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韌性鑄鐵件
正文
韌性鑄鐵亦稱可鍛鑄鐵,是古代生鐵鑄件中的重要品種之一。它是用白口鐵在較高溫度下經過長時間退火(900℃, 3~5天),使脆硬的碳化鐵分解,析出絮狀石墨,從而使硬而脆的生鐵變為韌性較好的製品。如果鑄件表面脫碳而中心部分仍為白口鐵,則為韌化處理不完全的韌性鑄鐵。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韌性鑄鐵件是洛陽出土的公元前 6世紀戰國鐵鏟。戰國中期以後,韌性鑄鐵已在燕、趙、魏、楚等國的廣大地域內廣泛套用,如湖北省大冶銅綠山出土的戰國晚期鐵斧和河北省易縣燕下都 44 號墓出土的戰國晚期鐵、六角鋤、都具有韌性鑄鐵的組織。在河南省鞏縣鐵生溝“河三”、鄭州古滎“河一”遺址以及澠池、南陽等漢代冶鑄遺址出土的大批鐵器中,也都發現了韌性鑄鐵農具和工具。
漢代對韌性鑄鐵能更合理地選用,如南陽瓦房莊遺址所出的鐵農具,經檢驗的12件中有 9件是韌性鑄鐵,而手工工具、兵器等則沒有發現韌性鑄鐵;鐵生溝出土的鐵器,經鑑定為韌性鑄鐵的農具、工具占檢驗鐵器總數的20.5%,滿城漢墓出土的鐵鏟(2:003)、鐵钁(1:4397)等都是採用了可鍛化熱處理得到的白心韌性鑄鐵器。漢代的韌性鑄鐵件質量相當穩定,其退火石墨多呈典型的團絮狀,且分布均勻。一般對需要較好耐衝擊性和較高強度的斧、鑿、錛等手工工具,需選用基體含碳較高的韌性鑄鐵,而對要求較高韌性和較好耐磨性的鏟、鋤等農具則選用基體含碳不多的韌性鑄鐵。澠池漢魏窖藏的犁鏵(166號)等器物也是韌性鑄鐵件,說明此時韌性鑄鐵得到更廣泛的套用。直到唐代仍偶爾使用韌性鑄鐵農具,但以後再無發現。歐洲韌性鑄鐵的發現最早見於1722年出版的著作中,中國韌性鑄鐵的發明及使用比歐洲早了22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