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村[雲南保山市騰衝市新華鄉下轄村]

中心村[雲南保山市騰衝市新華鄉下轄村]

中心村位於騰衝新華鄉,距離縣城56公里,國土面積18.11平方公里,海拔1292.00米,是典型的山區型農業村。 地形地貌為群山環抱型,地質構造複雜,坐落在著名的新生帶火山區,境內多山。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多濕氣候,具有明顯的低緯度山地季風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7.20℃,年降水量1798.80毫米,年日照數2281小時,海拔高差大從而形成地熱河谷熱區與溫涼帶立體性氣候。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中心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行政區劃

簡介

中心村委會隸屬新華鄉,地處新華鄉西面,到鄉政府所在地的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縣城56公里。東鄰 新山 ,南鄰 何家寨 ,西鄰 梁河 ,北鄰 龍灑 。轄 街子 、 上荒田、茅草地、青峰山、棕包園、黃栗樹、板栗樹、邢家隊、魯家隊、大坡、下荒田一社、下荒田二社、 董以社、董外社、曼東15個村民小組。 現有農戶678戶,有鄉村人口 3008人,其中農業人口 2985人,勞動力156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569 人。

地理位置

位於騰衝南部的新華鄉,距離縣城56公里,東與蒲川相鄰,南與龍陵縣河頭鄉隔江相望,西部和北部與梁河縣小廠、平山鄉接壤。新華地形地貌因其四周群山環抱,形似灶上的鐵鍋,又名“小蒲窩”。新華地質構造複雜,坐落在著名的新生帶火山區,境內多山,山脈多為南北走向,將全境分割成南北走向的山間盆地、河谷。

氣候特徵

由於高黎貢山的天然屏障作用及受孟加拉彎暖氣流的影響,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多濕氣候,具有明顯的低緯度山地季風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7℃,年降雨量1797.8毫米,年日照數2281小時,無霜期309天,由於海拔高差大,形成具有地熱河谷熱區氣候又有溫涼帶氣候的立體氣候。

植物資源

新華山多地廣林茂,境內資源豐富。森林有林面積7228.8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2.8%,居全縣第二,是我縣禿衫、西南樺等優質木材的生產基地。

耕地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94.00畝(其中:田892.00畝,地1302.00畝),人均耕地0.73畝,主要種植茶葉、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4014.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1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99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10925.64畝。

礦產資源

矽礦、金礦和煤礦,當前,正在進行開採的有矽礦,矽礦含量較高,具有很好的開採價值。

地熱資源

地表溫度高達97℃ ,屬全縣第二大熱泉,是人們療養,休閒最好地方。在那裡,你不但可以感受到農家人快樂,還可以品嘗到優質的水果、天然的蔬菜,聆聽阿昌族男女休閒娛樂時嘹亮的山歌,讓人留戀往返。.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705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705戶通電,有11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05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0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05戶。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251.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51.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8畝。 

政治

經濟綜述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071.3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272.53萬元,畜牧業收入575.2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400頭,肉牛292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495.6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255.60萬元, 工資性收入313.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863.00元,農民收入以糧食、茶葉、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13.8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98人 ,在省內務工423人,到省外務工75人。

農業發展

全村國土面積18.11平方公里,海拔1292米,年平均氣溫17.2℃,年降水量1798.8毫米,適合種植 茶葉 、 水稻、油菜、洋芋、小麥等農作物。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276.6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079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 茶葉、畜牧業 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糧食、蔬菜、草果,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2.70萬元, 該正在發展早植煙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糧食、蔬菜、草果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中學生就讀到新華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0.00公里。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481人,中學生188人。

醫療衛生

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0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發展重點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教育欠款較大;水利設施薄弱,人畜飲水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發展核桃500目,草果1000畝;生豬5000頭,茶園改造2000畝,種植500畝雜交包穀。

人口

該村現有農戶705戶,共鄉村人口3581人,其中男性1929人,女性1652人。其中農業人口3135人,勞動力2489人。  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78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104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0.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608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5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44.7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60萬元,有固定資產3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6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