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煤岩學
煤岩學,是把煤作為有機岩石,以物理方法為主研究煤的物質成分、結構、性質、成因及合理利用的學科。是煤地質學的一個分支。1924年,R.波托涅在《普通煤岩學...
煤岩學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中國煤岩學圖鑑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顯微煤岩類型
顯微煤岩類型,是指顯微鏡下劃分出煤的不同顯微組分或顯微組分組的各種組合。簡稱顯微類型。顯微煤岩類型視其主要是由一種、兩種或三種顯微組分組構成,相應地命名...
顯微煤岩類型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煤
煤主要由碳、氫、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組成,碳、氫、氧三者總和約占有機質的95%以上,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有褐煤、煙煤、無煙煤...
漢字解釋 生成過程 主要用途 產地介紹 礦石開採 -
煤地質學
煤地質學是以地質理論為基礎,研究煤、煤層、含煤岩系、煤盆地以及與煤共生的其他礦產(油頁岩、煤成氣等)的物質成分、成因、性質及其分布規律的學科。也稱煤田地...
學科內容 成煤物質 成煤環境 煤炭分類 煤炭分布 -
煤岩分析
煤岩分析(petrographic analysis of coal)是指以光學顯微鏡為主要主具兼用肉眼和其他手段,對煤的岩石組成、結構、性質、煤化度作...
簡介 煤岩分類 煤岩的有機顯微組分 -
任德貽煤岩學和煤地球化學論文選輯
賀辭三 附錄1 附錄4
基本情況 內容簡介 目錄 -
煤岩顯微組分
煤岩顯微組分是指顯微鏡下可辨認的煙煤的有機成分。為煤的岩相組成中的一種成分。煤岩顯微組分無特有的晶形,其化學成分也不固定,需根據它們在顯微鏡下顯示的反射...
簡介 分類 命名 性質 -
腐殖煤
腐殖煤又稱腐植煤,高等植物的遺體經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轉變而成的煤。腐殖煤是近代綜合利用的主要物質基礎,也是煤化學研究的重點對象。根據煤化度的不同,他可...
生成過程 岩相組成 種類和特徵 加工利用現狀 -
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煤轉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於1991年由國家計委批准利用世界銀行貸款籌建。1995年,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對外開放。1999年、2004年和2009年三次通過國家...
概述 標誌 組織機構 學術委員會 固定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