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中核雜489
選育單位: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 Y204A×069010
特徵特性
甘藍型半冬性隱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雜交種。幼苗半直立,子葉腎臟形,葉色較深,有蠟粉,長柄葉2-3對缺刻,頂裂葉大,葉緣齒狀。花瓣較大,覆瓦狀,鮮黃色。種子黑褐色。區試結果:全生育期平均233天,比對照秦優7號早熟1天。平均株高159.8厘米,勻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9.9個,單株有效角果數489個,每角粒數19.8粒,千粒重4.1克。菌核病發病率15.52%,病指6.42;病毒病發病率3.41%,病指1.73。抗病鑑定綜合評價低抗菌核病。抗倒性中等。經農業部油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平均芥酸含量0.2%,餅粕硫苷含量20.87微摩爾/克,含油量43.47%。
產量表現
2007-2008年度參加長江下游區油菜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94.1公斤,比對照增產12.9%;2008-2009年度續試,平均畝產162.7公斤,比對照增產8.9%;兩年區試16個試點,13個點增產,3個點減產,平均畝產178.4公斤,比對照增產11.0%。2008-2009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63.1公斤,比對照增產2.3%。
栽培技術要點
1、早播早栽,促進年前秋發,年後高產早熟。播種期應比當地甘藍型油菜正常播種期早5天左右。中等肥力田塊,移栽每畝0.8萬-1.0萬株,直播每畝1.2萬-1.5萬株,每穴留雙株。移栽苗齡不超過40天,做到早栽早管。
2、重施底肥,早追苗肥,增施磷、鉀、硼肥。畝產200公斤施肥標準為純氮17.5公斤,磷、鉀減半作底施,氮肥以總肥量的50%作底肥,30%作年前苗肥,20%作蕾苔肥,缺硼田塊每畝底施0.75-1公斤硼肥,如遇長期乾旱天氣,在蕾苔期再噴施一次。
3、注意及時防病治蟲除草。開好三溝,防止水漬。
4、連片種植單收單貯。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蘇兩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