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門農民畫博物館

中國龍門農民畫博物館

門農民畫創作活動有近30年的歷史,曾在廣州、西安、北京、上海、長春等國內大都市展出,也曾到美國、日本、瑞典、挪威等國家和香港地區舉辦展覽,100多張作品在國內外刊物發表,48 張獲省以上美術獎,外賓購龍門農民畫4500多張,龍門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龍門農民畫以濃墨重彩渲染人們豐富多彩的勞動和生活,以節慶喜事、特色民俗、田間勞動為主要題材,深刻反映出當地“南蠻文化”的風采和人民民眾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和社會的思考及理解。如《慶新春》、《五穀之神》、《相親》等作品,鄉土氣息躍然紙上,生命之歌蕩氣迥腸,觀之美不勝收,讓人遐想翩翩。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龍門農民畫博物館中國龍門農民畫博物館
中國龍門農民畫博物館位於該縣龍田鎮邵屋、賴屋村,毗鄰天然溫泉度假村,是龍門天然溫泉度假村項目的一個子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7940平方米,內設文化長廊、農民畫創作室和農民畫研究交流室、大中型多功能廳等,是一間融文化交流,農民畫創作、研討、展覽,召開大中型會議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建築。上個世紀70年代發祥的龍門農民畫,幾十年來一直被譽為“嶺南奇葩”。

龍門農民畫

龍門農民畫創作活動有近30年的歷史,曾在廣州、西安、北京、上海、長春等國內大都市展出,也曾到美國、日本、瑞典、挪威等國家和香港地區舉辦展覽,100多張作品在國內外刊物發表,48張獲省以上美術獎,外賓購龍門農民畫4500多張,龍門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龍門農民畫以濃墨重彩渲染人們豐富多彩的勞動和生活,以節慶喜事、特色民俗、田間勞動為主要題材,深刻反映出當地“南蠻文化”的風采和人民民眾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和社會的思考及理解。如《慶新春》、《五穀之神》、《相親》等作品,鄉土氣息躍然紙上,生命之歌蕩氣迥腸,觀之美不勝收,讓人遐想翩翩。

歷史沿革

前世今生

龍門農民畫藝術博物館少了點歷史的厚重感,更多是散發出近代民間藝術的氣息。其設在龍門縣王坪鎮邵屋、賴屋村,毗鄰天然溫泉度假村,總占地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7940平方米

“襁褓”中的博物館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目前龍門農民畫藝術博物館只能算得上一個“襁褓”中的博物館。我們這批“早來”的觀眾看到,館內不少地方的布局與裝飾還不完善。但儘管如此,我們仍能從中看出其魅力與極大的發展前景。
據龍門農民畫藝術博物館最大股份投資商———天然溫泉度假村的董事長陳鴻祥介紹,目前龍門農民畫藝術博物館主體工程建設已經完成,室內裝修也已經進行到最後階段,4月初就能完工。除了農民畫研究交流室、大中型多功能廳已準備就緒外,其他陳列館也將陸續亮相,預計今年上半年可竣工並投入使用,沒有收取門票費的計畫。

鎮館之寶

《魚躍龍門》

這是由黃偉平、王漢池、駱雪芳等農民畫家創作的作品。陳鴻祥說,這幅畫主要表達“跳龍門”身價百倍的喜慶寓意。龍門自古就是吉祥之地。民間就有這樣的傳說,在古代科舉考試,嶺南考生們都願意經過龍門,為赴考的自己祈求運氣。“魚躍龍門”,龍門也由此而得名。從藝術角度分析,這副畫上的線條誇張,富有想像力,在龍門農民畫中比較經典,有代表

性。《喜唱豐年》

這是由陳權樞、陳勇輝、羅秀芳、譚楷圓等農民畫家創作的作品,展示的是一片豐收的場面。原創作者是陳權樞,他在2007年9月創作的作品《喜唱豐年》,曾榮獲第三屆中國農民畫藝術節———“今日中國新農村”中國百縣農民畫大展優秀獎。陳鴻祥介紹,畫面呈現了母親與孩子們在豐收年唱著歌曲收穫果實的場景。喜慶之情,油然而生。此外,畫面中家園六畜興旺,人們忙於耕作,與在河流里自在暢遊的魚、在天空自由飛翔的鳥和諧呼應,更暗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活哲學。也讓農民明白這樣的道理,只有保護好了環境,農民才能獲得豐收。

《客家圍屋》

這是由陳少圓、梁彩歡、鍾永廉創作的作品。客家圍屋作為中華民族的五大特色民居之一,散落在廣東乃至全國各地。龍門的圍屋又有另一番新意,村落整體成圓形。這張畫面就以9個客家人的特色民居圍屋為主題,客家人到龍門落地生根的田園情懷在畫面表露無遺。這幅農民畫的蘊意為,漂泊到此的客家人,在龍門這吉祥之地落地生根。

漸變與升華

龍門農民畫從1972年開始創作活動。七十年代農民畫作者滿懷豪情繪畫家鄉發展變化的牆報畫、生活畫、勞動畫;到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人們的喜悅心情的反映,以鄉土風情、傳統民間習俗為主題的作品《瑞獅賀歲》、《賽龍舟》等;再到九十年代以後,龍門農民畫家基於對“南蠻文化”的思考,創作的《舞火狗》、《五穀之神》等作品,龍門農民畫的獨特風格在時代的變遷中不斷演變、創新、發展。

建築特點

博物館東靠山坡,南臨用地邊界,西側隔一景廣場與別墅及客家圍屋相望,北接內部別墅區,其基地中部現有三棵保留樹木。本設計出發點即從這三棵樹開始,以三棵樹形成的庭院為中心,形成院落式布局,一方面形成靈活、流暢的空間變換,另一方面也可形成較為集中和共享的內部環境,塑造良好的視覺效果和功能空間。
此建築充分考慮山地地區的環境特點,凸顯建築穩重、通透、明快的現代感,主要設計包括:A、主體採用深灰色仿石面磚;B、建築體形虛實呼應虛的部分採用LOW-E玻璃圍合形體,形成通透、明快的視覺效果;C、建築兩側外廊採用白色氟碳噴塗輕鋼結構,形成輕盈、現代的時尚感;D、建築周邊擋土牆及勒腳採用當地天然石材,強調建築原始、自然、環保的設計理念。
由深圳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建築以單層為主,高度共有13.6米,建面共有7940平米,其中地面4640平米地下3300平米。內設有大中型多功能廳三個以及中小會議廳多個(會議廳內設先進的影音系統以及同聲傳譯設備等先進電子配套系統;大會議室建面共520平米可供500人會議使用,層高9.6米,中會議室建面420平米可供300人會議使用,層高8.6米,5間小會議室,建面50-60平米),農民畫創作室和研究交流室總計六個,並設有200多平米的藝術展示長廊,可供展示龍門地方特色的農民畫的展廳。建築內院設兩個中庭院,其中大中庭700平米,中心地帶三棵古樹,綠樹成蔭,是會議中間小憩的佳地。
總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7940平方米,內設文化長廊、農民畫創作室和農民畫研究交流室、大中型多功能廳等,是一間融文化交流,農民畫創作、研討、展覽,召開大中型會議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建築。

開館情況

2009年3月30日,中國龍門農民畫博物館開工典禮在龍門天然溫泉度假村舉行。中國龍門農民畫博物館的建設是一個很好的創意,開了惠州地區企業開辦博物館的先河,標誌著龍門文化產業邁出了的新步伐。社會資源、民間資本在向文化產業投入、傾斜的同時也一定能夠獲得商業上的發展機會。龍門找到了文化傳承的脈絡和標誌,將掀起文化發展的新篇章。
中國龍門農民畫博物館的建設,為龍門農民畫再上新台階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是龍門農民畫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中國龍門農民畫博物館的建設體現了文化和旅遊的很好結合,同時也體現了文化體制上的一種創新。企業參與文化產品的行銷推廣,將對龍門農民畫的市場化、產業化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農民畫博物館位於我縣王坪鎮邵屋、賴屋村,毗鄰天然溫泉度假村,總占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7940平方米,內設有文化長廊、農民畫創作室和農民畫研究交流室、大中型多功能廳等,是一間融文化交流,農民畫創作、研討、展覽,大中型會議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建築。

中國龍門農民畫博物館將於2011年9月開館。龍門農民畫藝術博物館是一棟多功能的現代化建築。它不僅開了惠州地區企業開辦博物館的先河,也標誌著龍門文化產業邁出了新的步伐。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