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中國在不同的場合被認為是富庶與貧瘠、發達與落後、聰慧與愚笨、美麗與醜陋、強大與虛弱、誠實與狡詐—一西方人賦予她的互相對立的特性不計其數,此處難以全部羅列出來。本書的意圖即在於分析這些有關中國的不斷變化的觀念,弄清到底哪些準確地反映了中國的實際情況,哪些僅僅是出於歐洲的需要而杜撰、想像出來的。
歐洲人對中國的觀念在某些時期發生了天翻地覆般的變化。有趣的是,這些變化與其說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變遷,不如說更多地反映了歐洲知識史的進展。
中國更恰如其分的象徵是變色龍,而不是龍。
評價
本書《中國變色龍》恰當的對於歐洲中國文明觀做了詳細分析。
作者在本書中對他們以及許多人最近幾十年來,朝著對中華文明真正有所了解的方向所取得的穩步進展著墨甚少,因為那樣做意味著在本書著力進行的分析,對中華文明的解釋並無學術性的新觀點,而只是增加了一部書的篇幅來敘述漢學史。作者的宗旨一直是強調,要真正做到了解中華文明——實際上對任何文明都是如此——是何等的困難,並具體說明我們的理解何等地受到主觀因素的妨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