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本卷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題、總論、神話研究、史詩研究、民間傳說·民間故事研究、民間歌謠及敘事長詩研究、民間藝術研究、動態與信息等八編。
目錄
主編寄語
第一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題
田野呼喚理論——《民間文化論壇》刊首語
“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保護”的由來和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的整體性原則
論“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概念與範疇
民間文化與文化主權——2004年4月17日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文學院的演講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第二編總論
一 論文選載
民間文學的再認識
反思民俗學、民間文學的學術倫理
略論民間文學研究中的幾個關係——“走向田野,回歸文本”再思考
表演理論與民間敘事研究
北大歌謠研究會與啟蒙運動
二 論文摘要
第三編神話研究
一 研究概述
2004年中國神話研究概述
二 論文選栽
圖騰與中國神話研究的迷思
圖騰:古代神話還是現代神話?
神仙思想的起源和變遷
蒙古、突厥語民族狼鹿神話傳說——“蒙古先民以‘鹿’為圖騰,‘狼’是突厥人的圖騰”說質疑
西王母神話的本土淵源
神怪內容對於《山海經》評價的影響——從文化背景談《山海經》學史上的一個問題
勒內·吉拉爾對俄狄浦斯神話的新解
三 論文摘要
第四編史詩研究
一 研究概述
2004年史詩研究概述
二 論文選載
敘事語境與演述場域——以諾蘇彝族的口頭論辯和史詩傳統為例
哈薩克英雄史詩《阿勒帕梅斯》與蒙古英雄史詩的比較研究
高不可及的偉大詩人和人民藝術家——論《格薩爾》說唱藝人
瑪納斯奇的薩滿“面孔”
三 論文摘要
第五編 民間傳說·民間故事研究
第六編 民間歌謠及敘事長詩研究
第七編 民間藝術研究
第八編 動態與信息
編後記
書摘
田野呼喚理論--《民間文化論壇》刊首語
馮驥才
本期文稿即將付梓,我心中的情感忽然變得複雜起來。
此刻,清晰記得兩年半前在北京師範大學開過會,鐵梁陪我去北京醫院看望住在那裡的鐘敬文先生。老人穿著醫院專用的帶藍色寬條紋的病人服裝,上身套一件開襟毛衣,頭上扣著一頂小而圓的灰色毛線帽。但他沒有一點病容,居然興致勃勃,滿是老斑的臉富於表情。當談到民間文化及其理論研究時,嗓音裡帶著激動的震顫。似乎民間文化的病疾比他自己的身體重要得多。那時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數月之後鍾老競與我們做陰陽之別了。他說的話,也成了擲在世上沉甸甸而響亮的遺言。
這次談話中,我一直牢記不忘的是兩句話。一是談到我們正在籌劃的“民間文化的普查與搶救”時,他說“不應該讓千百代人創造的民間文化和藝術在我們身上斷送掉”;還有是談到關於《民間文化》恢復學術性內容一事時,他說這刊物是“我們的命根子”,一再表示希望這刊物早日恢復。我知道老人對這份我國唯一的民間文化理論研究刊物一直切切關心。我再三說:“您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並告訴他“白庚勝要專門來做恢復刊物這件事”,請他放心。於此,我已經領略到這位大學者的視野、非凡的見識和文化的良心。
他所強調的--對於民間文化搶救之必需和理論之重要,兩年多來讓我們感受得愈來愈深刻與緊切了。
搶救之必需已經成了大家的共識。那么理論之重要之必需呢?
應該說,我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發覺到我們理論的有限、僵硬、弱小和無能為力。我沒有誇大問題。我承認我們的一些學者和專家非常優秀。或是在某些領域研究上,或是在某些學術空間的開拓上,他們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並都有極具分量乃至洋洋巨作可以證明。然而,從整體上看,在經濟全球化、城市現代化、農村城鎮化的猛烈衝擊下,已然土崩瓦解的民間文化又捲入了農耕社會迅速消亡的歷史大潮而雪上加霜。這時我們的理論就無法應對了。甚至不知道怎樣從書齋轉向田野。我們的研究對象正在田野里大批死掉,我們卻束手無策,甚或依然故我地伏案翻書做學問。民間文化到底是一種學術資料,還是一種有聲有色、有情感的文化生命?
於是,我們的理論就顯現出一種尷尬與無能,即與當前民間文化普查的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