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 名:中華鳳凰圖典
書 號:ISBN978750385441513
鍾揚波 編著
陳秀英 彩繪藝術指導
責任編輯:劉先銀
日 期:2009-7-1
版 次:1-1
裝 幀:精裝
定 價:299.00元
書名題字:文懷沙 劉先銀
序言:清華大學美學理論家陳池瑜
弁言:湖北長江大學史學教授魏昌
編輯策劃 王思涵
宣傳策劃 趙方
內容提要
湖北省荊州市廣播電視局原局長鍾揚波先生從1998年以來,撰文概述了鳳凰的源流、造像藝術、文化內涵和當代人文價值;根據鳳凰的各種特徵和特性,創作繪畫了108幅鳳凰系列圖畫稿(規格為68cm×51cm,其中《百鳥朝鳳》規格為232cm×85cm),全是原創,並附有釋文;選輯了歷代白描鳳凰圖案1700多個和歷代鳳凰藝術品彩色圖案80多幅,編輯成以圖畫為主的《中華鳳凰圖典》。鳳凰圖畫是展示鳳凰的光輝形象的重要形式;文字是表達鳳凰真善美的文化內涵的主要工具。只有二者結合方可全面深刻地表現出鳳凰文化,缺一不可。是一本圖文並茂的專著圖冊。
本書分四篇。第一篇中華鳳凰歷史淵源,分“歷史悠久的崇拜偶像”“千姿百態的光輝形象”“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等內容,對鳳凰文化的淵源、內涵、人文價值和歷代鳳凰造像藝術特點,作了系統的介紹與論說。
與此同時,鍾揚波先生創作繪畫的鳳凰圖畫稿,由陳秀英女士精心指導彩繪的“鳳凰經典故事繪畫圖鑑”(108幅中國傳統工筆畫),單獨成一專篇,筆法流暢生動,形神俱備。“鳳凰經典故事繪畫圖鑑”,多取材於歷史掌故和歷史故事,在說明文中引用了歷代很多著名詩文,生動地反映了中國人民對鳳凰的鐘愛與敬仰之情,令人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
第三篇 “歷代白描鳳凰圖案”,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令讀者心馳神往,遐想不已。
第四篇 “歷代彩色鳳凰圖案”。
因此,本書圖文並茂,雅俗共賞,具有資料性、思想性、學術性、實用性等諸多特點,故不僅值得一讀,並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成為一部傳世的中華鳳凰圖典。
作者簡介
鍾揚波,1941年出生於湖北省監利縣,1964年參加工作,歷任教師,公社秘書、中共荊州地委宣傳部新聞科長、文藝科長、荊州市廣播電視局局長。在工作之餘,長期堅持讀書、作文,編著了《荊州風物話三國》《荊楚故事》《中國龍舟文化》等書。同時,還愛好繪畫藝術,對鳳凰文化情有獨鍾,故一直注意研讀、蒐集有關鳳凰的圖文資料。1997年開始集中精力,繼續蒐集和研究整理有關鳳凰的圖文資料,在撰寫文章的基礎上,構思設計鳳凰繪畫畫稿,編著《中華鳳凰圖典》。
目錄
序:金鳳騰神州楚輝譜華章
弁言
前言
第一篇 中華鳳凰歷史淵源
一、歷史悠久的崇拜偶像
(一)天帝之使
(二)神鳥之首
1. 大鵬
2. 鸑鷟
3. 朱雀
4. 鵷鶵
5. 鸞鳥
(三)萬物之母
1. 崇鳳起源於鳥信仰
2. 盤古開天地
3. 鳳為人祖
4. 鳳為生育之神
(四)太陽之精
1. 太陽鳥信仰的形成
2. 鳳鳥信仰與太陽信仰的同一性
3. 太陽鳥信仰的傳播與流變
(五)鳥中之王
(六)飛仙之祖
1. 人鳥化的擴展
2. 鳥化宇宙觀的產生
3. 鳳凰與仙人仙話
(七)帝王之象
1. 音樂風氣為帝使
2. 蕭韶九成鳳來儀
3. 鳳飛帝園傳千古
(八)女皇之瑞
1. 鳳凰于飛
2. 鸞鳳和鳴
3. 龍鳳呈祥
4. 女皇造鳳瑞
(九)楚人之神
1. 歷史淵源
2. 人神合一
3. 楚人崇鳳習俗
(1)飾鳳軍戎器械與祭祀器物
(2)國法大典冠以鳳名
(3)鳳翔翼翼的文學語言
(4)以鳳凰紋為母體的美術
(5)鳳鳴虎嘯的音樂
(6)鸞鳥軒翥的舞蹈
(7)以鳳比德喻才
(8)華藻的鳳鳥書法
(9)鳳飾衣冠鞋履
(10)鳳飾飲食器皿
(11)鳳飾宮殿建築與家什
(12)伴鳳而行
(13)佩玉戴鳳顯美德
(14)徽記標識九頭鳳
……
第二篇 鳳凰經典故事繪畫圖鑑
第三篇 歷代白描鳳凰圖案
第四篇 歷代彩色鳳凰圖案
附錄
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由於人們對鳳凰的崇拜和喜愛,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給了鳳。並取百鳥之長,集羽族之美,塑造了無以量計的鳳凰圖畫,使它呈現出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美麗華貴的外形;又賦予它秉德兆瑞、崇尚高潔、示美喻情的內質和創新性、包容性、開放性與求美、求新、求強的意識,啟發和激勵人們和平相處、團結友愛,昂揚向上,奮勇拼博,追求美好的未來。寓以神聖、吉祥、美好文化內涵的鳳凰,堪稱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歷代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寶貴財富。
書摘
第1篇 中華鳳凰歷史淵源 我國上古時原始部族約有3000多個,各有本氏族的崇拜物或圖騰,其中最強大的是崇拜龍的夏民族和崇拜鳳的殷商民族兩大集團。以崇龍崇鳳兩大古族為主體,在長期的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中逐漸融合,發展成為當今偉大的中華民族。鳳與龍有各自的起源和發展史,伴隨著民族的融合,形成了中國獨特的龍文化和鳳文化。從古到今,龍鳳在中國人民心目中,一直是神聖、高貴的靈物,一直是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龍鳳合璧,競相輝映,一直貫穿於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之中,閃爍著燦爛的傳統文化光芒。半個多世紀以前,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在一篇題為《龍鳳》的文章中說:“把龍鳳當作我們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可說是再恰當沒有了。若有人願意專就這點著眼,而想借‘龍鳳’二字來提高民族意識和情緒,那倒無可厚非。”所以,說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是不全面的,應該說是龍鳳的傳人。
龍鳳有著千姿百態,光輝燦爛的形象和豐富多彩的吉祥如意的文化內涵。特別是在今天,“龍鳳呈祥”“龍飛鳳舞”,蘊含著一種奮發向上、無限超越的力量,表現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成為中華民族大團結和祖國繁榮昌盛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