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陳思廣編著的《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史話》以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史上不同階段具有代表性的長篇小說為選題,以一書一影,圖文並茂的方式,通過對創作個案藝術特質以及裝幀藝術的審美評價,剖析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文本內涵與藝術價值,在再現中國現代長篇小說裝幀藝術的歷史影像的同時,呈現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藝術發展脈絡。
作者簡介
陳思廣,1964年生。新疆庫爾勒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師範大學文學學士(1986)、西北大學文學碩士(1994)、武漢大學文學博士(2003),曾先後任教於新疆伊犁師範學院和山東煙臺師範學院(現魯東大學),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長篇小說與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發表論文上百篇,著有《戰爭本體的藝術轉化——20世紀下半葉中國戰爭小說創作論》(2005)、《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編年》(2008)、《審美之維:中國現代經典長篇小說接受史論》(2012)等
圖書目錄
引言
文學·時代
《沖積期化石》:新文學第一部長篇小說
附:新文學長篇小說的第一篇評論
新文學第二部長篇小說:王統照的《一葉》
革命浪漫主義文學的濫觴之作:張聞天的《旅途》
張資平的代表作《苔莉》
《最後的幸福》:張資平小說的滑坡信號
孫夢雷和他的《英蘭的一生》
《老張的哲學》:寂寞之餘的收穫
一部不該忽略的長篇小說——談黃心真的《罪惡》
一個畸形的有違倫理的戀情故事:洪靈菲的《轉變》
章克標和他的獵艷小說《銀蛇》
《二月》:1920年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
兩部表現南洋教育生活的長篇小說
楚洪的《愛網》
《地泉》:“‘不應當這么樣寫’的標本”
《貓城記》:老舍的轉向之作
《新生代》:活的歷史
端木蕻良的《科爾沁旗草原》
詩意的與感傷的——談《呼蘭河傳》
蘆焚·師陀·《結婚》
青春的詩:《財主底兒女們》
戰爭·歷史
《蝕》之思,《蝕》之惑
被魯迅誤讀的《大上海的毀滅》
東北抗戰文學的先聲之作《萬寶山》
《戰血》:血淚寫就的一部義勇軍抗敵史料
戰爭是可以感化人的——談歐陽山的《戰果》
《鴨嘴澇》:抗戰初期民眾覺醒的心靈史詩
報業人的小說:崔萬秋的《第二年代》
“被色情”的小說——談荊有麟的《間諜夫人》
《三年》:華北淪陷區長篇小說的破寂之作
《蘋果山》啊,蘋果山
《蓉蓉》:華北淪陷區最優秀的長篇小說
“古城文學家”趙蔭棠和他的《影》
吳調公·丁諦與《前程》
《霧都》:陪都另類生活的歷史鏡像
《女兵自傳》是這樣寫成的
借鏡·融創
《飛絮》:張資平的“起飛”之作
天之故?人之禍?——談陳銓的《天問》
大膽的嘗試與最後的絕唱——談蔣光慈的《麗莎的哀怨》
《愛力圈外》:張資平的另一部改寫之作
《八月的鄉村》:中國的《毀滅》
《馬丹波娃利》與《死水微瀾》
康拉德的恩惠——《駱駝祥子》的影響探源
三讀契訶夫之後——談《寒夜》的師法與融創
傳播·接受
福緣與福分——魯迅與葉永蓁的《小小十年》
僑聞·沈從文·《幽僻的陳莊》
差點被“腰斬”的《家》
《子夜》的刪節本
《駱駝祥子》的版次及其意涵
《綠色的谷》:險遭日偽查禁的鄉土小說
《圍城》出版初期的臧否之聲
《困獸記》的初版本與修訂本
寫什麼與怎樣寫——談柳青的《種穀記》
附:《北方文叢》全目略說
反常的與正常的——王林《腹地》的命運
文體實踐
黃俊和他的《戀愛的悲慘》
抑鬱兒童·愚昧惡母·短制長篇——談起超的長篇小說《小雪》
一部對話體長篇小說:黃中的《三角戀愛》
附:滕固·黃中及《三角戀愛》
“往下寫”會如何——談沈從文的《阿麗思中國遊記》
《曼娜》:第一部書信體長篇小說
一部宣洩個人不幸情感的愛的痴狂曲——談彭芳草的《落花曲》
開一代文風的《橋》
萬迪鶴和他的《中國大學生日記》
文獻體寫作:優乎?劣乎?——談李劫人的《大波》
似巧實拙之作:列躬射的《白莎哀史》
文學徵文
創造社的長篇小說徵文與獲獎小說
良友文學獎金徵文與獲獎長篇小說
“文協”長篇小說徵文與獲獎小說
鮮為人知的“朱胡彬夏文學獎金”
“盛京文學獎”的獲獎長篇:《北歸》
《大地的波動》:徹頭徹尾的漢奸小說
沒有頁碼的長篇小說:《路》
門生和老婆的代表們——談“大東亞文學獎”的爭議之作《貝殼》
特定歷史階段即生即滅的藝術泡沫——《國民雜誌》第一次長篇小說徵文的獲獎作品
矮子裡的將軍:《牛》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