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收入分配與總消費:理論和實證研究

中國的收入分配與總消費:理論和實證研究

2.6收入分配與總消費的關係 5.1中國的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費問題 5.2收入分配影響總消費的理論框架

圖書信息

作 者: 楊天宇
叢 書 名:

出 版 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ISBN:9787501789313出版時間:2009-02-01版 次:1頁 數:255裝 幀:平裝開 本:32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經濟學理論與讀物

編輯推薦

《中國的收入分配與總消費理論和實證研究》花相當大的篇幅論證了技術創新、高收入者投資辦廠創造的就業機會對居民消費的影響。許多研究認為這兩個因素有刺激居民消費的作用,因此可以替代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但幾乎沒人對此進行實證分析。《中國的收入分配與總消費理論和實證研究》對此進行了嘗試。實證分析表明,這兩個因素並不是無條件的具備刺激居民消費的作用,尤其是高收入者投資辦廠創造的就業機會,在現階段還不具備刺激居民消費的作用。《中國的收入分配與總消費理論和實證研究》從理論和現實條件約束等方面,探討了這兩個因素刺激居民消費所需要的前提條件。這對於我們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刺激居民消費,具有一定意義。
《中國的收入分配與總消費理論和實證研究》也研究了最有利於擴張居民消費的城鄉和城鎮內部最優收入差距問題。此問題曾有過零星但不系統的研究,而且僅限於城鄉差距。《中國的收入分配與總消費理論和實證研究》對此進行了較深入的探討,得出了一些很有新意的結論,並以此為基礎解釋了為什麼城市化沒有提高居民消費率的問題。筆者不敢奢望這些觀點能夠得到人們廣泛的認同,但它們確實是筆者深思熟慮的結果,可以看成是“一家之言”。

作者簡介

楊天宇(1972-),男,吉林省吉林市人,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994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經濟管理系,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經濟學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系,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1-2003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作博士後研究,2003年晉升副研究員職稱,2004年調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國民經濟管理系,任副教授,現兼任北京市價格協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總量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主要學術作品:截止2007年4月已出版個人專著2部,合著4部,發表論文80餘篇,主持和參與國家和省部級課題13項。主要研究成果有:
《產業經濟管理》,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的基本框架
1.3 本書的主要價值和不足之處
第二章 消費理論的批評性回顧(上)
2.1 絕對收入假說及其缺陷
2.2 持久收入假說和生命周期假說
2.3 理性預期假設下的消費理論
2.4 對理性預期—持久收入假說的各種替代性假說
2.5 行為消費理論
2.6 收入分配與總消費的關係
2.7 總結和評論
第三章 消費理論的批評性回顧(下)
3.1 後凱恩斯主義的消費理論
3.2 西方社會學的消費理論
3.3 相對收入假說
3.4 炫耀性消費理論的發展脈絡
3.5 總結和評論
第四章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學者的消費理論研究
4.1 運用國外主流消費理論對中國消費問題的研究
4.2 運用西方非主流消費理論對中國消費問題的研究
4.3 創立中國式消費理論的嘗試性研究
4.4 總結和評論
第五章 收入分配與總消費(上)
5.1 中國的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費問題
5.2 收入分配影響總消費的理論框架
5.3 收入分配影響總消費的計量驗證
5.4 總結
第六章 收入分配與總消費(下)
6.1 中國的城鄉收入差距和城鎮內部收入差距
6.2 滿足居民消費最大化的城鄉最優收入差距
6.3 滿足居民消費最大化的城鎮內部最優收入差距
6.4 我國城鄉及城鎮內部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較
6.5 總結
第七章 技術創新、就業機會與總消費
7.1 技術創新與總消費
7.2 就業機會與總消費
7.3 技術創新、就業機會影響消費需求的理論模型
7.4 技術創新、就業機會影響消費需求的實證分析
7.5 總結
附錄部分
第八章 社會保障對總消費的影響
8.1 社會保障影響總消費的文獻回顧
8.2 社會保障影響總消費的理論模型
8.3 中國社會保障影響總消費的實證分析
8.4 總結
第九章 啟動消費的收入分配政策
9.1 收入再分配政策的方向和重點
9.2 城鎮低收入階層與農民階層的消費行為
9.3 技術創新和就業機會對啟動消費的作用
9.4 收入分配秩序的不規範對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制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