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宗旨
協會的願景“傳播漢文化,促進漢文化產業發展”
協會致力於積極整合企業、媒體、學界、資本等資源,順應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時代要求,通過中華漢文化節系列公益活動,發揮“方向的力量”、“聯合的力量”、“持續的力量”,為漢文化相關產業建設和推廣服務。
組織架構
理事長:吳玉生
名譽理事長:劉巨田、劉國安
名譽副理事長:劉愛琴,劉全
常務副理事長:劉宏岩
副理事長:劉增智
秘書長:
副秘書長:
副主任:
外聯辦主任:
外聯辦副主任:李佳琪
國際辦主任:
業務部主任:
協會活動
中華漢文化節系列活動
“給漢陵添土 為中華加油”
活動目的:
1、闡述漢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對中華民族的根本影響,猶如大樹根系對大樹的影響。
2、搭建漢文化傳播網路傳播平台。聚合媒體進行宣傳報導。使該網路平台持續、不間斷的為漢文化的傳播、發展壯大而發聲。不斷地影響國民重拾漢文化,充實自己的民族信仰。漢文化能夠激發出巨大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從而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3、引導與解決當前社會人民價值觀混亂,改變人心浮躁、丟失文化傳承的社會現狀。
4、深入打造國家的軟實力,影響和輸出中華民族影響世界的力量。
找到中華文化的根,就找到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一個民族真正有力量的決定性因素。也是一個國家能否抗衡文化侵略、實現合理文化交融的根本因素。
漢儀獎評選活動
活動目的:通過漢儀獎漢服評選,推廣漢服和漢服產業發展。
漢章獎評選活動
活動目的:通過對漢文化傳播、漢文化產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人進行頒獎,傳播推廣漢文化。
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已經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蹟。但是要實現文化上的崛起還需要更多努力。從內部說,經濟上的崛起已經導致了全社會的道德危機。儘管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導致舊道德體系的解體,新道德體系又是怎樣的呢?沒有道德體系,社會難以生存。從外部來說,缺乏一種吸引人的文化和其所體現的價值體系,經濟崛起往往被視為是非常可怕的事或一種威脅。中國也意識到了這點,因此也努力向外推銷自己的文化。
在漢朝,中國的影響力到了朝鮮半島和東南亞部分地區。漢朝周邊的很多國家進口漢朝的商品和技術,主要是絲綢、紙張、陶瓷以及陸軍和海軍技術。在這個階段,中國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經濟和文化。漢朝是我國歷史上統治時期較長的朝代,分為西漢和東漢兩部分。兩漢時期,我國的版圖達到歷史上鼎盛時期,被周圍列國稱為“天朝大國”。兩漢時期的文化藝術也達到了相當繁榮。造紙術的發明,促進類人類文化的快速發展;張衡、祖沖之成為世界公認的科學巨匠;漢賦與唐詩宋詞齊名,為後世留下了燦爛的文化瑰寶;更主要的是因為漢朝的繁榮,外族人開始稱我們為漢人,我們用的語言也被稱為漢語,漢也成為中 華民族一個永遠的名字。
劉氏家族統治的漢朝,歷時720年,是我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發展到今天,劉氏後代遍布全球各地,傑出才俊,層出不窮。我國的國學,事實上就是“漢文化”,它包涵的範圍相當寬廣,內容相當豐富,人們對它的評價是博大精深。幾千年間,無論政治、軍 事、哲學、經濟、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眾多的具有深遠影響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正統,統治漢族思想與文化兩千餘年;同時,程度不同地影響其它少數民族,甚至影響到中國相鄰的國家。就文化的繼承性而言,國學是建設新的中 華文化的重要資源。優秀思想文化是民族永恆的財富,它的精神會超越時空,綿延不絕。
就文明互補性而言,國學是中 華文明和其它民族優秀文明開展對話交流的重要平台,為中 華文化在保持其主體性的同時包容與汲取世界其它優秀文化提供了載體、創造了契機。國學沉澱於歷史的長河又升華於現代社會,是依存於經典之內的知識及其體系,更蘊含著為人處世、治國齊家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認識國學關係能否傳承中 華文明,是實現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文化認同和文化歸屬的重要一環。
會員刊物
《漢文化》由漢(宏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介紹漢文化(衣食住行娛)、漢文化產業。
媒體關注
搜狐報導
漢文化即將崛起 中華文化復興研討會在京召開
世界荒漠化治理綠色基金會亞洲區主席,漢(宏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宏岩為代表的各位嘉賓作了精彩演講。與會人員130餘人了解了傳承和推 廣漢文化項目的重要意義,紛紛表示要在中國政府提倡的文化復興之路的道路上添磚加瓦,動員社會力量,為弘揚漢文化出力獻策。
21CN報導
中華漢文化協會:願做鵬程萬里的南海之水
或許很多朋友還不了解中華漢文化協會,這裡記者為大家做一份普及,中華漢文化協會是專職漢文化推廣和傳承的活動性與學術性兼任的聯盟機構。其中 名譽副理事長為劉南輝先生,名譽副理事長為劉少奇長女劉愛琴女士……中華漢文化協會在成立之初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支持,同時中國國家相關組織部分也大力鼓勵中華漢文化協會的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