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獎定義
中國建築傳媒獎是中國首個側重建築的社會評價、實現公民參與、體現公民視角,以“建築的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為評獎標準的建築獎。該獎項是中國首個將兩岸三地的建築全面納入評獎範圍,評審對參賽作品實地考察後再評選的建築獎。
該獎項由“南方都市報系”發起,《南方都市報》、《南都周刊》主辦,並聯合《建築師》、《世界建築》、《時代建築》、《新建築》、《世界建築導報》、《DOMUS》國際中文版、《住區》、ABBS建築論壇等國內主要建築媒體共同舉辦。
大獎口號
“走向公民建築”。“公民建築”是指那些關心各種民生問題,如居住、社區、環境、公共空間等,在設計中體現公共利益、傾注人文關懷,並積極探索高質量文化表現的建築作品。
大獎宗旨
將內地、香港、台灣三地建築納入評選範圍,通過獨立的評審機制,從專業、社會和文化層面,表彰兩岸三地具有突出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的優秀建築作品。
該獎項設立的目的還在於,讓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建築,得到公眾應有的關注,並藉此促進建築與社會的互動,推進公民空間建設和公民社會進程。
基本原則
中國建築傳媒獎側重建築的社會評價,是以建築的社會意義及人文關懷為評選標準的獎項。該獎兩年一屆,下設傑出成就獎、最佳建築獎、居住建築特別獎、青年建築師獎、建築評論獎和組委會特別獎6個獎項。各獎項各設大獎1名,獲得者將獲得獎盃、獎金及證書。
各獎項獎金(RMB,稅後)數額如下:傑出成就獎5萬元、最佳建築獎5萬元,居住建築特別獎2萬元、青年建築師獎2萬元、建築評論獎2萬元、組委會特別獎2萬元。
組織機構
中國建築傳媒獎由大獎組委會進行運營及管理,由提名委員會和評審會進行提名及評審。
(一)組委會:由主辦單位成員組成,負責大獎的運營和管理。
第二屆中國建築傳媒獎組委會名單
主 任:曹 軻 南都報系管委會主任、南方都市報總編輯
副主任:莊慎之 南都報系管委會副主任、南方都市報執行總編輯
陳朝華 南方都市報副總編輯、南都周刊主編
夏逸陶 南方都市報副總編輯、風尚周報主編
總策劃人:趙 磊 南方都市報房產新聞部首席編輯
執行總監:梁傑華 AND傳播機構文化藝術事業部項目總監
(二) 提名委員會:成員在10人左右,由兩岸三地重要建築雜誌主編和建築學者組成,以確保獎項的專業性、學術性和公共性,所有提名人均以個人身份獨立參與提名。
提名委員會主任由提名人會議投票產生。
第二屆中國建築傳媒獎提名委員會名單
主任:趙辰
委員:(按拼音順序)
黃居正 《建築師》主編
李曉峰 《新建築》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
馬衛東 文築國際創始人、建築評論家
饒小軍 《世界建築導報》副總編輯、深圳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
史 建 建築批評家、策展人
王 路 《世界建築》主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王明賢 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藝術研究所副所長、策展人
於 冰 《DOMUS》國際中文版主編
趙 辰 南京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教授
支文軍 《時代建築》主編、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葉長安(香港) 策展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
吳光庭(台灣) 淡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三) 評審會:成員在5—9人之間,由建築師、建築學者、人文學者及傳媒人組成,以確保獎項的專業性、學術性和公共性,所有評審都以個人身份獨立參與評獎。
評審會主任由評審會推選產生。
第二屆中國建築傳媒獎評審會名單
主任:待推選
委員:(按拼音順序)
崔 愷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建築師
梁文道(香港)文化評論家、鳳凰衛視主持人
栗憲庭 藝術評論家
孟建民 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總建築師
王駿陽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夏鑄九(台灣)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嚴迅奇(香港)香港許李嚴建築工程師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獎項設定
中國建築傳媒獎下設傑出成就獎、最佳建築獎、居住建築特別獎、青年建築師獎、建築評論獎和組委會特別獎6個獎項。
傑出成就獎1.獎項闡述:該獎項為人物獎。用以表彰在世的、有傑出成就,且對中國建築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的華人建築師或建築學者。
2.參評材料:
A、文字(格式如下):
被提名人姓名
人物介紹
(1500字)
代表作品簡介(建築作品或著作,至少3個,每個300字。)
主要作品目錄
B、照片:
被提名人近期照片、主要建築作品或著作照片共10張。
1.獎項闡述:該獎項為項目獎。用以表彰深具社會意義和影響力、體現人文關懷、在空間營造上有突出貢獻的建築或城市設計作品(包括在兩岸三地落成的外國建築師的作品)。
第二屆參評建築要求在2009—2010年間在兩岸三地落成並投入使用。
2.參評材料:
A、文字(格式如下):
作品名稱
建築師簡介(200字)
作品簡介(總字數在1500字以內) 項目基本資料
設計背景
構思特點
使用者意見
作品意義
其他說明
B、圖紙:設計草圖、總平面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部分節點詳圖、設計分析圖。圖片精度300DPI。
C、照片:建築外景、內景共10張,圖片精度300DPI。
建築師近期肖像1張。
1.獎項闡述:該獎項為項目獎。用以表彰對探討民眾居住問題有啟發意義,為中國居住文化發展起積極推動作用的居住建築作品(含在兩岸三地落成的外國建築師作品)。
第二屆參評建築要求在2009—2010年間在兩岸三地落成並投入使用。
2.參評材料:
A、文字(格式如下):
作品名稱
建築師簡介(200字)
作品簡介(總字數在1500字以內) 項目基本資料
設計背景
構思特點
使用者意見
作品意義
其他說明
B、圖紙:設計草圖、總平面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部分節點詳圖、設計分析圖。圖片精度300DPI。
C、照片:建築外景、內景共10張,圖片精度300DPI。
建築師近期肖像1張。
1.獎項闡述:該獎項為人物獎。用以表彰在兩岸三地執業,年齡不超過40周歲(截至2010年12月31日),在建築的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上積極探索的華人建築師(包括外籍)。
第二屆參評建築師需在2009—2010年間,有富有上述意義的作品在兩岸三地落成。
2.參評材料:
A、文字(格式如下):
姓名
人物介紹(1500字)
代表作品簡介(3—5個,每個300—500字,每個都應含項目基本資料、設計背景、構思特點、使用者意見、作品意義等) 作品一
作品二
作品三
作品四
作品五
主要作品目錄
B、照片:
建築師近期照片1張、主要作品照片10張。
1.獎項闡述:該獎項為人物獎。用以表彰以中文寫作,並深入評析中國當代城市與建築的發展,弘揚建築的社會意義和人文關懷,為建築文化在大眾傳播方面起巨大推動作用的華人建築評論作者。
第二屆參評建築評論家需在2009-2010年間,有2篇以上重要建築評論作品在兩岸三地的專業或大眾媒體或網路媒體上發表。
2.參評材料:
A、文字(格式如下):
被提名人姓名
人物介紹(1500字)
代表作品簡介
(3—5篇文章或著作,每個300—500字。另附代表作品全文。) 作品一
作品二
作品三
作品四
作品五
主要作品目錄
B、照片:
被提名人近期照片1張。
1.獎項闡述:該獎項為個人或團隊獎。用以表彰深具人文關懷,其發起的建築事件或主導的建築活動在社會上產生積極影響,並為促進公民社會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個人或團隊。該獎項由提名人提名,複評後由組委會評議產生。
第二屆中國建築傳媒獎組委會特別獎的主題,將延續首屆組委會特別獎的主題:重點關注在四川地震和青海地震災後重建中起到重大作用的個人或團隊。
2.參評材料:
A、文字(格式如下):
被提名人姓名或團隊名稱
人物介紹(200字)
主要貢獻(1500字)
B、照片:人物或團體近期照片1張、重要成就照片10張。
評獎流程
最佳建築獎、居住建築特別獎、青年建築師獎採取個人申報與提名人提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最終由評審會評選產生。
傑出成就獎、建築評論獎及組委會特別獎由提名人提名,最終由評審會、組委會評選產生。
具體程式:
(一)申報:個人根據各獎項要求申報。可申報獎項為:最佳建築獎、居住建築特別獎、青年建築師獎。
(二)提名:提名人獨立對所有獎項進行提名(各提名人各獎項提名作品數量為1—3個)。
(三)初評:初評由提名委員會負責,初評包括兩部分:一是對個人申報作品評議、投票,評選出提名作品;二是對所有提名作品(包括提名人的提名作品,和從個人申報作品中評選出的提名作品)進行投票,按照得票多少,各獎項分別產生3個入圍作品(每個提名人每項獎選3個作品,可投自己提名的作品)。
(四)公眾投票:入圍作品在中國建築傳媒獎官方網站及ABBS建築論壇公示,接受公眾投票。各獎項中得票率最高的作品(或人、團隊),在評審終評中占一票。
(五)評審考察:評審會對最佳建築獎、居住建築特別獎入圍作品實地考察。
(六)終評:實地考察結束後,評審會召開終評會議,投票產生所有獲獎作品(組委會特別獎由組委會評議產生)。
歷屆獲獎名單
中國建築傳媒獎從2008年設立起,每兩年舉行一次,第一屆設立最佳建築獎、居住特別獎、傑出成就獎、青年建築師獎、組委會特別獎等五個獎項,第二屆加入建築評論獎,共六個獎項,歷屆獲獎名單如下:
2008年第一屆中國建築傳媒獎獲獎名單:
最佳建築獎: 甘肅慶陽毛寺生態國小 設計:吳恩融、穆鈞
居住特別獎: 廣東南海土樓公舍 設計:URBANUS都市實踐(劉曉都、孟岩、王輝)
傑出成就獎: 馮紀忠
青年建築師獎: 標準營造事務所(團隊)
組委會特別獎: 謝英俊(台灣)
2010年第二屆中國建築傳媒獎獲獎名單:
最佳建築獎: 空缺(未評)
居住特別獎: 天津中新生活態城公寓 設計:理想空間工作室(何勍、曲雷)
喀什老城區阿霍街坊改造 設計: 王小東、倪一丁、帕孜來提.木特里甫
青年建築師獎: 傅筱
傑出成就獎: 漢寶德(台灣)
建築評論獎: 朱濤(香港)
組委會特別獎: 無止橋團隊(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