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在山東諸城採得5條鴨嘴龍的骨骸,其中一具被命名為巨型山東龍(Shantungosaurus giganteus),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高大的鴨嘴龍。裝架後,巨型山東龍身長15米,站高8米,體重約30噸。它的頭長而平,無頂飾,齒骨長,共有60個齒溝,上下排成好幾列,上面長有成百上千顆牙齒,新牙一排一排長出來以替換被很快磨損的舊牙。從體重估算,巨型山東龍每天要吃幾百公斤食物,食譜中除了樹上的嫩葉外,主要是水中多汁的藻類。
在山東萊陽的白堊紀地層中,發現過一條比較完整的鸚鵡嘴龍,被命名為中國鸚鵡龍。它長有鳥的腳,後肢雙足行走,嘴彎成鉤狀,酷似鸚鵡嘴。中國鸚鵡龍身體不大,只有貓或狗那么大,所以被老鄉稱為“石貓”。它們生活在山地,以植物和小昆蟲為食。
恐龍體長: 全長1.8 米,高約1米
恐龍體重: 200公斤
恐龍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 白堊紀前期
生存地點: 中國、蒙古
辨認要決: 一張類似鸚鵡一般帶勾的鳥嘴
恐龍種類: 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是鳥臀目(Ornithischia)中角龍亞目(Ceratopsia)
來 歷: 最早的鸚鵡嘴龍是在蒙古南部戈壁沙漠,Artsa Bogdo山脈北方約50公里的Oshih盆地出現的。
簡 介:
資料[1]:鸚鵡龍是小型恐龍,兩足行走,頭短寬而高,吻彎曲似鸚鵡的喙,故而得名。顴骨高向外伸,牙三葉狀,牙冠低,頸短。這種小恐龍在我國分布較廣,時代為晚侏羅世-早白堊世。 鸚鵡龍和原角龍、三角龍等恐龍都具有一張類似鸚鵡一般帶勾的鳥嘴,科學家由它的體形及生存年代來推斷,認為鸚鵡龍可能是大部分角龍類恐龍的祖先。
資料[2]:鸚鵡龍是一種頭部呈方型,並生有一張鸚鵡嘴的食素恐龍。方形的頭是由於頭蓋骨背後四周有骨脊,固定著強有力的顎肌,使它的喙嘴能用力地咬噬。有的科學家認為,這種全長1.8 米,高約1米的食素恐龍是後來出現的種角龍的祖先,它們的嘴喙與骨頭的搭配安排,眼角龍是一樣的;深厚的頭骨和骨脊也有可能發展成角龍的角和頸盾。另外,它的口中沒有牙齒,而那角質的巨喙,能幫助它咬斷和切碎植物的葉梗甚至堅果。在這個時空交錯中,鸚鵡嘴龍格外具有其特殊性。這群兩足行走的食植物性恐龍是角龍類中最早期的一個代表成員。雖然鸚鵡嘴龍類分布的地理空間遼闊,從西伯利亞南區,跨越蒙古到中國北方,所有的發掘地點卻都是局限在亞洲一隅。最早發掘到的鸚鵡嘴龍是在蒙古南部戈壁沙漠,Artsa Bogdo山脈北方約50公里的Oshih盆地出現的。這件標本是在1922年,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第三次亞洲考察探險時採集到的。這個地層經常發掘到恐龍伴隨著翼龍類出現,年代被普遍認為是白堊紀早期,形成了在亞洲獨特的動物群,被名之為鸚鵡嘴─翼龍動物群。 中國鸚鵡嘴龍是在1950到1953年間,于山東半島白堊紀早期的青山組地層中發掘的。岩層厚達2000公尺,主要火山碎屑岩夾火山岩石。在這個地層之中,最早發掘到的一隻恐龍是中國地質學者譚氏在1923年採集的。在1989年夏季,當筆者訪問瑞典Uppsala大學,發現當時譚氏於1923年三月二十四日,采自山東萊陽縣青山東南區的一件尾椎骨,是屬於蜥腳類。根據化石的顏色,保存狀況斷定是采自青山組地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