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武將壯士:悲壯刺客荊軻

基本信息

作 者:崔冶 著 金開誠

中國古代武將壯士:悲壯刺客荊軻中國古代武將壯士:悲壯刺客荊軻

出 版 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46341491
出版時間:2011-01-01
頁 數:136
裝 幀:平裝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是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
《中國古代武將壯士:悲壯刺客荊軻》為叢書之一,寫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刺客荊軻的傳奇故事。他為了信念和承諾,視生命為浮塵,在刀光劍影中揮灑遊俠義氣,所體現的,正是“士為知己者死”的犧牲精神。
《中國古代武將壯士:悲壯刺客荊軻》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編輯推薦

戰國末期,燕國太子丹擔心自己的國土也即將被強泰吞併,於是以義禮之情感動刺客荊軻替自己去刺殺秦王。
在易水邊,荊軻留下了“風蕭蕭兮易水寒”的詩句;在秦廷上,荊軻圖窮匕見,行刺秦王贏政卻事敗身死。雖然不久燕國即被秦國所滅,但荊軻不畏強權、視死如歸的凜然大義和英雄氣概卻千百年來始終為後世所敬仰。
崔冶編著的《悲壯刺客(荊軻)》再現俠義刺客荊軻的傳奇人生。

目錄

一、沒落的貴族,對理想的守望
二、易水畔,關乎刺客的千古吟唱
三、大時代,無法預測的風雲變幻
四、功敗垂成,難明悲喜人生
五、壯士身已滅,精神留千古

文摘

荊軻(?—公元前227年),中國戰國時期著名刺客。戰國末期衛國人,漢族,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後遊歷到燕國,被稱為“荊卿”,隨之由燕國智勇深沉的“節俠”田光推薦給太子丹,拜為上卿,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接燕國南界,太子丹震懼,與田光密謀,決定派荊軻入秦刺秦王。公元前227年,荊軻同秦舞陽帶燕督元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鹹陽宮隆重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元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被殺。
實現理想與人生價值對於生存在儒家文化和思想體系下的中國人來說,可謂人生百年中最重要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活著的最高目的。《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揭示先秦儒家人生理想時談道:“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經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不但是先秦時期文人的人生理想,從此也成為歷朝歷代有志之士的最高奮鬥目標。但是對於有抱負、有志向的人來說,常常有一種悲劇的命運,就是壯志未酬。歷史給了每一個心懷壯志的人去拼搏的權利,但是結局卻不盡相同,只有少數人成為了歷史的寵兒,最終把自己的人生推向巔峰,嘗盡實現理想的甘甜與欣悅,而縈繞著大多數人的還是失敗和抑鬱的苦悶。歷史會記住聖人的德行、智者的才情、英雄的偉業,但是也會展示失敗者的人生,因為眾多的壯志未酬之人需要用偉大的失敗者的故事來撫慰自己的無奈和愁苦,於是許多被歷史的車輪碾碎了的悲情人物在人們的心中世代流傳,悲壯刺客——荊軻便是以這樣的身份被人們所傳誦,我們在哀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同時,也深深被他的行為和信念所感動。那么歷史上的荊軻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物呢?能讓我們在千載之後仍然對他的名字念念不忘。歷史上最早關於荊軻人生的記載來自於偉大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在其《刺客列傳》里他生動地記敘了這位刺客短暫而又驚險的一生,這便是歷史上第一個荊軻形象的塑造。司馬遷雖然是從史學的角度來描繪這位為了自己的信仰所獻身的刺客的,但是卻為此後的文學家提供了發揮的空間。隨後在西漢末年劉向編纂的《戰國策·燕策三》中,細膩地描寫了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從此荊軻從一個歷史人物開始向文學形象轉變,直至今天他的故事被搬上了熒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