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及工作簡歷
1987年9月---1991年7月 雲南大學中文系獲中文系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士學位
獲法律系 法學專業 學士學位
1991年9月—1994年7月 雲南大學中文系
獲文藝學專業 碩士學位
1994年9月---1997年7月 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
獲古代文學專業 文學博士學位
1997年7月---2004年12月 雲南大學中文系任教
1998年8月 雲南大學中文系 副教授
2001年7月 雲南大學中文系 教授
2001年7月---2002年7月 美國伊利諾大學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ampaign--Urbana)亞洲與太平洋研究中心高級訪問學者
2005年1月---今 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研究員
中國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 副秘書長
全國青聯社科聯理事
全國宗教學會理事
世界宗教研究所婦工委主任
2009年1月 雲南省委統戰部宗教理論與政策基地 特聘研究員
2010年1月 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文化》副主編、編輯部主任
研究領域
南傳佛教研究;民族宗教
相關的主要論著及文章
(一)學術專著1、 專著《佛教與雲南民族文學》,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 專著《中國少數民族村寨-----甘肅裕固族調查》(主編),雲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3、 《佛教文學精編》(參著),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
4、《佛經文學粹編》(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5、《紅土地》(編著,任副主編),雲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1.《觀音救難故事與六朝志怪小說》,載上海《社會科學》,1998年2期第71頁,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8年第5期,第95頁全文轉載;
2.《佛教故事與傣族<召樹屯>故事淵源》,載《雲南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第70頁;收入《2002年中國文學年鑑》,中國文學年鑑社,2002年版,第373頁。
3.《貝葉經與<召樹屯>故事不同版本之關係》,載北京《民間文學研究》2001年第3期第58頁;收入《2002年中國文學年鑑》,中國文學年鑑社,2002年版,第373頁、第383頁。收入《中國民間文藝學年鑑(2001年卷)》,劉守華、白庚勝主編,華中師大出版社,2003年版
4.《佛教對漢族、白族龍文化之影響及其比較異同》,載北京《博覽群書》2001年第6期第9頁;收入《中國宗教研究年鑑》(2001--2002)第686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5.《佛教對唐傳奇<柳毅>扣樹情況之影響》,載《思想戰線》2000年增刊;
6.《唐傳奇<柳毅>扣樹源流考》,載《雲南社會科學》2000年增刊;
7《佛教與白族本主崇拜神系》,載《學術探索》2001年第3期第56頁;收入《中國宗教研究年鑑》(2001--2002)第686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8.《觀音信仰原因考》,載《學術探索·思想理論文章專輯》(2001年)第124頁;收入《中國宗教研究年鑑》(2001--2002)第686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9.《觀音淨瓶、楊枝與中印拜水習俗》,載《雲南師大學報》2001年第4期,第82頁,《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CUPA)2001年6期第38頁轉載;
10.《望今制奇 參古定法》,載《雲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增刊第73頁;
11.《佛教與白族龍文化》,載《思想戰線》2001年第2期,第93頁(合作,第一作者),《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CUPA)
2001年4期第41頁轉載;收入《中國宗教研究年鑑(2001—2002年)第688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12.《佛教文化:新世紀旅遊的一個亮點》(合作,第一作者),載《思想戰線》2000年第5期93頁,(合作);
13.《文學作品的四層次結構》(合作),載《思想戰線》2000年6期
14《雲南佛教文化的多民族性》(合作),《思想戰線》2001年4
期,第89頁
15、Buddhism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2002 年4月美國 Chinese Pop Culture Studies Conference 論文
16、《試論白族本主崇拜神系特徵及其成因》,載《民族藝術研究》2003年6期。
17、《靡非斯特與孫悟空:東西方神魔人物比較研究》,《文化與文學》,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18、《佛教根本說一切有部與傣族〈召樹屯〉之關係》(收入《佛教文學研究論文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19、《試論佛教對傣族龍文化的整合作用》,《宗教與民族》第二輯(第117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7月)
20、《藏戲<諾桑王子>印度淵源考》,《思想戰線》2003年5期,《中國民間文藝學年鑑2003年卷》全文轉載,(華中師大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第296--303頁)
21、《傣族〈蘭嘎西賀〉故事不同版本原因初探》,《民族藝術研究》2004年2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8期全文轉載
22《鄂博、嘛呢堆與尖端放電效應》(合作),台灣《宗教哲學季刊》2004年卷31,第94—113頁(2004年9月)
23、《中國少數民族村寨宗教專題調查報告》,《中國少數民族村寨調查專題報告》第203—242頁,雲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24、《傣族龍文化芻議》,收入《貝葉文化研究論文集》,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25、《虛雲法師與華亭寺》,《彩雲法雨》2004年第3期,2004年9月
26、《南傳佛教與雲南傣族社會倫理道德》,發表於《中國民族報》,2005年12月27日星期二第六版
27、《既不神聖亦不世俗:人類尊嚴、宗教自由和安全的公共人類學》(譯文),(國務院發展研究院《宗教與安全》系列之一,2005年,內部報告)
28、《弦月的危機》(譯文),(國務院發展研究院《宗教與安全》系列之一,2005年,內部報告)
29、《藏戲<諾桑王子>印度淵源考》,收入劉守華主編《中國民間文藝學年鑑2003年卷》第296—303頁,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30、《民間信仰與中國社會研究的若干視角》(合作),《山東社會科學》2006年5期
31、《士大夫佛教與早期普賢信仰》,收入《普賢與中國文化》第412頁,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32、《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藝術史》(內部報告),國家社科基金“中國宗教藝術史”課題,2006年12月
33、《印度根本說一切有部與藏戲<諾桑王子>印度淵源考》,收入《中國社科院建院三十周年紀念文集.世界宗教研究所文集》,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2007年
34、《轉型時期浙江溫州市蒼南縣錢庫片拜經團體及其信仰生活》(合作),《2006年社科院世界宗教所浙江宗教國情調研溫州組報告集》(2007年,內部報告)
35、《浙江蒼南縣江南垟 “靈姑”信仰調查研究》(合作),《2006年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所浙江宗教國情調研溫州組報告集》(2007年,內部報告)
36、《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節慶活動到文化習俗的變遷》(2007年11月,內部報告),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子課題
37、《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學問有道》第982-990頁,方誌出版社,2007年8月,2.4萬字
38、《中國雲南南傳佛教的民族性特徵》,《宗教與民族》第五輯第76-85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11月;
39、《歷史上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組織制度與社會組織制度之互動》,《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四期,2007年12月;
40、《中國雲南南傳佛教的民族性特徵》(日語),《日本巴利語佛教研究》第21號,2007年12月
41、《佛教對漢族、白族龍文化之影響及比較研究》,《首屆中華龍文化蘭州論壇論文集》,甘肅文化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42、《歷史上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與社會和平》,台灣《宗教哲學》2007年12月(卷42),第27——37頁。
43、《雲南怒江地區基督教現狀調研報告》(內部報告),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專項調研”課題(2008年12月)
44、《雲南臨滄地區基督教現狀調研報告》(內部報告),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專項調研”課題(2008年12月)
45、《中國南傳佛教信仰地區潑水節的區域性特徵》(日語),《日本巴利語佛教文化學》第22號第3—26頁, 2008年12月》
46、《中國南傳佛教與社會和諧》,收入《宗教之和,和之宗教》一書,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2009年10月
47、《試論南傳佛教的生態文明》,《佛教與生態文明》第131—140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版。
48、《中國南傳佛教的“凡塵使命”-中國南傳佛教的慈善事業》,《中國宗教》2009年第六期,2009年6月。
49、 《中國南傳佛教管理體系中的CEO》,《宗風》乙丑.夏之卷,第262-271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
50、 《轉型時期浙江溫州拜經團體的信仰生活》,《宗教人類學》,民族出版社,2009年12月。
51、《貴州畢節地區大方縣基督教現狀調研報告》(內部報告)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專項調研”課題(2009年10月)
52、《中國南傳佛教現狀及發展戰略研究》(內部報告),雲南省委統戰部委託項目“雲南民族團結、宗教和諧與發展戰略研究”項目,2009年12月
53、《人類學視域下南傳佛教的中國閾限理論分析---以南傳佛教管理體系中的安章現象為例》,《思想戰線》2010年第2期(2010年3月)
54、《中國南傳佛教文化發展戰略研究》(內部報告),中國社科院重大項目“宗教文化發展戰略研究”項目(2010年11月)
55、《宗教傳播與發展的雲南模式》,宗教藍皮書《2010年中國宗教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8月,第238頁。
56、《當代中國宗教社會學的“聚”與“散”》(合作),《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3期(6月)。
57、《試論馬來西亞佛教發展的現狀及其特點》,《宗風》庚寅.夏之卷,第226-235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9月。
58、《制度性宗教 VS 分散性宗教——關於楊慶堃<中國社會中的宗教>的討論》(合作),《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五期(10月),第40-46頁。
59、《試論中國南傳佛教的宗教管理模式》,《宗教與世界》2010年第8期。
60、《福建民間信仰組織管理模式對基層婦女的影響》(內部報告),院婦女性別研究中心“福建民間信仰對基層婦女的影響”課題(2010年9月)
61、《現代社會中國南傳佛教之發展現狀》,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編:《宗教文化青年論壇》,第203-214頁,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