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風書畫研究院是集書法、繪畫及傳統文化等於一身的綜合性書畫研究。隸屬於中國書畫家聯誼會的非盈利性的民眾團體。由中央紀委和法制戰線的離退休老幹部,及其他書畫工作者組成。
宗旨 宣傳廉文化 弘揚正能量, 傳承中國魂
《國風》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千年國風都是英雄壯歌;千年國風弘揚著民族文化的絢麗的光彩;千年國風傳承著萬代中華的騰飛夢想。
本院重視,支持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基層書畫組織和民眾性書畫活動,並以多種方式加強與各界的聯繫,促進廉政文化藝術的普及與提高。
任務 老有所樂,活躍機關文化生活。 老有所學,切磋書畫技藝。老有所為,為廉政文化建設添磚加瓦。繼承和發揚我國書法藝術的優秀傳統,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提倡藝術形式、風格、流派的多樣化。
現任院長 張德寬
張德寬,1944年生,字子弘,山西汾陽人。1963年入伍,長期在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任職,編審。知書、識印、善畫、通攝影。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直書畫協會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
中國藝術文化普及促進會理事,書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國風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他多年從事廉政文化研究,出版專著《古代廉政粹語》、出版《史林正氣集》、《倡廉楹帖選-張德寬書法》,由方正版社出版發行。
自幼酷愛書畫,早年從事油畫創作。1970年,他創作油畫《上黨課》,師從王文彬、高虹等著名畫家。1971年3月《上黨課》在軍事博物館展岀,得到部隊官兵的一致好評,在部隊期間製作過大型宣傳畫。
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從師於白雪石、梁樹年、王同仁等著名畫家。 近十幾年致力於書法、國畫創作,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被海內外諸家收藏。多年來其書畫作品以國家監察部名義贈送國外。
1989年至2005年,張德寬參加了《中國監察》和《國風》雜誌的創刊,目前《中國監察》月發行量逾百萬。《國風》創刊僅三年的時間就打造成非常成熟的刊物,得到領導和社會的肯定。
他多年從事廉政文化研究,曾根據尉健行同志要研究古代吏冶的指示,出版專著《廉政粹語》(30萬字)時任監察部部長曹慶澤作序。出版《史林正氣集》(28萬字)中央紀委原副書記徐青同志作序,出版社多次再版。最近又有書法創作:《倡廉楹帖選》,中央紀委副書記黃樹賢作序,中央紀委副書記原副書記李玉賦題詞,由方正版社出版發行,並多次再版。
多年來其書畫作品以國家監察部名義贈送國外政要。1994年書法作品獲全軍書法展金獎。1995年以來多次入選中直和國家級書法大展。其間有數百書法作品或題字發表於《人民日報》、《書法報》、《中國青年》、《中國文化報》、《中國監察》、《中國紀檢監察報》等十幾家報刊發表。書畫作品載《中國當代名聯墨跡薈萃》、《華人書畫名家精品展作品集》、《書畫名家精品薈萃》。其名字載入《中國當代藝術名人大辭典》等十幾種辭書。《撿察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中華博覽》、《新世紀人才》等報刊專欄介紹其書畫藝術。
《中華博覽》:以《真積力久,學化於才》為題介紹其書畫藝術。“德寬學書,從柳、米入階,繼而探涉王鐸、傅山等明清諸家,其後更多侵淫漢簡、魏碑,在學習與實踐中磨礪藝術感覺,漸悟書法藝術的真諦。德寬審美選擇偏愛陽剛一路,他的草書,多能透出剛健遒逸之風神。
《新世紀人才》:以《書畫家張德寬及其書法藝術》為題介紹其書法藝術。“德寬寄來一幅自撰聯,八尺長幅,碗口大字,聯語不俗,觀眾讀後連連稱讚。可見其學養,字寫得很有蘊味,點畫線條蒼勁剛健,結體取勢欹正有致,可謂既具帖韻又含碑骨,而全流行書風玩花樣的俗態。”
《檢察日報》:以《智者德寬》為題介紹其書畫藝術。“張兄書作古今雜揉,自成體勢,有傳統之古拙,有現代構成之風采,在峻健中兼容暢達,樸拙中見旖旎,平實朴茂,古雅厚重”。
組織機構
名 譽 院 長:徐 青 中紀委原副書記
常務副院長:張德寬 中紀委廉政文化研究專家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央直屬機關書畫協會理事 中央紀委《國風》原主編 《中國監察》原副總編
副 院 長:王明澤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高凱明 廣東省委巡視組原副組長 廣東省紀委老幹部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詩詞學會會員
左允甘 福建省紀委原副書記
張鴻林 原北京市二商局退休老幹部 中國書協會員
郭寶慶 中國華僑文學藝術家學會常務理事 北京書協會員
秘 書 長:俞亞民 《廉政風雲》主編
常務副秘書長:張廣超 《廉政風雲》副主編
副秘書長:馮江文 雷大冰
顧 問:
劉 吉 國務院原稽查特派員(正部級)
戴清民 少將 解放軍四部原部長 中國書協會員 中國作協會員
祖紹先 原北京電影製片廠副廠長 中國書協會員 中國美協會員
張 轟 國資委紀委原書記
戴儉民 中央紀委巡視組原組長(副部級)
同向榮 廣電部原副部長(副部級)
梁 衡 人民日報原副總編(副部級) 著名作家
劉敬欽 中央聯絡部副部長(副部級)書法家
陳 虹 民政部原副部長(正部級)書法家
楊正泉 中央外宣辦原副主任(副部級)書法家
葛煥標 中將 解放軍總裝備部原副政委書法
殷寶洪 少將 解放軍藝術學院原政委 書法家
王育華 少將 解放軍炮兵司令 書法家
下設開發部、研究部、活動部等
理事會章程(草案)
第一章 總則
中國國風書畫院是集書法、繪畫等於一身的綜合性書畫院,也是全國惟一一家服務於紀檢、法制戰線的書畫藝術創作研究單位。組建成立中國國風書畫院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報告的一項具體措施,對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宣傳和諧文化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中國國風書畫院將團結國內外書畫家,繼承中國書畫的優秀傳統,努力創作,加強研究,不斷提高,百花齊放,推陳出新,重視民族文化傳統,紮根於民族文化符號資源的當代轉換與開拓,為繁榮社會主義的中國書畫藝術而努力。
第一條 我國紀檢、法制戰線的離退休幹部(包括篆刻家、書畫理論工作者、書畫教育工作者)自願結合的民間社會團體。
第二條 本院的宗旨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創造美好的和諧社會。中國國風書畫院團結全國各族新聞、文藝工作者,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堅持文化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加強和豐富紀檢、法制戰線的文化生活,積極開展同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和國際間的書畫藝術交流與研究,繁榮、發展、促進我國和諧文化建設。
第三條本院遵照國家憲法、法律、法令和政策,遵守黨內的各項規定開展各項活動,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促進經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進步。
第四條 堅持民主集中的原則,走民主自律、自我發展的道路,把本會建設成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間文化團體。
第二章 任務
第五條 基本任務
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二為”方向,緊密聯繫政治、 經濟和文化形勢開展書畫創作活動。
指導會員開展書畫活動,積極發展與國內外書畫家和書畫組織的交流合作,增強書畫藝術的影響力,開展書畫培訓、研討活動,提高書畫創作水平。
組織書畫展覽、開展書畫講座,為會員之間學習交流創造條件,監督會員切實履行義務,保障會員的權利不受侵犯。
開展優秀書畫評選活動,弘揚民族正氣,克服書畫界急功近利的不良傾向,組織書畫家深入基層,深入生活,為人民民眾提供藝術精品。
有計畫地做好會員發展工作,推薦優秀會員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和中國美術家協會。
第六條 基本任務的實施。理事會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具體實施方案並擬定中期和近期工作計畫,積極組織基本任務的實施。
第三章 會員
第七條 本會會員分為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
個人會員資格:
1.入選全國性行業系統和省部級書畫展者;參加本院組織的書畫篆刻賽並獲獎者;參加全國性書畫大賽者。
2.在有關專業刊物上發表過有較高水平的書畫理論研究文章,或出版過有較高水平的專著、書畫篆刻作品集者。
3.多年從事書畫教學、書畫編輯、書畫組織工作,且成績突出者。
4.對本院做出特殊貢獻者。
凡具備以上資格、特點、條件的個人(合法公民)承認並遵守本院章程,均可申請成為本會會員。
單位會員資格參照個人會員有關條款
入會、退會手續:
具備條件的單位或個人加入本會,應提出書面申請,有兩名理事推薦並經會長會議批准,方可成為正式會員,並發給會員證書。
會員自願退會,應提出書面申請,經會長會議討論通過,收回會員證書,終止會員資格。
非自願退會,由會長會議討論決定並以適當方式予以公布,取消會員資格。
第八條 會員的權力和義務
(一)會員權力: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表決權;建議權和批評權;參與本院內部事務的管理權;優先參加本會辦的各項活動的權力;符合本會章程的其他權利。
(二)會員義務
履行章程的義務;執行決議的義務;承辦委託事務的義務;積極參與活動的義務;按時繳納會費的義務和符合本會章程的其他義務。
第四章 組織機構
第九條 本會的組織領導機構是理事會,理事會由理事組成,理事採取推選任命制。理事會每年召開一次,每五年換屆一次,理事可以連任。
理事會主要職責: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決定本會工作任務和工作方針;
(三)審議工作報告和通過重要決議;
(四)推選任命理事會領導成員和聘請名譽職務成員;
(五)決定本會重大變更和終止。
第十條 本會設名譽會長、會長1人,副會長若干人,秘書長1人,副秘書長若干人,組成會長會議,在理事會閉幕期間負責領導本會工作。
會長會議行使下列職權:
(一)貫徹執行理事會通過的各項決議;
(二)對本院活動進行集體領導和監督;
(三)委任各部門負責人;
(四)審批會員;
(五)對內部辦事機構和分支機構進行管理;
(六)建立以人、財、物為重點的內部管理制度;
(七)制定當屆中期及近期的工作計畫;
(八)召開理事會並報告工作;
(九)其他職責。
第十一條 會長會議下設秘書處,負責處理本會日常事務工作。
第十二條 本會聘請省部級以上領導和著名書畫家為高級顧問,高級顧問為本院最高榮譽職務,並聘請若干專職書畫家為藝術指導。
第五章 經費
第十三條 本會經費來源:
(一)會員繳納的會費;
(二)在核准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或各種服務的收入;
(三)拍賣書畫的收入;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十四條 本會經費使用
(一)召開會議和舉辦活動的費用;
(二)編印會刊、信息資料的費用;
(三)辦公費用;
(四)其他必要開支的費用。
(五)本會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接受理事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五條 本會會址設在北京。
第十六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本會理事會。
第十七條 本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解續國風文化
我們要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宣傳廉文化 弘揚正能量, 傳承中國魂”作為國風書畫研究院的宗旨,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符合黨的政治要求。“國風”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千年國風都是英雄壯歌;千年國風弘揚著民族文化的絢麗的光彩;千年國風傳承著萬代中華的騰飛夢想。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其意思是觀察今天的事情,應該借鑑過去的歷史,如果沒有過去,那就沒有今天。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使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善於把事物放在歷史長河中考察,注重學習和總結歷史、借鑑和運用歷史經驗。這是系列重要講話體現的一個重要思想方法,也是我們學習領會其精髓的一個重要視角。
“以史為鏡,可知興替。”學習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深刻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學習歷史,可以促使我們認真汲取治國理政的寶貴經驗。“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過的許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學習歷史,可以培養我們的愛國情操和浩然正氣。我們黨的領袖從毛澤東到習近平都是熟悉歷史、深諳歷史規律的戰略家。早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就提出:“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予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遺產。”他一生與史籍為伴,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信手拈來,用於說明現實問題,指導革命和建設事業。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蘊含著厚重的歷史沉澱和宏闊的歷史視野,注重從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來思考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從五百年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來認識社會主義運動的前進方向,從中國近現代以來一百七十多年奮鬥史來展望中華民族復興的強國夢。從歷史的維度把握系列講話的要旨,我們既要深刻懂得學習歷史、借鑑歷史經驗的重大意義,也要把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著眼於總結歷史經驗,評論古今得失,從中汲取修身立德、治國理政、幹事創業的寶貴經驗和無窮智慧。
比如“廉文化” 的內涵也極其豐富,《周禮》上分為六廉: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辨、廉法。每一“廉”都有詳細的具體內容。(見《古代廉政粹語》)
而傳承中國魂更是有許多話題。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1)剛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而《中國魂》更是說不盡的話題
精衛填海,何等的堅毅;愚公移山,何等的執著;后羿射日,何等的勇敢;大禹治水,又是何等的睿智!中華民族的這些遠古神話比古希臘神話更充滿著創業的悲壯和人間的真情,蘊含著人定勝天的哲理。
一代又一代,有大浪淘不盡的風流人物,有黃河沖不垮的豐功偉績。不必驚訝屈原那“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忠貞與堅韌,不必欽佩陸游那“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胸懷與悲壯,不必喟嘆李白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放與灑脫。這處處都表現出中國人的靈魂。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天下為公的理想,有捨身取義的凜然正氣,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高風亮節;中國人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處世哲學;中國人有乘風破浪的豪情,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魄;中國人更有重整江山再造日月的雄心!
這一切,在中華民族這片神聖的土地上表現得淋漓盡致。記得我們的“民族魂”魯迅先生就說過:“自古以來,我們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苦幹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這就是中國人的脊樑!”是的,中國人的脊樑雖然表現得那樣平凡,那樣樸實,但卻不缺乏精神的充實,思想的崇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舉世矚目;奧運賽場上嘹亮的國歌一次次響起,又令世人刮目相看……
這些都說明了中國的發展速度之快,說明了奮發圖強的激流永不停息。它正折射出所有中國脊樑的光彩!
這就是我們的國魂,這就是我們不屈的國魂,我們千年不衰的國魂!
中華文化的骨力、丹彩、血肉、精神,至此可謂粲然賅備,唐詩、宋詞、宋、元、明、清沿著這條大河的河床,大其流而揚其波。這份文化上的銘心刻骨,經歷數百年的綿延與醞釀,到了清末,被西方列強欺侮所激盪,就似一把火迎著西風熾烈地燃燒了起來,成為民族復興、振興中華的精神偉力。
近日讀晚清以前的歷史,自洋務、至維新,包括捨生取義的六君子,再到中山先生等締造民國、力倡共和,既有鐵肩擔道義,也有妙手著文章,都是面對這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而做出的救亡圖存之舉,其間各方雖時有牴牾,但無不是在以生死肉身擔當著家國大義。通過他們的文章意氣昂揚之中,可以看到他們聳立天地間的茫茫悲憫與蒼然之感。國事蜩螗之際,李大釗慷慨寫下:“壯別天涯未許愁,盡將離恨付東流。何當痛飲黃龍府,高築神州風雨樓。”那時,這樣有擔當意識與濟世情懷的文章屢現,道不遠人、道不遠文。
中華民族自清一直輸於西方,歷民國之紛紜,顧自新中國肇造60餘年之輝煌,令世人矚目,探究這番大落大起沉浮枯榮者多矣,其原因眾說紛紜,各擅一詞,都有發伏之見。其實從文化的角度,就能窺見端倪:靠的是宏願與法度,換句話說就是理想和紀律。
自鴉片戰爭始,一百七十餘年來的力挽狂瀾,九十多年來的悲壯行旅,立國六十多年來的山長水闊,有過淋漓的鮮血,有過鮮花與掌聲,也有猜忌和質疑,但我們一直在人間正道上堅毅前行。
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節點上來看文以載道,可以這樣說:我們不僅是在為一國人民謀福祉,更是在擔起世界的道義,為人類發展蹚出一條文明之路。用梁漱溟先生對毛澤東諸公的評價即是:“因為他們的胸懷都是卓然向著全人類的。”
行文至此,我們可以說文以載道的“道”,是人間正道,是數千年來葆有良知的國人國士在面對國族國土時的道義擔當、文化擔承。從來沒有一個民族,經受過這么多的苦難;也從來沒有一個文明,創造出如許的輝煌。中華民族是古老而沉重的,更是常為新的,積健為雄,深邃莊嚴,一直秉懷著博愛與隱忍黽勉前行。
名 家評 《倡廉楹帖選》
黃樹賢:中央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親自為本書作序,他指出,“德寬同志將廉政楹聯選編成集,並予以書法創作,體現了廉政思想與書法藝術的有機結合,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李玉賦:中央紀委原副書記,為本書題詞:“修從政之德,存浩然之氣。”
韓亨林:央紀委駐法務部紀檢組組長 中國書協理事為本書題詞:
揮毫百斛瀉明珠;凌雲健筆頌倡廉。”
這本書帖的出版,“對於宣傳廉政思想,提高社會廉政意識,促進公職人員廉潔從政,發揮著廣泛和深遠的影響。這些對從政者來說,廉政書法具有啟示作用,使他們乾淨為官,謹慎用權,抵禦腐蝕,嚴格自律。”但願這些倡廉楹聯,能當作一些官員的座右銘置於案頭,讓其警鐘般時時轟鳴於耳。
孟偉哉:著名作家、書畫家,原文聯黨組副書記,撰寫了一副意蘊深邃的對聯:
思接千載歲月悠悠;
視通萬里路途漫漫。
《倡廉楹帖選》精選內容健康向上,其書藝水準也屬上乘。像“愧受公門千石粟,常懷廣廈萬間心”,“廉吏無宦樂,達人不折腰”,“俸薄儉常足,官卑廉自尊”,“常留惠政於青史,永樹豐碑在民間”等行草楹語;像“愛民若子,執法如山”,“三絕詩書畫,一官歸去來”,“回民漢民,多是子民,我最愛民無異視;禮法刑法,無非國法,爾須畏法莫重來”,“唯為蒼生謀福祉,更須青史證甘棠”等隸篆聯對,都是我之所愛,吟誦再三不忍釋卷。品其隸篆,魂追先賢,拙樸典雅,格調高古,冷峻和暢;讀其行草,造勢險峻,大氣磅礴,沉鬱厚重,遒逸豪茫。
組紹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資深著名影視藝術家。
楹聯是我國傳統文學的形式,歷代賢人都把它作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座右銘。
書法家張德寬同志歷時數年,蒐集了百餘副倡導廉政的楹聯,並用各種書體寫出,匯成一集,蔚為大觀。既有深刻的賞心、警世作用,又能閱目於書法藝術。是一本饋贈親朋好友、自覺嚴格自律的上乘之作。
於涼: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本書的編輯水平上乘,編排中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典雅、古樸、別致、新穎,獨具匠心。用完美的形式表現了深刻的思想內涵。是一件贈送朋友的藝術精品。
呂世豪:中國作協會員,山西省作協理事,呂梁人民作家
《倡廉楹帖選》將古今廉政詩文與書法藝術有機地糅合在一起,做到以古喻今,古為今用。書帖也精選了一些古代名人名祠聯對,讀來倍覺親切,引發幽幽懷古之情。像林則徐江蘇廉訪時所作“求通民情,願聞己過”門聯,左宗棠為甘肅節署所作“萬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復見黃河清”澄清閣聯。還有包公祠聯“峭直傳今古,清廉著史乘”;柳州柳侯祠聯“潔廉為心,忠信為仗;文章在冊,功德在民”。
總之,瀏覽德寬大作,行雲流水般地賞心悅目,秀暢雋永中頓覺心胸豁達。
《倡廉楹帖選》以廉政為主題,全書分為十輯。從書寫內容看,有廉詩、廉對、廉文,從書法形式看,有行書、草書、篆書、隸書。既有古代名聯,也有現代作品,這在中國書壇較為罕見。許多作品不泛今古佳句,名家格言。如“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說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陽奉陰違,天有難遮之眼;民窮財盡,地無可剝之皮”;“吏不畏吾嚴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不畏官司千狀紙,只怕鄉民三寸刀”;“詩堪入畫方為妙,官到能貧乃是清”。而“看階前草綠苔青,無非生意;聽牆外鴉啼鵲噪,恐有怨魂”一聯,則與清人鄭板橋“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一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讓人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