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南方日報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0月1日)
平裝: 14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06529209, 9787806529201
條形碼: 9787806529201
尺寸: 24.2 x 17.2 x 1.4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張志安,浙江安吉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師、傳播學博士,院長助理。復旦大學媒介素質研究中心秘書長,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及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國際輿情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新聞生產社會學、深度報導、國際傳播等。曾主編或主撰出版《記者如何專業:深度報導精英的職業意識與報導策略》(2007)、《報導如何深入:關於深度報導的精英訪談及經典案例》(2006)、《媒介敗局:中外問題媒介案例分析》(2006)、《媒介行銷案例分析》(2004)、《媒介資本市場案例分析》(2004)等多本著作,在各類專業期刊發表《新聞生產與社會控制的張力呈現:《南方都市報》深度報導個案研究》、《深度報導從業者職業意識特徵研究》、《三十年深度報導實踐軌跡回望與專業反思》等學術論文數十篇。
內容簡介
《中國怎么樣:駐華外國記者如何講述中國故事》內容簡介:境外記者是指國外或境外媒體機構派駐中國大陸的記者。這些境外記者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當中國發生一些重大事件(如奧運會)時,臨時派來中國的記者,被稱為“傘投式記者”;一類是常駐在中國本土的境外記者。傘投式記者對中國的了解程度一般相對較低,多數可能不會說中文。但常駐境外記者則不同,多數懂中文,且一般都來過中國,熟悉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的情況,還有較多的社會關係,活動力強,活動範圍廣,訊息靈通;他們會非常重視採訪實效,為了及時發出新聞,希望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不滿足於一般性的採訪和參觀;他們一般政治上很敏感,既會客觀報導中國情況和中國內外政策,也會渲染我國存在的問題,尤其突出我國人權、自由、民主等問題。
媒體評論
作為外國記者,他們必須批評。如果我老闆來了,我說我非常喜歡這裡,他就會想:“是不是這小子以後該寫的不敢寫了?馬上把他調走。”這個價值觀是不一樣的。
——路透社中國首席記者 林耀(BenjaminLim)
西方媒體和日本媒體的關注點肯定不一樣。西方國家更注重民主、人權問題。如果日本記者寫很多關於人權的報導,稿子的刊登率不會很高。
——日本共同社駐中國記者 鹽澤英
每個國家都有負面的訊息,但我們不關注這些,也不報導。我們報導的都是中國的好處,特別是我們可以借鑑的東西,值得學習的東西。
——越南通訊社北京分社社長 阮春正
到目前,半島電視台不允許使用“恐怖主義”這個概念。因為到目前為止,整個國際社會包括聯合國在內也沒有給我們提供一個定義-什麼叫“恐怖主義”。
——半島電視台北京分社社長 伊扎特
在這裡做新聞,會有各種限制,但我並不害怕,、我在其他國家,曾經挨打,曾經被遣返,也曾經進過監獄,而在中國遠沒有那么危險,
——英國電視第四頻道駐京記者 林夕(LindscyIIilsum)
中國是一幅馬賽克,我們只能一片片地把它貼出來。
——CNN駐北京分社社 長吉米(JajllleA.FloFCruz)
目錄
序:境外記者在中國
對外國媒體的期待應該更現實點——CNN駐北京分社社長吉米(Jaime A.FlorCruz)訪談
儘量站在中間的立場——路透社中國首席記者林洗耀(Benjamin Lim)訪談
我感興趣於中國現實中的張力——《華盛頓郵報》駐北京記者Edward Cody訪談
用阿拉伯的眼睛看中國 ——半島電視台北京分社社長伊扎特·舍赫魯爾訪談
神秘的中國適合寫偵探小說——《金融時報》北京分社社長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訪談
中國的故事在於變化與運動——英國《衛報》北京社社長華衷(John Watts)訪談
有意思的中國故事很難寫——日本共同社駐中國記者鹽澤英一訪談
不喜歡從慕尼黑來判斷中國的感覺——《南德意志報》駐華首席記者包克(Von Henrik Bork)訪談
以理解的心態去看待中國——新加坡《聯合早報》北京首席特派員葉鵬飛訪談
站在勞動人民的立場上——越南通訊社北京分社社長阮春正訪談
好記者應該儘量地接近公正——《紐約13報》亞洲部負責人葛根(Edward A.Gargan)訪談
給所有當事人說話的機會——路透社北京分社高級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訪談
尋找使人們生活得更好的故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駐京記者付畢德(Peter Ford)訪談
以話筒作筆描摹萬象 ——美國國家公共電台駐中國記者孔安(Anthony Kuhn)訪談
無所謂新聞正負,只在乎報導真實——英國電視第四頻道駐京記者林夕(Lindsey Hilsum)訪談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