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與美國文學

中國當代文學與美國文學

《中國當代文學與美國文學》是200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樊星。

圖書信息

ISBN:9787500479666

出版時間:2009-08-01

版 次:1

頁 數:298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內容簡介

《中國當代文學與美國文學》以開闊的氣勢回顧了中國當代文學接受美國文學影響的歷程,尤其注重從作家作品的比較出發,深入探討中國當代作家在接受美國文學影響中顯示出的選擇性與兼收並蓄意識,從而揭示了中國作家在借鑑、消化、吸收外國文學影響中為己所用、不拘一格的主體意識,凸顯了比較文學研究中的“中國立場”。

《中國當代文學與美國文學》與一般比較文學研究著作最大的區別是:它從文學作品的比較切入,深入剔發中美兩國文學異同深處的民族性奧妙,從而使比較文學的研究與人類學的思考聯繫在一起。書中關於“中、美民性之間,存在著許多相通、相似之處。而這些相通、相似之處,也許正是中、美文學彼此影響的心理基礎”的一系列闡述,關於中國文化中獨有的豐富傳統如何微妙地決定了中、美文學面貌的不同的有關議論,均饒有新意。

該書富有睿見,資料翔實,行文活潑,體現了作者在學術研究中追求哲理感、文學感的風格。

作者簡介

樊星(1957— ),祖籍河北邢台,文學博士。現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當代文藝與文化思潮的研究。系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湖北省文藝理論家協會副主席、武漢作家協會副主席。1997—1998年美國俄勒岡州太平洋大學訪學學者。2007年德國特利爾大學漢學系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當代文學與地域文化》、《世紀末文化思潮史》(該書已被譯成韓文出版)、《別了,20世紀》、論文集《當代文學與多維文化》和《當代文學新視野講演錄》等。主編有《永遠的紅色經典》一書。此外,還在《文學評論》、《文藝評論》、《當代作家評論》、《文藝爭鳴》、《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粵海風》等刊物上發表論文百餘篇。

目錄

引論 從學習俄蘇到走向美國的曲折歷程

第一章 王蒙與外國文學

第一節 王蒙與俄蘇文學

第二節 王蒙與歐美文學

第二章 中、美浪漫主義精神的異同比較——愛默生、梭羅和惠特曼對當代中國文人的影響

第一節 愛默生與中國當代文學

第二節 梭羅與海子、葦岸

第三節 葦岸、顧城與惠特曼

第四節 關於隱士文化的遐想

第三章 “硬漢子精神”的感召——海明威與中國當代文學

第一節 《老人與海》與中國作家

第二節 超越《老人與海》的成功嘗試

第四章 “尋根”情懷的影響——福克納與中國鄉土小說的轉型

第一節 福克納的影響在中國的傳播

第二節 推崇福克納的中國作家們

第三節 福克納與中國鄉土小說的轉型

第五章 “黑色幽默”的影響——兼論中國“黑色幽默”的特色

第一節 “黑色幽默”的傳播與王蒙的相關嘗試

第二節 什麼是中國特色的“黑色幽默”?

第三節 中國的“黑色幽默”文學有什麼意義?

第六章 猶太文化精神與中國文化精神相通的證明——《傻瓜吉姆佩爾》與《許三觀賣血記》的比較

第一節 《傻瓜吉姆佩爾》的意義

第二節 中國作家與《傻瓜吉姆佩爾》

第七章 神秘主義的呼喚——馬原與美國文學、拉美文學

第一節 馬原與美國文學

第二節 馬原與拉美文學

第八章 中國的“霍爾頓”們——中美當代文學的一個比較

第一節 “文化大革命”中,《麥田裡的守望者》在中國的傳播

第二節 20世紀80年代:《麥田裡的守望者》在中國的影響

第三節 耐人尋味的文化差異

附 王朔、孫甘露的另一面

第九章 “垮掉的一代”:從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到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

第一節 在“文化大革命”中濫觴

第二節 新時期的叛逆與頹廢

第三節 傳統的力量:對粗鄙的消解

第四節 在路上:當代人的一種生存狀態

第十章 《洛麗塔》:中國作家的誤讀

第一節 中國作家眼中的《洛麗塔》

第二節 《洛麗塔》與欲望敘事

第三節 亂倫的故事

第四節 對《洛麗塔》的誤讀說明了什麼?

第十一章 美國文論與當代中國文學評論

第一節 美國文論的傳統

第二節 韋勒克的影響:注重文學的“內部研究”

第三節 詹姆遜、賽義德的影響:文化評論的光輝

第十二章 “非虛構文學”:美國的新潮?中國的傳統?

第一節 “新新聞主義”: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新潮

第二節 當代中國的“非虛構文學”

餘論 關於中、美文學之緣的隨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