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書法名跡臨習指導:王鐸詩卷

《中國歷代書法名跡臨習指導:王鐸詩卷》,作者雷志雄,由湖北美術出版社於2002年7月1日出版。描述的是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幾千年來,名家輩出,代不乏人。“文革”間雖因浩劫中斷,“撥亂反正”後又得恢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歷代書法名跡臨習指導:王鐸詩卷

近十餘年來,“書法熱”的蓬勃興起,參與書法活動的人數越來越多,這無論是對於社會文化積累還是社會文明建設,都是大好事。

但是,由於缺乏優秀的師資和教材,不少很有天資的青少年,或在各類“學習班”為“江湖氣”及“玄學”所誤,或苦於自學難入門徑。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多熱衷於藝術創作和宏篇巨製,而不屑於普及的入門指導工作。湖北美術出版社卓有識見,擇定了《中國歷代書法名跡臨習指導》這樣一個好選題,並邀約雷志雄來主持這項工作。

志雄棣隨我學書30餘年,從一個少年成長為目前國內頗有影響的書法篆刻家,近年來有中國和日本書法研究的多部著作問世,又在好幾所大專院校兼任教學工作,具有豐富的創作實踐經驗、深厚的理論修養及教學經驗。由他來主持這項工作是很恰當的人選。在應邀之前,志雄來徵求我的意見,我要他“不以善小而不為”。此後,他便在繁重的創作、研究和教學工作之餘,接受了任務。

首先,在選目中就體現了他的教學思想--重傳統,重經典;編撰中又重技法,重規律。這樣就保證了這套《中國歷代書法名跡臨習指導》的正規化和實用性。讀者一冊在手,既不會誤入旁門左道,又能循序漸進,得入門徑。志雄在具體的講解中,又在強調用筆、結構等技術要求的同時,注意調動讀者的藝術想像,寓技於道,以論帶法,且時有發明。這種“是怎樣的”、“為什麼要這樣”的教學方法,既實用,又不平庸。

這套《中國歷代書法名跡臨習指導》的出版,對於書法的教和學都是有用的,我樂於向大家推薦。同時,我也呼籲出版、教育部門和書法家們都來關心普及工作,為我們的書法事業添一些小磚小瓦。

王鐸(1592-1652年),字覺斯,又字覺之,號嵩樵、石樵、十樵、痴樵、雪山等,別署“煙潭漁叟”。河南孟津人,故人稱“王孟津”。明天啟元年中鄉舉,二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崇禎十一年官至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經筵講官、教習館員等職。崇禎十七年甲申之役,李白成攻入北京,王鐸避難南京,擁立福王,任東閣大學士。次年(順治二年),與著名詩人錢謙益一同降清,順治三年以原官禮部尚書管弘文院學士,並任《明史》編纂副總裁。順治六年,授禮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實錄副總裁,同年晉少保。順治九年病逝,諡文安。

本書目錄

大家都來關心書法普及工作(代序)

前言

王鐸詩卷(選頁)

筆法舉例

結構舉例

綜合練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