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張新洲主編的《中國大學生生活形態研究報告(2013版)》以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為調查對象,運用調查實證的研究方法,努力通過第一手的數據和材料,真切勾畫大學生活的實際樣態,反映日常生活中大學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書中對大學生群體的生活習慣、行為態度、品牌意識、就業期望等方面做分析,全面呈現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概括反映中國高等教育的全貌,代表未來高校教育需求,對社會各領域具有高度參考和諮詢價值。
作者簡介
張新洲,編審(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社長、中國教育報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院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分會副會長。主要著述有:《從〈紅樓夢〉看李贄對曹雪芹的影響》(《人大複印資料·古代文學》1995.6)、《如何讓讀書成為習慣》(《人民教育》2006.6)、《童心師說》(《人民教育》2010年9月)等。主編的著作有:《與名師為友》、《兒童今古奇觀》(上下)、《21世紀教育新視點》(3冊)、《中國當代著名教學流派》(40冊);協助教育部組織編撰《教育家成長叢書》(36冊)並任常務副主編,該書列入教育部“全國中國小繼續教育用書”。
圖書目錄
Ⅰ總報告
1中國大學生群體描述
一大學生群體規模
二大學生群體規模發展趨勢
三大學生群體省域分布
四大學生專業分布
2中國大學生生活形態研究
一大學生基本具備健康生活習慣,細節仍需引導和關注
二大學生能夠積極、健康地處理情感關係,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圈
三大學生消費能力強、消費心理較成熟理性
四大學生新媒體消費特點明顯,關注內容體現責任感和思考力
五大學生理性面對就業壓力,職業選擇較為現實
六大學生熱心公益事業,樂於親身參與
七大學生能夠合理安排課餘生活,休閒活動豐富多彩
八華北高校學生滿意度較高,提升校園安全與管理是關鍵
Ⅱ技術報告
3項目意義與研究背景
一項目意義
二研究背景
4調查方法概述
一調查方法
二樣本量的確定
三抽樣方法
四樣本結構
五信度與效度檢驗
Ⅲ分報告
5大學生健康觀
一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健康觀念有餘而行動不足的現象
二大學生基本具有健康生活習慣,但對細節行為關注度較低
三大學生健康常識有待增加
6大學生情感觀
一親情觀:多數大學生與父母感情深厚、溝通緊密
二友情觀:友情是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情感力量
三婚戀觀:愛情觀較為純粹,觀念相對開放理性
四師生觀:教師作為引領者發揮複合型作用
7大學生消費觀
一全國大學生人均月消費945.6元,絕大部分來源於父母
二大學生的消費項目趨於多樣化,餐飲花費占六成
三IT/數碼產品成為大學生的重要消費項目
四網路電商、大型超市、校園商店成為大學生購物的主要渠道
五各類考試帶動大學生培訓類服務消費
六大學生消費行為活躍,樂於使用信用卡和網購
七大學生消費心理較為理性
8大學生媒介觀
一大學生信息來源渠道多樣化
二大學生關注時事、注重娛樂,所關注的媒體內容貼近性顯著
三新媒體嵌入大學生生活,信息消費模式改變
9大學生就業觀
一大學生創業態度慎重
二大學生畢業規劃多樣化,職業選擇注重現實利益和個人發展
三大學生專業與就業的相關性並不顯著
四學校應為大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就業幫助和指導
10大學生公益觀
一大學生熱心公益,參與意識較強
二大學生心中的公益明星
11大學生校園生活滿意度
一大學生課餘生活中,休息、學習和上網占據主要地位
二大學生的休閒活動呈現多樣化特點
三大學生社團活動參與度高,公益、文藝、學術類社團受歡迎
四校園安全和住宿管理是提高校園整體滿意度的關鍵
圖表索引
後記
文摘
著作權頁:
大學生就業選擇注重現實利益和個人發展前景,在工作地點選擇上趨向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工作單位選擇上趨向國企、黨政機關以及外企等待遇穩定、工薪較高的單位。薪酬和個人發展空間成為大學生選擇工作時最關注的因素。對於工作所關注的因素中,薪酬的關注度最高,所占比例高達63.6%;其次是是個人發展空間,所占比例達61.5%。一線城市仍然是畢業工作的首選區域,其所占比例最高,為38.2%,其次是沿海開放城市,所占比例為29.3%。大學生首選的工作單位是外資、合資企業,所占比例為35.8%;其次是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所占比例為28.7%,女生為30.4%。相比之下,選擇畢業後去民企、私企工作的大學生比例就小得可憐,所占比例僅為7.1%。
(三)大學生所學專業與就業的相關性並不顯著
專業對口不再是大學生選擇工作時注重的因素。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當前大學生群體不再一味苛求畢業後的工作能與自身所學專業對口,從事工作與自身專業不對口的現狀逐漸為大學生群體所接受。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在大學生選擇工作時所關注的主要因素中,專業對口的關注度僅為19.2%,遠遠低於薪資福利、個人發展空間、個人興趣等因素,在九個相關因素中僅排在第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