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道統思想發展史

《中華道統思想發展史》是200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方鹿。

內容介紹

本書是一部開拓性的中國文化與思想史專著。作者從廣義的道統觀出發,對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的中華道統思想及其發展演變的歷史作了全面、系統、深入的論述。揭示了中華道統思想的理論構成和基本特徵及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書史論結合,以中華大道及道的傳授系統為核心和發展線索,既縱貫古今,又橫攝各文化領域,如實地介紹和論述了中華道統文化數千年的發展史。既有深厚的歷史感,又有強烈的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時代感,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亦是了解中國文化史和中國哲學史的重要參考書。本書內容有:道統的溯源;先秦道論;儒家道統思想的發掘;道統論的正式提出和確立;道統思想的流傳與演變;現代新儒學的道統論等。

作者介紹

蔡方鹿,1951年10月生四川眉山。1976年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1980年被中國社會科學院錄取為四川省社科院“中國哲學”專業正式研究人員。198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史碩士課程教師進修班。現任四川師範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出版《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中華道統思想發展史》等學術專著20多部。

作品目錄

緒論
第一節 中華道統思想的源與流
一 道統的起源
二 道範疇的產生與發展
三 道統的發展階段
第二節 中華道統思想的理論構成及其基本特徵
一 道統思想的理論構成
二 中華道統思想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 中華道統思想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
一 確立了以儒學為主導、融合各家的中國文化發展的大傳統
二 道統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為中國文化的發展
三 形成了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 整理研究中華道統思想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
第一章 道統的溯源
第一節 伏羲、神農、黃帝
一 伏羲
二 神農
三 黃帝
第二節 堯、舜、禹、湯
一 堯
二 舜
三 禹
四 湯
第三節 文王、武王、周公
一 文王
二 武王
三 周公
第二章 先秦道論
第一節 道的產生及涵義
一 道的產生
二 道概念的涵義
三 道範疇的形成
第二節 道家道論
一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二 莊子的“自本自根”之道
第三節 《管子》道通仁義禮法的思想
一 “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
二 道與氣
三 道通仁義禮法
第四節 法家因道而任法的思想
一 前期法家“以道變法”的思想
二 韓非“以道為常,以法為本”的思想
第三章 儒家道統思想的發端
第一節 孔子的仁禮之道
一 道的內涵
二 天命、中庸思想
三 孔子在道統發展史上的地位
第二節 孟子的仁義之道
一 以仁義為道
二 仁政與王道
三 心性論
四 開道統說之端緒
第三節 《易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思想
一 道為陰陽
二 道的屬性
三 《易傳》對道統發展的影響
第四節 荀子“天有常道”的思想
一 “天有常道”
二 禮義忠信為道
三 道與心
四 “聖人者,道之極”
第五節 《大學》的明明德之道
一 三綱領
二 八條目
三 內聖而外王
第六節 《中庸》的中庸之道
一 中庸思想
二 中和之道
三 “誠者,天之道”
四 中庸之道的歷史地位
第七節 董仲舒“聖人法天而立道”的思想
一 “道之大原出於天”
二 “聖人法天而立道”
三 興亡治亂在於道
第四章 道統論的正式提出和確立
第一節 韓愈的道統思想
一 道統論的提出
二 批佛老,斥異端
三 推本《大學》,尊崇孟子
四 韓愈道統論的歷史地位
第二節 孫復、石介的道統論及“聖人之道無有窮”的思想
一 繼承韓愈,提倡道統
二 批佛老,斥浮華文風
三 “聖人之道無有窮”
第三節 周敦頤“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的思想
一 儒、道相兼,《易》、《庸》結合
二 以仁義中正為道
三 “文所以載道”
四 周敦頤在道統史上的地位
第四節 張載的道統思想及其以氣化論道
一 倡道於千年不明之後
二 以氣化論道
三 道與諸範疇的邏輯聯繫
第五節 程顥、程頤對道統論的確立
一 以天理論道
二 以義理解經,發明聖人之道
三 崇尚“四書”,超越漢唐
四 對道、佛的批評與吸取
五 二程道統論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第六節 朱熹集道統思想之大成
一 繼承二程,完善道統思想體系
二 建構精緻的道的哲學
三 集注“四書”,集道統論之大戰
四 朱熹與陳亮關於道統的爭論
五 道統與道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