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本書運用投入產出分析法,定量考察了中國的產業結構特點及其變化機制。並與日本1960-1970年的工業化發展階段和1985-1995年的工業化成熟階段(或者稱為後工業化發展階段)進行比較。目的在於了解中國的產業結構在當前以及面對資源價格的上升和貨幣的升值壓力等環境變化而取得進一步成長所存在的潛在問題。
本書還將投入產出分析套用於區域經濟問題,考察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背景下的區域間產業結構差異及成因、區域間關聯結構特徵等。
作者簡介
胡秋陽,1969年生。2001年3月,取得日本神戶大學碩士(經濟學)學位。2004年3月取得同大學博士(經濟學)學位。專業領域為產業經濟學,投入產出分析和套用一般均衡分析。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套用投入產出分析針對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勞動力結構、貿易結構、區域產業結構和區域產業關聯所展開的數量分析。研究成果陸續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並刊載於學術期刊,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
目錄
第一章 從I—O表看中國產業關聯結構——以與日本的比較為中心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套用模型介紹
第三節 產業生產的中間投入結構
第四節 產業的需求結構
第五節 產業生產的波及效果
第六節 結束語
附錄:中國1987~1992~1997年投入產出
序列表的製作
圖表
第二章 中國產業生產的誘發/依存結構及產業結構變化的成因分解分析——以與日本的比較為中心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模型介紹
第三節 最終需求的生產誘髮結構
第四節 產業生產的最終需求誘發依存結構
第五節 產業生產變動的成因分解分析
第六節 中日兩國的產業結構差異
第七節 結束語
附錄:利用投入產出模型的產業結構變動成因分解模型
圖表
第三章 中國勞動力產業結構變化的成因分析——以與日本的比較為中心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分析模型
第三節 勞動力使用結構變動的成因分析
第四節 中國前後期勞動投入變化差異的成因分析
第五節 結束語
附錄
圖表
第四章 中國的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以與日本的比較為中心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分析體系的介紹
第三節 結果分析
第四節 結束語
附錄:增加值基準分工率/結合結構指數和單位結構系
圖表
第五章 中國的進口誘髮結構和進口變動的成因分析——以與日本的比較為中心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模型介紹
第三節 結果分析
第四節 結束語
圖表
第六章 中國的區域間關聯結構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模型介紹
第三節 區域間分工結構和關聯
第四節 地區間生產結合結構
第五節 結束語
附錄:關於中國1997年多地區投入產出表和統計誤差
圖表
第七章 中國地域間分工結構的特點及變動情況——基於中國地域間投入產出表的時序列考察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分析框架及數據
第三節 產值基準的地域間分工結構及變動
第四節 增加值基準的分工結構及變動——對增加值基準分工率的考察
第五節 結束語
圖表
第八章 中國地區間產業結構差異的成因分析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分析體系介紹
第三節 地區間產業結構差異的成因分析
第四節 結束語
附錄:DPG模型在區域經濟差異分析中的套用
圖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