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美的新童謠:小貝殼

《中國最美的新童謠:小貝殼》為“中國最美的童謠”系列之一,書名為《小貝殼》。入選了當代著名的童謠詩人王宜振、高恩道、劉育賢的童謠各10首。這些童謠貼近孩子們的心靈,好聽、有趣、畫面感強,富有想像力。如王宜振的《小貝殼》,既有鮮明悅耳的節奏,又有吸引孩子們的活潑潑的童趣。將貝殼的紋路比做老年人的皺紋,又比做大海的錄音帶。比喻新穎又有孩子的稚趣。高恩道的《香肥皂》,將小朋友們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香肥皂和孩子的成長相對比。香皂由大到小和孩子由小到大的變化不光是有趣好玩,還有孩子氣的惋惜,就像失去一位好夥伴。童心可貴,童心可愛。劉育賢的童謠生活化,如《花項鍊》《紅綠燈》等,從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找到閃光的情節,看似平淡,但是很有親和力。這些童謠兼具思想性和趣味性,對兒童開朗樂觀的人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養、行為習慣的養成乃至中華民族語言美感的薰陶都有著潛移默化、無可替代的作用。每首童謠配上精美的繪本風格的插圖,圖文並茂,幫助孩子們形象理解童謠含義,又可啟發他們想像。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最美的新童謠:小貝殼》編輯推薦:唱著甜美的童謠快樂地成長,童謠是孩子們心靈的營養雞湯。

作者簡介

王宜振,1946年出生於山東東平。陝西《少年月刊》原主編。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作協兒委會委員。著有《笛王的故事》等著作30餘部。先後獲中國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文化部蒲公英獎、中國圖書獎、全國優秀少兒圖書一等獎等數十項國家級文學和圖書大獎。他有40多篇作品,入選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多種版本的正式中國小語文教材。成為我國入選教材最多的作家之一。
蒲華清,1938年生,重慶市萬州區人人。重慶出版社原副總編輯,編審。中國作協會員。創作以童詩、童謠為主。有兒童文學作品集《校園朗誦詩》《紅雨傘》《天上的灑水車》《春天的朗誦詩》《可憐的小花狗》《注音童詩100首》等多種。其作品《看電視》《天氣預報》《真正的冠軍》等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香港教育出版有限公司等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國小語文教科書。

圖書目錄

小貝殼
小河的花
小樹變成一隻鳥
小蠟筆
開窗
兩個呼嚕嚕
老虎來了
影子
香肥皂
捶背
天安門
水仙花
躲貓貓
大蘋果
水珠兒
小雪花變魔術
快樂的鞭炮
蘑菇
造小船
過山車
元宵節里數花燈
小熊種瓜
大樹天天樂洋洋
小溪流
不倒翁穿花襖
花項鍊
紅綠燈
春天是塊大花布

名人推薦

越嚼越有味的橄欖
王宜振、高恩道、劉育賢三位先生,都是爺爺級別的詩人,寫了一輩子兒童詩,童謠。知名度高不說,而且,也形成了自己鮮明的風格。就像三個人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一樣,你一眼就能認出來。他們的不同風格,倒是給了讀者豐富的審美選擇。喜歡吃甜的,喜歡吃酸的,這裡都有。
讀王宜振的童謠,就像嘴巴裡面嚼著橄欖一樣,你越嚼越有味道。主要的原因是,這個人主要寫詩,童謠裡面兒童詩歌的味道很濃。這個意思是說,他的童謠喜歡打比方,也就是我們說的比喻。他的童謠喜歡用新穎的比喻,意境也美。他用的音韻,比較偏一些,怪一些,一讀,感覺很有意思,越讀越覺得有意思。
讀高恩道的童謠,那又是另一回事了。高恩道的童謠,就像我們喜歡吃的薯片一樣,爽口,清脆,清香。他的童謠柔軟,口語化一些,娓娓道來,不需要你嚼來嚼去,什麼味道一嘗就知道了。和王宜振先生一樣,都很注重畫面感,也就是我們說的形象。他喜歡讓自己的語言穿上華麗的衣衫。
劉育賢先生的童謠,差不多就是以上二位的一個綜合,稀釋。他的童謠,差不多包含了二位的特點,但沒有二位的深入。他主要是發展了個人的特點,他的特點就像吃肯德基一樣,非常生活化,有時尚的味道。與以上二位比起來,更簡潔一些。這種簡潔不僅僅指文字,也包括內容。
三個人雖然各有特點,但統一起來,也有共同的特點,比如說音韻之美,語言簡潔,畫面形象,富有想像力等。可誦可唱,琅琅上口。童謠和兒童詩雖然同屬一個門類,但有一個顯著的區別,兒童詩有時候可以不考慮押韻的問題,但童謠則必須要考慮押韻的問題。說白了,是為了唱的需要。容易讀,容易記,容易唱。這是童謠的妙處。我們這三位童謠作家的作品,應該是地道的純正的童謠,均是佳作,值得反覆吟誦。
——安武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