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前的國民多不識字,多數沒有受過教育,他所以能如此者,大多數都是古代傳流下來的許多良言、善行,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等等的這些詞句所感染,便成了傳統的習慣。這些情形與西洋現在風尚不同,也可以說是相去太遠,所以有人議論,說若永遠保存這種情形,則不能與文明國競爭進化,將永遠成為落伍的民族。其實不盡然,風俗與政治固然不能完全分離,但也不會因樸實而阻礙進化。所以我要把舊日好風俗寫出來,請大家看看,不但很有趣味,或者對現在之浮薄風氣,有所補救,也未可知。
編輯推薦
老北京中秋節有“請兔兒爺”的風俗。初為請出嫦娥神像來供奉,背景是扎紙月宮,叫“月光碼子”;搗碓的陪兔兒被寵稱綴個“爺”字。後則專請兔兒爺,通常為彩繪膠泥塑,正宗形象是著蟒袍、背纛旗的武打。再後各行裝束的兔兒爺都有。清末兔兒爺混跡新聞界,為時尚送報入,但似一律男性“爺”,穿一件半截藍布大褂。民國以後衍為玩偶或工藝品,兔兒爺作為月球代表或嫦娥使者之身分被淡忘了。這裡的兔兒爺亦漢亦夷,允文允武,且虎兔共處,尤多情趣在其中。
目錄
中國風俗叢談(序)
陰曆年
蓋房
醫生
婚娶
出殯
送禮
農事的好風俗
教書先生
民食
商家的信用
書鋪
年關
喝粥
從前之政治及軍隊
一年中之節日
書摘
談起我中華民族風俗之勤儉樸厚來,恐怕世界上的國家沒有能比得上
的。就以蓋房一件事情來說,在歐美各國,大的建築自然要請工程師,就
是最小的房屋也必須花錢雇木工、瓦工來建築;中國大城鎮中蓋房,大致
也是如此,到鄉間則不然了,尤其是華北幾省。在富貴之家,建築磚瓦房
用有技術的高等匠人,自然也要花錢雇用,若平常之小工,則都是同村之
人來幫忙。至於建築平常磚房或土坯房,則沒有花錢僱人的,都是左近街
坊本村人來幫助,每天只管三頓飯吃便足,亦不必一定吃好的,較為富足
之家,隔兩天可以吃一頓白面,中等以下人家,就給粗糧吃,大家也不會
不滿意,若窮苦人家蓋房,也常不管吃,大家幫忙,屆時自己回家吃飯,
吃了飯再來工作,這也是常有的事情。請看這種情形,社會的風俗還要多
樸實,白幫忙而且不是非吃好的不可。自然也要看蓋房者之家況,倘稍富
足,他自然也要給白面吃,或蒸包子,或麵條。這種情形都是本家自動,
幫忙者絕對不會要求,且絕對不用肉;中等以下人家,只給粗糧面吃便足
;貧寒人家,不給吃亦無不可,且多是幫忙者自動的不吃。北方鄉間,有
許多關於此事之諺語及民謠,如:
一家蓋房,大家幫忙。或雲人家蓋房,我去幫忙。我家蓋房,人來幫
忙。這樣的諺語很多,不必盡錄。
有錢的要住房,沒錢的也要住房。或雲有錢的有房住,沒錢的也住房
。意思是有錢的人家自能蓋房,貧苦人家蓋不起房,經大家幫忙才能有房
住。
握來握來夯啊,谷面窩窩雜麵湯啊。
蓋房牆基必需用夯砸方能堅固,行夯時便給窩窩及雜麵湯吃,大家吃
著,便極高興,故有這樣的歌謠。谷者小米也,谷面者,穀粒連皮磨成面
,便叫作谷面。先碾去皮,只用小米磨麵,便叫做小米麵,但普通都可說
是谷面,所以吃谷面者,因為在光緒初年以前,北方種玉米者尚不多,尚
未風行,後來種的普遍,且它比谷面較為好吃,就都吃玉米面,吃谷面的
就很少了。所謂雜麵者,乃用各種豆類合磨成面,故名,但後來發現,只
用綠豆磨麵較雜豆者好吃,於是就都用綠豆了,然仍名日雜麵。湯者,古
人所謂湯餅之簡稱,只減去餅字耳。
財主要蓋房,緊趕去幫忙,省下家裡糠,來頓雜麵湯。
這話有點奚落的意思,系不但省下家裡的,而且可以吃好的,談到吃
糠這一層,現在風氣已開,吃它的很少見了。不過*想吃糠也沒有了,在從
前吃糠乃是一種平常的事情,窮人吃糠的固然不少,而小康之家也有吃糠
的,當然不能光吃糠,但總要夾雜許多,以便省下米粒賣錢,故鄉 ……
作者介紹
齊如山,河北高陽人,戲曲理論家、民俗學家。一生著述豐富,撰寫並編輯大量戲曲著作、和大量介紹北京(中國北方)風俗掌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