主要為脾腎,而起決定意義的又在於腎。臨床上腎陽式微坎陽不能發動,必致脾陷胃逆、肝木不版本號,故許多情況下,脾虛升陷,單純補脾力弱效差,若兼以補腎則效力倍增。這種情況用理中湯如再加附子則效如桴鼓。即前賢所謂“補脾莫若補腎”之意也。
左半圓升機失職,臨床常出現一組謂之“水寒土濕木郁”,即腎陽虛、脾濕水泛,肝氣鬱滯不升的綜合症狀,證見畏寒肢冷、頭昏腰酸、浮腫便稀、食少納呆、神郁寡歡,舌質青苔白膩、脈沉弦、兩尺無力等,應予“暖水、燥土、疏木”治之。由於腎陽虛衰導致腎寒脾濕、已土不升及水木俱陷,故應濕補腎陽、健脾運濕及疏達肝木予以糾正。
(二)右半圓降機失常的辯證論治
右半圓的降機由心肺胃組成,胃為戊土(燥土),脾為已土(濕土),胃賴心血所蔭,脾濕所濡。正常情況下,燥濕調停脾升胃降,則右半圓能正常右鏇。如心陰暗耗,心火上炎不能下蔭,則易導致胃燥上逆,胃逆則肺氣不降而呈:“火炎胃燥金逆”病理,臨床出現心煩失眠、心情不暢,乾哎胃脹、鼻乾、胸部不適等綜合證。發展下去則可出現乾嗆咳逆等證,治療原則為“清心潤土涼金”,如竹葉石膏湯之類可以調復。又如有的情況下,胃逆不降,除用瓜蔞、半夏開結降逆之外,酌加黃連卻顯奇效,此因根源在心,所謂治胃莫如治心故也,上述說明右半圓降機失職和心肺胃密切相關。
綜觀上述,臟腑氣機升降圓運動,導源於《周易》圓道理論,發展於《內經》,對中醫學的臨床實踐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醫辯證治療癲癇
癲癇是疑難雜症之一,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變化多端,其病程反覆而纏綿,要取得好的療效,首先要正確診斷,這是治療的前題否則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其次要分期辨治,抓住病機轉變的特點準確地辨證用藥,再就是注重熄風止痙,滌痰開竅,養血活血。
1、分期辨治,標本兼顧
癲癇在發作期,首先要急則治標,控制其發作,儘快解除病人昏厥和抽搐的危急狀態,宜以豁痰開竅、熄風止痙為治法,選用藥效快而作用強的藥物,採用不同的給藥途徑。在休止期或緩解期,病情趨於緩和,此時則以緩則治其本的原則,認真細緻地辨證,認清其病位、病性,分別予以治之,整體上以健脾化痰、補益肝腎、養心安神為治法,除其痰、風之源,以治其本,防止本病的復發。同時根據臨床綜合表現辨證論治,邪實者,以攻邪為主;有虛象者,予以扶正。攻邪常用熄風、瀉火、活血、滌痰等法,扶正多用滋肝、健脾、養心、補益等法。但有邪實而正虛,在攻邪的同時,要兼顧扶正,在正虛的同時兼有外邪,則以扶正為主,兼以祛邪。
2、痰瘀並治,貴在堅持
在導致癲癇發作的諸多因素中,痰濁是中心環節,因此有癇病在痰之說。痰濁聚散無常,以致癇發無定時,故祛痰是治療癲癇始終一貫的原則。痰邪常阻塞經絡,使氣血運行不暢而生瘀血,而瘀血又會使津液輸布受礙,因此常常是痰瘀互結,所以在治痰的同時,要兼顧活血,在治血的同時,兼顧祛痰。
痰邪是癲癇發病之根源,若痰濁阻於胸膈之間,影響氣機,滯阻脈絡,痰與風、火、瘀等病理因素相互搏結,蒙閉清竅,沖擾神明而發癲癇。
癲癇之痰,常是頑痰,具有膠固難化,裹結日深的特徵,與一般痰邪不同。癲癇病人久發難愈,纏綿不愈正是此頑痰所致,因此治癇必先治痰,治療中除重用陳皮、茯苓、半夏、遠志、菖蒲一般的化痰藥之外,還要加用開破散結之品,如白芥子、白附子、白僵蠶、膽南星等。
癲癇之發,與痰密切有關,而痰之內生多責於脾腎,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脾虛則精微不布,聚而為痰,腎主水,主泌清別濁,若腎虛則水泛濫不止,水聚而成飲成痰,正如《景岳全書》所說“五臟之病,雖俱能生痰,然無不由乎脾腎”。故健脾益腎是治療痰邪的根本之法。臨證時,分清標本,各有側重,發作頻繁時,以化痰開竅為主,兼以健脾益腎,病情緩和時,則以健脾益腎為主兼以化痰。
風痰是癇病發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治痰的同時要加入全蟲、蜈蚣、天麻、地龍等熄風之藥,以加強熄風止痙鎮痙的功效。
癲癇之證,多反覆發作經久不愈,其發作日久必耗傷氣血,氣虛無以推血運行,則血行緩慢而瘀滯。此外腦外傷、腦血管病、顱腦手術後而致癲癇發作,中醫從症、舌、脈的表現判斷為瘀血所致,因此治療癲癇,要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紅花、川芎等。癲癇病的治療目的主要是控制發作和預防再發作,而大多是在發作後進行根本的治療,當方藥取效後,不要隨意改動或停止服藥。否則往往引起大發作,應堅持守法守方,恆心服用,方能避免或減少發作,間歇較長者亦可用丸、散緩圖之,以期根治,防止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