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史稿

是《最近倆百年中國史》系列叢書之一,由台灣著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張玉法所著。
全書系統的講述了從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至1995年國民黨在大陸以及台灣的政治,經濟,軍事情況。對了解和研究民國歷史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附錄:
我不治史學,但自有記憶以來,身歷八十餘年不斷的內亂外侮(如民國革命時在廣州的戰亂,民初國小時期中之歐戰及北京大學引起五四運動,廣東逐桂系之戰爭,1920年代的直奉戰爭,國民革命軍之北伐戰爭,國民政府成立後之中原大戰、剿共戰爭、九一八日占東北,接著是1932年之上海大戰、熱河華北事件,繼而有盧溝橋抗戰;1940年代雖有抗戰勝利,而國共之戰又興,終致國民政府潰敗遷台,形成目前兩岸對峙情形)。我雖從未有政治性的活動,但自然而然的養成強烈的國家民族觀念。
1983年冬,我任職中央研究院。一日在與近代史研究所同仁會談中,提出希望同仁中,有人有興趣考慮從事一部敘事客觀、分析深入的「中國近代史」之編著工作。我解釋這項工作的意義,和我的企望如下:
所謂「中國近代史」的「近代」年代問題,數十年來我們大都接受1920年代末蔣廷黻氏在南開大學首次講授「中國近代史」的斷代觀點,指「近代」始自1840年代鴉片戰爭。蔣氏以來(至1980年時),中國近代史在台已有十餘種不同版本,大都始自鴉片戰爭而止於民國肇造,亦有敘至抗日戰爭前夕的。我這裡所指的時期,乃自鴉片戰爭甚至應提前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拒絕英國特使馬戛爾尼提出的要求,至目前(1990年)為止的兩百年。這段時期中,我國由幾乎與外隔絕的情形而開放,外強的侵入,我國的「自強」運動,中日甲午之戰,民國之建立,軍閥之割據,國民政府之成立,中共的興起,日本在東北及華北之侵略,抗日戰爭,國共戰爭,國民政府之遷台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以至目前兩岸對峙之情形。
這是一個有數億人口、五千餘年歷史文化的國家:在短短的一百數十年間,尤其是在最近六、七十年間,所作的「脫胎換骨」的變化——在政治、社會思想、觀念、體制、生活水準、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學術、藝術……方面的改變。這些改變不純是我國由文化接觸交流而自然的改變,而多是由列強的經濟、政治之侵略,強加我國而改的;這些改變的「基本性」和「劇烈性」,幾乎使我國為列強所瓜分,幸而有列國間的競爭,救了我們。
這樣的一部客觀而深入的「中國近代史」,目前還未出現。國人的著作中,最大的問題,是國共兩方的偏頗觀點。目前大陸五十歲以下的人,對我國近六、七十年的歷史的知識和了解,顯然是不盡客觀的。台灣在國民政府治下,則有另一偏頗。一是台灣受日本管轄五十載,無疑產生極深的影響。例如目前六、七十歲以上的人,其基礎教育是日本的,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沒有認同感,亦是自然的事。
國民政府遷台之初,因曾挫敗於中共,對中共有過度的恐懼和敵視仇恨,更由此而對台獨過度敏感,從而引致某些不幸的愚昧的政策或措施。政府在全力著重經濟發展政策之下,在教育方面,忽略了了解台灣因日據所留下的影響;忽略了增強人民對祖國文化傳統的欣賞認同。近年來「本土化」觀點的提倡,是脫離我國文化意識的示標。一個民族,語言文字生活風俗,連媽祖都來自大陸,但因政治而堅持否定其本身的文化淵源,是可悲的事。
在中研院近史所與同仁的會談中,我希望能有一部「中國近代史」(近兩百年中國史),一部國人皆可讀的、客觀信實而分析深入的書,使國人皆知我國民族歷史文化之發展,尤其近百數十年的迅速變遷之因果,希望這有助於我中華民族對自己有較深的認識。
1991年雙十節日,我將上述構想在《民生報》寫了一篇短文,頗獲得一些贊同。翌年我向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董事會申請一些補助,聘請歷史學者劉廣京氏(在美)、張玉法氏及陳永發氏(中研院近史所)三人主持此計畫,並聘何炳棣、余英時、黃仁宇先生為顧問。
1997年,三位作者分別成稿三冊,總名為:《最近兩百年中國史》,內分:
上冊,晚清篇,劉廣京著;
中冊,民國篇(另名《中華民國史稿》),張玉法著;
下冊,中共篇(另名《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陳永發著。
三冊各單行出版。
三篇各約六十萬言,皆盡客觀,不具黨見偏頗,然三篇約共二百萬言,具學術嚴肅性,或不易卒讀。故我與劉、張、陳三位著者商請合著普及本,以十餘萬言為度,使凡我國民皆易覽閱。
劉、張、陳三位各以五、六年時間精力,成此「劃」時代大著,有助於我國民族的自檢,助我個人達成數十年的企望,茲謹以此序為劉、張、陳三氏賀並致謝意。
吳大猷謹識
民國八十七年四月
劉序(言):
自 序
這本書是在吳大猷先生的敦促下和劉廣京先生的邀約下撰寫成的。1985年8月我接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在交接典禮中,當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吳大猷先生致詞,深感一般國人歷史知識淺薄,希望近代史研究所同仁能寫一本簡明的、以一般社會大眾為對象的中國近代史。我當時對這個問題沒有回應。
近代史研究所同仁一向只做專題研究,對寫通論性的著作很少人有興趣;我也覺得中央研究院是國家最高學術機構,應該把精力放在高深的研究上,不一定要分出時間去做社會教育工作;而且坊間通論性的歷史著作已多,國人如果真的自覺於自己的歷史知識淺薄,當可隨時購閱,若國人不愛讀史,多出版一本、兩本歷史書又有何用?但吳先生仍然希望近代史研究所的同仁,能幫助他完成心愿。一次在全院的預算協調會上,吳先生拿了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給我,說:「你們所里的同仁把歷史寫得那麼細,沒有人看;應該像黃先生這樣寫歷史才好。」我當時有點不愉快,反駁了他一句:「物理、化學也都研究得很細,外行人也不會看。」
時間飛逝,六年所長任期很快屆滿。交卸不久,看到吳先生在《民生報》上寫的文章,文中表示希望找人寫一部通俗性的近代史,並說明曾找過近代史研究所的人,但未獲回應。讀後,對吳先生深感歉疚,但也不好再回頭。其間,吳先生多方接觸,曾找過何炳棣先生;何先生謙稱主要研究興趣在明清史,不肯接受;又找到劉廣京先生,劉先生謙稱主要的研究興趣在晚清史,但認為在台海兩岸學術交流之際,重寫一部近代史甚有意義。劉先生希望陳永發先生和我參加,共同撰寫。我已經對吳先生做了一次歉疚的事,此時既有機會贖過,不便推辭,乃約同陳永發先生,協助劉廣京先生,共同完成吳先生的心愿。吳先生的心愿,除了普及國民歷史知識以外,還希望我們寫的這部書,能為兩岸的中國人共同接受。完成吳先生這種心愿,有很高的難度,我們只能盡力為之。
這一部中國近代史,劉廣京先生負責寫晚清,我負責寫民國,陳永發先生負責寫中共的歷史。吳大猷先生為了協助推動工作,還請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撥款十萬美金,作為聘請助理、蒐集材料之用。撰寫工作於1992年8月正式開始,原望兩年完成,出版一巨冊;嗣以我們三人的進度不同,寫作方式亦有差異,決定分全書為三冊,以晚清篇、民國篇、中共篇為副題,分別出版,總標題定為《最近兩百年中國史》,有如劉廣京先生序中所言。嗣以全書卷帙浩繁,吳大猷先生建議各書單獨出版,因將《民國篇》改為《中華民國史稿》。
本書所涉史事始於1912年民國建立,止於1995年初稿完成之時。全書以政治、外交、軍事史為主,社會、經濟、以及文化、思想史為副,除導論外,共分十章,依時間先後順序,論述中華民國的開國、政權競逐與外交難題、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體制認同與政治權力之爭、日軍侵華與抗日風潮、抗日陣營的整合與分裂、從共同抗日到分別抗日、國家走向大分裂、中華民國守住最後一片土、走上與中國大陸競立之路等問題。本書撰寫期間,承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資助,承吳大猷先生和聯經出版公司劉國瑞先生督導,承劉廣京、陳永發、陶英惠、呂芳上四位先生審稿,承吳淑鳳、黃明銘、韓靜蘭三位女士代為蒐集資料,並承吳鳳蓮女士和趙台興先生代為清稿和校對,在此一併致衷心的謝意。
張玉法
1997年9月
於中央研究院
目錄:
最近兩百年中國史總序 吳大猷 I
劉 序 劉廣京 v
自 序 xi
導 論 1
第一章 中華民國的開國(1912-1916) 19
第一節 民國創建與立國基礎 20
第二節 新建制與新氣象 39
第二章 政權競逐與外交難題(1912-1916) 59
第一節 政權的競逐 60
第二節 外交的難題 79
第三章 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1916-1928) 101
第一節 此伏彼起的分裂 102
第二節 社會新生力的波動 135
第三節 統一大業的成敗 152
第四章 體制認同與政治權力之爭(1929-1937) 185
第一節 國民政府的鞏固與開拓 186
第二節 缺乏共識的建國路線 200
第三節 國民黨的內斗與剿共 223
第五章 日軍侵華與抗日風潮(1931-1937) 247
第一節 日軍侵華與國民政府的妥協政策 248
第二節 抗日風潮激化各種反政府行動 280
第六章 抗日陣營的整合與分裂(1937-1945) 301
第一節 國共在抗日戰爭中的聯合與鬥爭 302
第二節 抗戰陣營中的國共政權及第三勢力 322
第三節 抗戰期間與日本合作的幾個政權 349
第七章 從共同抗日到分別抗日(1937-1945) 365
第一節 中日戰爭中的政略和戰略 366
第二節 正面戰場的退守與進攻 381
第三節 敵後戰場的開闢與轉化 407
第八章 國家走向大分裂(1945-1949) 427
第一節 中國捲入世界兩大陣營 428
第二節 國共紛爭的大結局 452
第九章 中華民國守住最後一片土 487
第一節 生死存亡的契機 488
第二節 立身台灣與建設台灣 509
第三節 「國家安全至上」下的人民 533
第十章 走上與中國大陸競立之路(1949-1995) 549
第一節 台海軍事對峙下的國防態勢 550
第二節 兩個中國競爭中的外交空間 570
第三節 本土化與民主化的政治格局 588
徵引書目 617
人名及重要名詞索引 649
作者簡介:
張玉法,台灣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歷史學家。1935年2月生,山東嶧縣人。1949年隨嶧縣縣立中學南遷台灣彰化。1959年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鏇任教於基隆中學。1961年入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學習,主攻先秦史。1964年畢業後任職於近代史研究所,從事口述歷史記錄、報紙資料前輯、外交檔案編著和近代史資料調查等工作,開始研究中國近現代史。1968年,受福特基金會資助,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研究所進修中國近代史,師從韋慕庭(C·Martin Wilbur)先生。1970年返台。1971年晉升副研究員,1975年擢升研究員。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兼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
主要從事辛亥革命和民初政黨研究,已出版的論著有《清季的立憲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1年版)、《清季的革命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出版)、《民國初年的政黨》、《中國現代史》(1979年台北東華書局)、《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山東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初版,1987年再版),與(美)李又寧合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1981的台灣商務印書館)等等。
發表論文甚多,有關辛亥革命的有《西方社會主義對辛亥革命的影響》、《辛亥革命的性質》、《會黨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中的南北問題》、《興中會時期的革命宣傳》、《同盟會時期的革命宣傳》、《清季革命運動的背景》、《外人與辛亥革命》、《民初國會中的保守派政黨》、《民初政黨的調查與分析》、《民國初年的內閣》、《民初政局與五四》、《清末民初的山東地方自治》等篇。在史學方法論方面,撰有《歷史研究的量化問題》、《心理學在歷史研究上的套用》。
他是研究清末民初社會政團、政黨的著名學者,全面探討立憲團體、革命團體與辛亥革命的關係,並由此論證辛亥革命是一場“全民革命”。1982年在美國亞洲學會於芝加哥召開的年會上,他與大陸學者章開沅教授公開辯論辛亥革命的性質,成為史壇之美談;1990年他與蔣永敬教授等到中山市出席“孫中山與亞洲國際學術討論會”,是為海峽兩岸學者同堂研討辛亥革命、研討孫中山的第一次,為促進兩岸學術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
錄自章開沅等編《國內外辛亥革命史研究綜覽》,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