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是一部全景式圖文並茂記錄中國文明歷史的大書。出版者窮數年之力,會集各方力量——專家、學者、編輯、學術顧問們,在浩如煙海的歷史檔案、資料、著作中,探珍問寶,追尋中華文明在悠悠歷史長河中的燦爛之光。此書的出版,凝聚了編撰者的心血,學術顧問們的智慧。尤其是李學勤先生,親自動筆寫下了序言,更增加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沉甸甸的分量。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由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李默,原名李亞平。海南萬寧人。198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漢語言專業。1973年赴海南國營英州林場插隊務農,後歷任廣東省旅遊局幹部,廣東旅遊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副編審。
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浪跡天涯》、《天上人間》、《風景》等。散文《人生該燦爛》獲廣東省作協第七屆新人新作獎,《駝玲,搖出瀟灑風采》獲2014年《羊城晚報》佳作獎。

圖書目錄

名醫扁鵲/001
趙過創代田法與耦犁/003
中國最早的傳統農書《汜勝之書》成/004
汜勝之推行區田法/007
杜詩發明水排興利南陽/008
許慎編著《說文解字》/009
蔡倫造紙/010
張衡發明製造漏水轉渾天儀/013
張衡發明候風地動儀測地震方位/015
《周易參同契》集煉丹術精華/017
《乾象曆》造成/018
張仲景著《傷寒論》/018
華佗創五禽戲/020
馬鈞作指南車/023
反切發明/024
劉徽注《九章算術》/025
趙爽證勾股定理/028
《脈經》最早總結脈學/028
魏華存撰《黃庭內景經》/029
葛洪著《肘後方》/030
北涼造《玄始歷》/032
酈道元撰成《水經注》/032
賈思勰著成《齊民要術》/034
祖沖之造《大明曆》/036
大科學家祖沖之推算圓周率/037
陶弘景注《本草經》/039
何稠新創製玻璃法/040
劉焯定《皇極曆》/041
裴矩撰《西域圖記》/042
《緝古算經》成書/043
孫思邈總結傳統醫學成就/044
竇權蒙研究潮汐/047
陸羽著《茶經》/048
李吉甫編成《元和郡縣誌》/050
《理傷續斷方》奠基骨傷學/051
《四時纂要》總結唐代農業技術/053
張君房編道籍/054
劉益創正負開方術/054
張君房算潮汐/055
王惟一造針灸銅人/056
孫夷撰《律音義》/058
畢升發明泥活字/058
張紫陽精研內丹/060
賈憲創形三角法/061
沈括上三儀等/062
邵雍創立先天象數學論/063
張載建立完整宇宙論/065
沈括著《夢溪筆談》/067
蘇頌製造天文儀器/068
沈括去世/069
楊介作《存真圖》/070
錢乙奠基中醫兒科/071
趙明誠編《金石錄》/072
陳旁著《農書》/073
鄭樵總結文字學/075
鄭樵建立校讎學理論/076
陳自明系統性整理婦科醫術/077
秦九韶著《數書九章》/078
宋慈開創法N—'—蕁/080
趙友欽做光學實驗/082
扎馬魯丁作《萬年曆》/083
成無己注《傷寒論》/083
劉完素開創河間派/084
楊輝、丁易東作幻方幻圓/086
李冶退隱研究數學/086
《授時曆》完成/088
郭守敬主持大都天文台/089
黃道婆革新紡織技術/091
王禎發明木活字/093
朱世傑著《四元玉鑒》/094
王禎《農書》著成/095
趙友欽算圓周率/098
朱思本繪《輿地圖》/099
贍思修定治河書籍/100
齊德之著《外科精義》/101
滑壽作《十四經發揮》/102
萬虎嘗試火箭飛行/103
蘭茂著《滇南本草》/104
吳敬著《九章算法比類大全》/105
羅洪先《廣輿圖》成/106
方有執開創“錯簡重訂派”/107
朱載培開創舞學/107
李時珍《本草綱目》集本草學大成/109
黃成著《髹飾錄》/112
程大位總結推廣珠算/114
徐光啟譯成《幾何原本》/115
徐霞客游天下/116
計成著《園冶》/118
宋應星著成《天工開物》/119
徐光啟《農政全書》刊行/121
孫雲球製造光學儀器/124
湯若望進呈《新法曆書》/124
南懷仁修正曆法/126
南懷仁建新儀器/127
南懷仁鑄神勇大炮/128
梅文鼎融匯中西天文學/129
陳潢治河/130
顏元主持漳南書院/131
孫從添著《藏書紀要》/132
梅文鼎融通中西數學/133
天算學家明安圖去世/134
戴震著《孟子字義疏證》/135
段玉裁注《說文》並發展古音學/136
張明山開創“泥人張”/137
徐繼畲著《瀛環志略》/138
何秋濤研究朔方史/139
姜別利制定漢字印刷版式/140
徐壽製成中國第一艘木質蒸汽機船/141
華蘅芳譯書/141
徐壽傳人現代化學/142
詹天佑修築鐵路/143
華蘅芳製成中國第一個氫氣球/145
馮如製成飛機/145
羅振玉開拓甲骨金文研究/146
厚葬南懷仁/147
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要》/148
竺可楨開創中國近代地理學·奠定
中國氣象事業/149
吳有訓驗證康普頓效應/150
侯德榜創“侯氏鹼法”/151

序言

《了解歷史叢書》是一部全景式圖文並茂記錄中國文明歷史的大書。出版者窮數年之力,會集各方力量——專家、學者、編輯、學術顧問們,在浩如煙海的歷史檔案、資料、著作中,探珍問寶,追尋中華文明在悠悠歷史長河中的燦爛之光。此書的出版,凝聚了編撰者的心血,學術顧問們的智慧。尤其是李學勤先生,親自動筆寫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書沉甸甸的分量。
中華文明的歷史充滿了輝煌與苦難,成就和挫折。它的歷史無處不在,決定著我們中國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當今的中國和中國人是中華文明的歷史造就的,是中華文明的歷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中華文明的歷史之河奔流到現在。
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主要構成。中華文明豐富、深刻、輝煌、博大,在人類文明中的骨幹作用和領導作用人所共知。在人類文明的發源時期,中國就是四大古國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類文明的早期,中華文明成為文明在東方的支柱,公元前後200年間,人類的漢帝國與羅馬帝國這兩隻鐵手攫住了地球。在歐洲進入中世紀的時候,中華文明更成為人類文明最主要的領導,它的文明統治東亞,傳遍世界。進入近代,中華文明處於自身的重壓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國人民的鬥爭史和奮起精神是人類文明歷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頁。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為人類貢獻出了從思想家孔子到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從唐詩宋詞到長城運河的偉大創造,貢獻出了從諸子百家到宋明理學,從商周銅器到明清文學的深刻內涵,也貢獻出了從五霸七強到三國紛爭、從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輝煌歷史。中華文明的歷史絢爛多彩,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永放光芒。
中華文明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獨特的文明,沒有哪一個文明像中華文明這樣持久,這樣統一一致。世界上其他文明不但互相交錯,其創造者也都與高加索體質的人種有關,它們是姐妹文明。在人類歷史中,只有中華文明才是獨特的,它的創造者是中國土地上的中國人民,與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沒有關係,它的文化是統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賴於其他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華文明也絕不是封閉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擔自己對於人類的責任。
人類進入新世紀,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令世人矚目。人們對於世界未來的政治和經濟結構的估計無不以東亞和太平洋為中心,而尤以中國為重點。
經濟起飛只是當代中國的一個方面,中國的精神文明的建設尤為刻不容緩。如果中國要自覺地發展中華文明,要有意識地使中國的發展具有世界意義,就必須發展強有力的精神文化,這樣才能使中華文明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才能形成中國和中華文明的全面現代化。
而中國的精神文化的發展植根於中華文明的偉大傳統之中。進入近代之後,在西方文化的;中擊下,對於中國文化的價值產生大量的情緒化和激烈衝突的論調。“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具有>中破封建束縛的時代意義,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不容否認的正面意義,與文化虛無主義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虛無主義者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化的旗幟下主張全盤西化;而復古主義則沉迷於中國文化的古董,走進反進步、反科學的泥潭。
歷史的發展則超越了所有這些論點,產生這些論調的一百多年來的中國近代史已經結束。歷史要求中國發展,要求中國走在全世界發展的前列。西化論和復古論都已過時,歷史已經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國可以承擔起世界的命運,而中國的現實和世界的歷史都說明,中國的使命在於它的發展前進,而非倒退。
中華文明走出迷惘的時代,我們這一代處在一個偉大而具有挑戰的歷史階段。
總結歷史、展望未來,這就是《了解歷史叢書》的意義和使命。我們創作《了解歷史叢書》,力求總結和回顧中華文明的全貌,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開創一個新的局面。在內容結構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當的廣博性,既有嚴謹、準確的學術價值,又有活潑、流暢的可讀性。我們在本叢書內容納了中華文明的各個方面,使它綜合了大規模學術著作的系統性、嚴密性和普及讀物的全面性、簡易性,它既可作為大型工具書檢索中華文明的各個成分,又可作為通俗的讀物進行瀏覽。
我們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就開始思考中華文明的歷史和現實問題,並逐漸形成了編著《了解歷史叢書》的構想。在開展這項龐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們就聘請了國內權威學者李學勤、羅哲文、俞偉超、曾憲通、彭卿雲諸先生擔任學術顧問,他們對計畫作了充分討論,並審閱了大量初稿。我們聘請了廣州、香港地區的社會科學學者、大學教師、研究生以及我社編輯人員幾十人擔任稿件的撰寫工作。
通過創作這部書,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內在缺陷。中華文明具有輝煌的時期,也有苦難的年代,有它燦爛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華文明在自身中能夠吸取充分的經驗和教訓,就能夠使自身健康壯大,成長發展。
通過創作這部書,我們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業的使命和重任。我們希望這部書能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起到它所應當起的作用。為中華文明的反省、前進和奮起作一點貢獻。

編輯推薦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由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

目錄

名醫扁鵲/001
趙過創代田法與耦犁/003
中國最早的傳統農書《汜勝之書》成/004
汜勝之推行區田法/007
杜詩發明水排興利南陽/008
許慎編著《說文解字》/009
蔡倫造紙/010
張衡發明製造漏水轉渾天儀/013
張衡發明候風地動儀測地震方位/015
《周易參同契》集煉丹術精華/017
《乾象曆》造成/018
張仲景著《傷寒論》/018
華佗創五禽戲/020
馬鈞作指南車/023
反切發明/024
劉徽注《九章算術》/025
趙爽證勾股定理/028
《脈經》最早總結脈學/028
魏華存撰《黃庭內景經》/029
葛洪著《肘後方》/030
北涼造《玄始歷》/032
酈道元撰成《水經注》/032
賈思勰著成《齊民要術》/034
祖沖之造《大明曆》/036
大科學家祖沖之推算圓周率/037
陶弘景注《本草經》/039
何稠新創製玻璃法/040
劉焯定《皇極曆》/041
裴矩撰《西域圖記》/042
《緝古算經》成書/043
孫思邈總結傳統醫學成就/044
竇權蒙研究潮汐/047
陸羽著《茶經》/048
李吉甫編成《元和郡縣誌》/050
《理傷續斷方》奠基骨傷學/051
《四時纂要》總結唐代農業技術/053
張君房編道籍/054
劉益創正負開方術/054
張君房算潮汐/055
王惟一造針灸銅人/056
孫夷撰《律音義》/058
畢升發明泥活字/058
張紫陽精研內丹/060
賈憲創形三角法/061
沈括上三儀等/062
邵雍創立先天象數學論/063
張載建立完整宇宙論/065
沈括著《夢溪筆談》/067
蘇頌製造天文儀器/068
沈括去世/069
楊介作《存真圖》/070
錢乙奠基中醫兒科/071
趙明誠編《金石錄》/072
陳旁著《農書》/073
鄭樵總結文字學/075
鄭樵建立校讎學理論/076
陳自明系統性整理婦科醫術/077
秦九韶著《數書九章》/078
宋慈開創法N—'—蕁/080
趙友欽做光學實驗/082
扎馬魯丁作《萬年曆》/083
成無己注《傷寒論》/083
劉完素開創河間派/084
楊輝、丁易東作幻方幻圓/086
李冶退隱研究數學/086
《授時曆》完成/088
郭守敬主持大都天文台/089
黃道婆革新紡織技術/091
王禎發明木活字/093
朱世傑著《四元玉鑒》/094
王禎《農書》著成/095
趙友欽算圓周率/098
朱思本繪《輿地圖》/099
贍思修定治河書籍/100
齊德之著《外科精義》/101
滑壽作《十四經發揮》/102
萬虎嘗試火箭飛行/103
蘭茂著《滇南本草》/104
吳敬著《九章算法比類大全》/105
羅洪先《廣輿圖》成/106
方有執開創“錯簡重訂派”/107
朱載培開創舞學/107
李時珍《本草綱目》集本草學大成/109
黃成著《髹飾錄》/112
程大位總結推廣珠算/114
徐光啟譯成《幾何原本》/115
徐霞客游天下/116
計成著《園冶》/118
宋應星著成《天工開物》/119
徐光啟《農政全書》刊行/121
孫雲球製造光學儀器/124
湯若望進呈《新法曆書》/124
南懷仁修正曆法/126
南懷仁建新儀器/127
南懷仁鑄神勇大炮/128
梅文鼎融匯中西天文學/129
陳潢治河/130
顏元主持漳南書院/131
孫從添著《藏書紀要》/132
梅文鼎融通中西數學/133
天算學家明安圖去世/134
戴震著《孟子字義疏證》/135
段玉裁注《說文》並發展古音學/136
張明山開創“泥人張”/137
徐繼畲著《瀛環志略》/138
何秋濤研究朔方史/139
姜別利制定漢字印刷版式/140
徐壽製成中國第一艘木質蒸汽機船/141
華蘅芳譯書/141
徐壽傳人現代化學/142
詹天佑修築鐵路/143
華蘅芳製成中國第一個氫氣球/145
馮如製成飛機/145
羅振玉開拓甲骨金文研究/146
厚葬南懷仁/147
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要》/148
竺可楨開創中國近代地理學·奠定
中國氣象事業/149
吳有訓驗證康普頓效應/150
侯德榜創“侯氏鹼法”/15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