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北宋蘇軾詩作]

《中秋月》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此詩記述的是作者與其胞弟蘇轍久別重逢,共賞中秋月的賞心樂事,同時也抒發了聚後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全詩借閒夜、朗月表現了一種孤獨的個體心理體驗,是浪漫主義的傷感藝術。

作品原文

中秋月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溢:滿出。清寒:清朗而有寒意。

⑵銀漢:即天河。玉盤:指月亮。李白《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

白話譯文

黃昏時的彩雲完全消散,萬里晴空充滿了清寒。白茫茫的天河悄然無聲,冉冉東升的明月像一輪移動的白玉盤。

好景不長,難聚易散,這一輩子少有這樣的夜晚。縱使明年今夜也有這樣的明月,你我也不知在什麼地方觀看?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十二月蘇軾由密州改知河中府,未到任有改知徐州。次年四月,蘇轍送蘇軾赴徐州,在徐州任所住到中秋以後方離去。此詩即作於兄弟中秋賞月之時。蘇軾晚年貶官嶺南途中回憶說:“餘十八年前中秋夜與子由觀月彭城(即徐州),作此詩。”(《蘇軾文集·書 〈彭城觀月詩〉 》)

作品鑑賞

蘇軾的《中秋月》借閒夜、朗月表現了一種個體心理的體驗——孤獨。孤獨也是生命體驗的原型,是痛苦的,同樣也是美麗的。感受孤獨的人是弱者,品嘗孤獨的人才是強者。無論是“鼓盆而歌的莊同、“我欲乘風歸去的李白,還是“不見老人衰憊之氣”的蘇軾,都品嘗了孤獨且較好地表現了孤獨。《中秋月》是浪漫主義的傷感藝術。且不說一代代風流終於灰飛煙滅,且不說人生在世不稱意,不知何處是故鄉。即使面對明月如水、涼風徐來,那種只有自我孤影自戀的冰涼之感也會襲上心頭,難以卸下。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孤寂的中秋月夜圖。高明淡盪的寒月淡淡濛濛的暮雲似水銀瀉的寒光······極空靈、平靜、淒清,引起了詩人無限的情思與遐想。“寒“清”“無聲”“轉”傳達了詩人淒涼孤獨空寂虛幻的心境。後兩句由外轉向內。面對此景此時,詩人浮想聯翩,感慨無限。此夜要長好,他日月難圓,告慰勸誡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寄希望於未來。這裡蘇東坡用移情手法物我相融,孤月與孤人融為一體,“月下無人更清淑的情形,令人難忘。對月傷懷,感収生命流逝的死亡母題,也正體現在此。

前人對此詩評價很高。楊萬里《誠齋詩話》云:“五、七字絕句最少,而最難工,雖作者亦難得四句全好者······東坡云:‘暮雲收盡溢春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四句皆好矣。”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諡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