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
王巍
講座地點
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7號
講座時間
20051.16
講座時長
120 分鐘
講座類別
考古
關鍵字
考古 中國考古 文明起源
組織單位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原國家圖書館分館)
主講人簡介
王巍 1954年5月生於吉林省長春市。1982年2月,由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分配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工作。1995年1月 以《從中國看邪馬台國和倭政權》一書獲得日本九州大學文學(人文)博士學位。1996年7月,以《東亞地區古代鐵器和冶鐵術的傳播與交流》一書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授予歷史學博士學位。1997年 8月,晉升為研究員。1996年 7月,任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1997年,被授予中國社會科學院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自1998年10月起,任考古研究所業務副所長,《考古》雜誌主編。現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主任,博士生導師。2000年8月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1999年,當選為中國考古學會理事。2000年,當選為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會長。2000年,被聘為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已發表學術專著2部、學術論文近50篇,其中近20篇是在國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有多篇成果曾分別獲社科院和考古所的科研成果獎。學術專著:《從中國看邪馬台國和倭政權》(日本雄山閣出版社,1993年);《東亞地區古代鐵器和冶鐵術的傳播與交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等。
內容摘要
上個世紀,中國學術界對文明起源的研究多是學者個人“單幹”,缺乏有組織、有計畫地“協同作戰”。近兩年來,這種情況有了明顯的改觀,為了團結全國以及國外的研究力量,深入開展中國文明起源的研究,北京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相繼成立了“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組織有關人員參加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的有關項目,與地方省市的文物考古研究機構、高校考古研究中心聯合舉辦分區域的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學術研討會,如北京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相繼舉辦了“中國文字起源學術討論會”(2001年,河南洛陽)和“溫故知新——中國考古學的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北京)等學術會議。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不僅定期編印《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訊》,還編輯出版了60多萬字的《中國文明起源研究要覽》,全面反映有關中國文明起源研究成果與觀點。近兩年,河南省、山西省和上海大學也相繼建立了文明研究中心。隨著中國考古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全國各地有關中國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考古發現層出不窮,特別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實施過程中,陶寺、王城崗、新砦、二里頭、殷墟洹北、周原等遺址大型城邑等一系列重要發現,為開展中國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與各地方研究機構和大學聯合召開的一系列各區域文明化進程學術研討會,有力地促進了各個地區文明起源的研究。這些重要發現和學術活動導致了中國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研究再掀高潮,成為中國歷史和考古學界最為熱門的研究課題之一。 最近十多年來,各種自然科學的技術手段被越來越廣泛地套用到考古學研究之中,使我們對於史前時期人們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了解較之於以前有了大大的飛躍。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聚落形態研究是探索古代社會組織與結構變化的重要途徑之一。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禮制是中華文明的核心,也是其突出特點。上個世紀,國內關於文明起源研究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對中國文明的要素及其起源的追溯和各地區進入文明社會的時間上,而對中國文明起源的深層次問題卻較少涉及。近年來,這種情況已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