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鎮的歷史研究與方法

《中國市鎮的歷史研究與方法》是201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放。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市鎮的歷史研究與方法中國市鎮的歷史研究與方法
《中國市鎮的歷史研究與方法》內容簡介:“珞珈史學文庫”是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師學術研究成果的結集。第一批推出的是二十多位教授的文集。以後將根據情況,陸續推出新的集子。武漢大學歷史學科具有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早在1913年,武漢大學的前身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就設定歷史地理部。1930年武漢大學組建史學系,1953年改名歷史學系,2003年組建歷史學院。一批又一批著名學者,如李漢俊、李劍農、雷海宗、羅家倫、錢穆、吳其昌、徐中舒、陳祖源、周譜沖、郭斌佳、楊人楩、梁園東、方壯猷、譚戒甫、唐長孺、吳於廑、吳廷寥、姚薇元、彭雨新、石泉等,曾在這裡辛勤耕耘,教書育人,著書立說,在推動武漢大學歷史學科和中國現代史學的發展、繁榮的同時,在武漢大學和中國史學史上也留下了嘉名。

作者簡介

任放,男,1964年生.四川人。歷史學博士。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入選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高級訪問學者。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8-2010年,為韓國成均館大學史學科專任教授。出版的學術著作有《明清長江中游市鎮經濟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等,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

圖書目錄

前言1

學術史

20世紀明清市鎮經濟研究5

近代市鎮研究的回顧與評估41

實證研究

明清長江中游地區的市鎮類型75

明清市鎮的功能分析

——以長江中游為例93

明清長江中游的市鎮與倉儲118

明清長江中游市鎮的管理機制134

中國早期現代化的模式分析

——以漢口模式為中心155

近代中國的市鎮研究

——以長江中下游為例(1860——1936)163

中國歷史上的城與鎮193

方法論

明清市鎮的發展狀況及其評價指標體系

——以長江中游地區為中心213

施堅雅模式與中國傳統市鎮研究262

施堅雅模式與中國近代史研究272

施堅雅模式的學術效應

——以中國學術界為例303

施堅雅模式與國際漢學界的中國研究326

近代市鎮研究的方法論345

作者主要著述列表368

後記37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