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地轉用開發問題研究

內容介紹

本書嘗試在歷史和空間的背景下來考察中國的農地轉用開發問題——是由政府徵收農村土地後進行開發,還是由農村集體自行進行農地的轉用開發。主要討論兩個問題:一是農地轉用開發制度的歷史變遷和現實狀況,二是不同地區的農地轉用開發模式差異及其成因。
本書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收集、整理了詳細的資料,深入征地法律、法規的制定過程,分析了1949年以來中國征地制度的變遷,對理解中國征地制度的歷史和現實、明確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有所幫助。(2)清晰刻畫了作為內生行為的地方政府運用土地來發展經濟的歷史和制度環境,區分不同的用地類型,討論了政府一手以低價工業用地招商引資、一手出讓經營性用地籌集城市建設資金的內在邏輯及其相互關係,提供了比已有文獻更為細緻的圖景。(3)通過對東莞兩個村莊的案例分析,分析普遍存在的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現象及其對農村工業化、經濟成長的貢獻,為討論“集體土地—鄉村工業發展—中國經濟的轉軌與增長”的文獻提供了具體、細緻的案例,得出了幾個重要的結論。(4)以蘇州和東莞為比較對象,研究農地轉用開發模式的空間差異,討論農村集體或政府作為發展的主導者與土地制度的疊加對當地農地轉用開發模式乃至經濟成長方式的塑造作用,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假說,比已有文獻更有解釋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