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簡介
中國農業大學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中國農業大學)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及博士後的完整教育體系。學校擁有1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9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0個本科專業,其中生物學、化學兩個學科被列入“國家理科基礎學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養基地”。學校重視教學質量,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現有全日制本科生 中國農業大學是 我國現代農業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歷史起自於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和華北大學農學院合併為北京農業大學;國務院於1954年和1984年將北京農業大學列為全國六所重點院校和全國重點建設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1952年10月,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機械系與華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中央農業部機耕學校合併成立北京機械化農業學院,1953年7月更名為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1960年10月,國務院將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列為全國64所重點大學之一,1985年更名為北京農業工程大學。1995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北京農業大學與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併成立中國農業大學,江澤民同志親自題寫校名。2003年5月4日,國務院總理 溫家寶視察中國農業大學,發表了重要講話。
歷經近百年的世紀風雨,中國農業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為特色和優勢的綜合性大學,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農業與生命科學、資源與環境科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農業工程與自動化科學、經濟管理與社會科學等學科群。學校 共設有13個學院,涉及農學、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醫學、哲學等9大學科門類;設有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學校擁有 19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4個部級重點學科;10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8個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級研究中心,9個部級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大學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1170餘位專職教師,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教授286人、副教授504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6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層次、第二層次專家13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專項基金”11人。聘請了包括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國際著名農學家Noman Borlaug在內的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擔任我校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
中國農業大學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及博士後的完整教育體系。學校擁有1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9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0個本科專業,其中生物學、化學兩個學科被列入“國家理科基礎學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養基地”。學校重視教學質量,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4400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2530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460名;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30餘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1761人,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77人;成人教育學生及網路教育學生17918名。
中國農業大學廣泛深入開展科學技術研究。學校堅持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著重開展具有套用前景的基礎研究和對國民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的套用研究,生物與農業高技術領域的研究居領先水平。近十年來,獲得國家級獎勵36項,省部級以上獎勵206項,其中70多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迄今為止,實用技術成果推廣覆蓋全國28個省市(區),累計農作物技術推廣面積超過10億畝,畜牧技術推廣規模達到14億頭(只),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石元春院士主持的“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綜合治理研究與開發”項目榮獲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許啟鳳教授主持的 “優質、高產玉米新品種農大108的選育與推廣”項目榮獲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心職能
就業中心的主要職責,貫徹落實國家的就業方針和政策,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就業工作細則;
教育和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規範畢業生就業行為;
開展系統的就業指導和諮詢服務;
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求職技巧、實用職業技能培訓等綜合服務;
在全校範圍內開設職業生涯規劃系列課程;
努力培育以學校為主體的畢業生就業市場,為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雙向選擇創造更好的機會和條件;
落實全校的就業方案,保證畢業生充分就業;
對全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組織、實施、協調、指導等工作進行檢查和監督。
介紹用人單位情況,發布招聘信息;
提供就業資料和就業信息查詢;
個人求職主頁發布,網上就業諮詢;
就業指導和諮詢;
組織系列校園招聘活動;
開設就業指導系列講座,發行學生就業報;及其他相關項目。
提供我校畢業生資料信息庫,進行網上服務;
提供用人單位在就業信息網上建立相關連線的服務;
提供國家和我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和就業辦法的諮詢服務,協助用人單位招聘畢業生;
定期向用人單位寄送我校應屆畢業生信息;
接待用人單位來校開展招聘及宣傳活動,邀請參加校園招聘會;
多種方式發布用人單位需求、招聘信息;及其他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