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

《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是2011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洪波。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

陳洪波所著的《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1928-1949年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史》是關於中國現代考古學形成時期學術史的專門性著作,研究對象是1928—1949年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該所的考古活動及其成就宣告了科學考古學在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興起——1928-1949年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史》主要內容包括對1928年前中國考古發展狀況的評述,對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思想起源以及組織準備的探討,並將歷史語言研究所在祖國大陸21年的考古活動劃分為探索期、發展期、鼎盛期和延續期四個階段加以敘述,全面總結了科學考古學理論、方法和技術的誕生歷程,深入分析了這一學術流派的特徵、影響與局限性,進而揭示出潛藏在歷史深處的思想、學術與社會政治動因。 {zzjj}

目錄

緒論

一 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學術流派及其演變

二 20世紀上半期中國考古學史研究回顧

三 關於考古學史研究方法論的思考

第一章 1928年之前的中國考古學

— 20世紀初期西方考古學的發展及其在中國的影響

二 新材料的擴充和甲骨學研究的意義

三 科學思想與田野方法的引入

四 傳統學者對考古學的認識及其實踐

五 李濟與中國科學考古學的萌芽

六 1928年前中國考古學的特點

第二章 史語所考古在思想與組織上的準備

一 傅斯年在中國現代考古學史上的歷史地位與作用

二 現代學術機構史語所的創立

三 史語所考古的思想入口

四 小結

第三章 史語所考古的探索期(1928—1929)

——殷墟發掘的第一階段

一 殷墟發掘的前奏

二 殷墟第一次試掘及其特點

三 李、董第二次發掘以及方法上的改進

四 第三次發掘及其重大收穫

五 中央和河南在考古活動上的政治博弈

六 小結

第四章 史語所考古的發展期(1930—1934)

——從城子崖到殷墟第九次發掘

一 城子崖發掘與龍山文化的研究

二 殷墟第四次發掘和“殷墟漂沒說”的解決

三 第五次發掘和“後岡三疊層”的發現

河南古蹟研究會及其初期活動

五 殷墟第六至九次發掘及發掘方法的進步

六 類型學探索和考古學解釋

七 小結

第五章 史語所考古的鼎盛期(1934—1937)

——殷墟第十至十五次發掘

一 梁思永領導下的殷陵發掘及重大收穫

二 殷墟第十三至十五次發掘和遺址發掘方法的成熟

三 山東古蹟會的調查和兩城鎮發掘

四 河南古蹟會在歷史期考古上的努力

五 史語所考古活動向安徽的延伸

六 田野考古技術和整理方法的逐步形成

七 小結

第六章 史語所考古的延續期(1937—1949)

——抗日戰爭與國內戰爭期間的考古活動

一 吳金鼎與西南考古的開拓

二 夏鼐在西北地區的考古活動及成就

石璋如的田野活動和史語所的民族考古學探索

四 戰爭期間史語所的考古研究

五 小結

第七章 民國時期中國科學考古學的基本特徵與歷史遺產

一 史語所考古的基本特徵

二 科學考古學對學術與社會的影響

三 批評與反思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