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肉葉藻

中肉葉藻,藻體為紫紅色、暗紫色或淺綠色,具同型有世代交替,配子體與孢子體外觀相似。

形態特徵

中肉葉藻的藻體為紫紅色、暗紫色或淺綠色,呈琉璃色閃光,軟骨質,平滑,具韌性,藻體或相互重疊匍匐生長,或緊密重疊成不規則的團塊,藻體高約2~4公分。匍匐的部份有斜向上且扁壓的分枝產生,呈有不規則分歧或稍呈羽狀分歧,分枝為扁圓或披針形,常捲曲如雞爪狀,而枝末端尖銳,枝間有被有附著器,相互愈著。藻體基部具一盤狀固著器,以附著於基質上。
中肉葉藻的藻體內部組織為多軸型,由外皮層、內皮層和髓部構成。髓部由許多細長細胞絲行行排列交織組成,細胞絲徑約16微米左右;內皮層由3~4層排列鬆散的球形小細胞組成;而外皮層則由緊密的一層叉狀分枝絲狀的小細胞組成,含色素體。細胞壁含有豐富的叉藻膠(Carrageenan),所以在製成標本時,無法完全附著在台紙上。中肉葉藻的色素體除含葉綠素a、葉綠素d、葉黃素及胡蘿蔔素外,還含有藻膽素,如藻紅素、藻藍素,所以其藻體多呈現紫紅、玫瑰紅、紅黑等顏色。
中肉葉藻具同型有世代交替,配子體與孢子體外觀相似。配子體為雌雄異體。精子囊群生成斑狀;前果由支持細胞、頂生的3細胞造果枝和側生的營養皮層絲組成;受精後,果胞細胞會與支持細胞、助細胞融合。囊果為近球形,無柄,突出於藻體外,常數個沿分枝邊緣合生一起,具囊孔。四分孢子囊由內皮層細胞生成,為長卵形或卵圓形,以十字形分裂。

地理分布

中肉葉藻為暖溫帶性海產紅藻,產於韓國、日本、台灣、中國(浙江、福建、廣東),通常生長在潮間帶中、下部的礁岩上。在台灣於全台各地的海岸全年都可以見到中肉葉藻,多分布潮間帶中部至低潮線附近礁石上。

食用價值

中肉葉藻可食用,鮮食可快炒、酥炸,或曬乾後煮湯或煮成膠凍食用。又曬乾後的中肉葉藻,很像捲曲的茶葉,故又有「海茶米」、「茶葉菜」和「茶米菜」等俗稱。中肉葉藻的細胞壁因含有豐富角叉藻膠,除可套用在食品加工,如果凍、果醬、色拉醬、食品罐頭的穩定劑、凝膠劑外,也被套用在化妝保養產品上,與醫藥工業,如膠囊、胃腸不適藥品,還有最普遍的油漆等,其利用範圍很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