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中國魯錦藝術博物館](/img/b/e78/nBnauM3X4gTO2IzN2cDN2MTN3ITMzcjMwQjMwADMwAzMxAzL3Q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錦在紡織物中代表著最高的紡織技術。在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齊魯大地已是中國產錦的中心。“齊紈魯縞”號稱“冠帶衣履天下”。元明之際,隨著棉花在黃河流域大面積種植,魯西南人民將傳統的葛麻絲織繡工藝糅進棉紡工藝,形成了獨特的魯西南織錦。經過明清兩代織具的改進和織造工藝的發展,魯錦藝術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在清代,鄄城織錦曾作為貢品晉獻朝廷,成為大內御用之物。至今中央美院研究所還收藏著清代鄄城魯錦數百個品種。
展品特點
![中國魯錦藝術博物館](/img/a/e62/nBnauM3X4UDO5IjNzgDN2MTN3ITMzcjMwQjMwADMwAzMxAzL4Q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魯錦系魯西南地區民間的棉織花布(粗布),因織工精細、絢麗多彩極似織錦而於1985年被山東省工藝美術研究所定名為“魯西南織錦”,簡稱“魯錦”,它採用傳統的紡織工具和天然顏料與嫻熟的技藝所組成圖樣花色品種繁多逾越千種,而布局設計、紋路構圖嚴密,絢麗多彩,古樸典雅,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成為名揚中外的手工藝品和生活用品,適銷世界許多國家。
![中國魯錦藝術博物館](/img/0/d93/nBnauM3X4YzN1QzM1gDN2MTN3ITMzcjMwQjMwADMwAzMxAzL4Q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成立時間
![中國魯錦藝術博物館](/img/3/57d/nBnauM3X3cTN5IDN4gDN2MTN3ITMzcjMwQjMwADMwAzMxAzL4Q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為了更好地拯救挖掘這項藝術,1995年,鄄城在山東省文物局註冊成立了“中國魯錦藝術博物館”。第二年,鄄城魯錦作品就獲得了“山東省工藝美術品博覽會”金獎。現在博物館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對魯錦藝術進行挖掘和開發,再一個就是吸引外地遊客到這裡來旅遊觀賞。“中國魯錦藝術博物館”開發的魯錦產品現在已經註冊了“精一紡”的商標。現在這些產品已經開始慢慢地走向市場,這對魯錦的發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
魯錦已經受到國外人士的關注,他們非常喜歡這種土織布,尤其是鄄城魯錦工藝品公司,他們的創立,對魯錦的推出,起了很大的作用。目前來說,港澳台及國外的好幾十個國家,都在進他們的布。對這個都開始有關注。
魯錦最吸引人的地方有兩點,一個是它的傳統工藝,從紡線到織布,要經過幾十道工序,全部都是手工完成,魯錦就具備了工藝價值。再一個就是圖案,它是由四片綜織成的。四片綜織成的布表現力很豐富,圖案豐富多彩。到現在據我們統計,有1900多種,民族圖案,在用色上,在圖案排列上都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有兩點是魯錦最吸引人的地方。
同時還有很多歌謠傳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魯錦也算是民族文化的一個載體,魯錦的存在與發展也極大地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底蘊。
工藝流程
![中國魯錦藝術博物館](/img/e/5ab/nBnauM3XyADM1AjMwkDN2MTN3ITMzcjMwQjMwADMwAzMxAzL5Q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魯錦的另一特色是織造工具幾乎全是木製的,結構都很簡單,但它們經過魯西南農村婦女勤勞靈巧的雙手的操作,將一團團潔白的棉花變成色彩斑斕的棉線,又神奇地幻化出1990多種絢麗的圖案,真可謂千變萬化,巧奪天工。
取得成就
1996年12月,中國魯錦藝術博物館組織魯錦產品參加“山東省工藝美術博覽會”,奪得最高獎—金獎。1998年9月,在北京舉辦的國際手工藝品博覽會上,魯錦受到與會專家好評,送展產品被搶購一空。參觀指南
館址:鄄城縣人民路西段113號魯錦的圖案是從兩片綜發展到四片綜的,現在又出現六片綜到八片綜,片綜越多呢,表現力越豐富,花色越多。他織造的圖案也越複雜。在藝術表現上的特色,是其圖案意境,是靠22種色線交織出各種幾何圖形來體現,而不是具體的事物形象。
開放時間:上午8:00-12:00;下午:2:00-5:30(周六、周日不休)
門票價格: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