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史基礎書目概述

中國古代文學史基礎書目概述

五經:在漢代,以《易》《詩》《書》《禮》《春秋》為“五經”,官方頗為重視,立於學官。 《周易》包括《經》和《傳》兩大部分。 《經》分為《上經》和《下經》。

《中國古代文學史基礎書目概述》
作者:賀嚴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成品尺寸:168mm×240mm
開本:16K
頁碼:248
出版日期:2012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書號:ISBN 978-7-5008-5096-0
印張:15.5
定價:28元

上架建議:文學
中圖分類:G
作者簡介
賀嚴,女,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文化傳播學院副教授,漢語言文學專業主任。200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獲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學位,2007年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出站。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詩學的研究與教學,在《文史哲》《山東大學學報》等核心期刊發表《沈德潛在“詩教”原則下對唐詩的歷史定位》等學術論文40多篇,出版《清代唐詩選本研究《古代中國與其強鄰》等著作、譯著8部,主持並參加多項國家、省部級研究項目。
內容簡介
上編以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為基礎對先秦至清代的古代要籍進行分類總結介紹。下編則從文學史著作、文學批評史著作、文學文獻整理著作三個方面總結介紹了近當代著作。從而形成了比較系統的中國古代文學史之書目。這些書目著作可以幫助了解一種學術的概貌,進而明白研究一個問題需要讀哪些書,怎樣去找書,找什麼樣的書。由此進入,就能登堂入室,深入學術的勝境。這對於了解與學習中國古代文學史有著重要作用。
中國古代文學有其特殊性,它與經學、史學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文學這一概念,也是到了魏晉南北朝以後才漸漸清晰起來,文學的特質和功用在整箇中國古代一直是一個糾結不清的話題。因此,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學習,離不開對古代相關學術典籍的了解。本書也以一種大文學、大文化的視野,對文學史中的主要典籍進行分類梳理。
正文節選
上編
第一章 經部
我國古代圖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分。經部收儒家的經典及國小(文字、音韻、訓詁)方面的書。經部分為“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群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國小類”、“石經類”、“彙編類”,主要是儒家經典和注釋研究儒家經典的名著。
經,與“緯”相對,原意指織布時用梭穿織的豎紗,編織物的縱線,定好縱線後,在縱線上穿織橫線,即緯線。經正而後緯成,經線是織布的首腦和關鍵。由織布的經緯引申為南北東西,南北為經,東西為緯,經也指通行的主要大道。引申為經典,就是萬世不易的法則,絕對的真理。在官修史志和書目中,一般指儒家尊奉的經典。歷史上有六經說、五經說、九經說、十三經說等。
六經:將書籍稱為經,始自莊子。《莊子·天運篇》說孔子自稱“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跡”。因此,六經是指經過孔子整理而遞相傳授的六部典籍:《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其中的《禮》經宋代以後一般是指《禮記》。
對六經內容和作用的闡發,也是始於莊子。《莊子·天下篇》中說:“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西漢今文禮學的開創者戴聖在其《禮記·經解》中,對六經利弊兩個方面都作出了較為中肯的總結。《小戴禮記·經解第二十六》中說道:“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絜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
五經:在漢代,以《易》《詩》《書》《禮》《春秋》為“五經”,官方頗為重視,立於學官。
九經:唐代有“九經”,也立於學官,並用以取士。所謂“九經”包括《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和《春秋》三傳。
十三經:唐文宗開成年間於國子學刻石,所鐫內容除“九經”外,又增加了《論語》《爾雅》《孝經》。五代時蜀主孟昶刻“十一經”,排除《孝經》《爾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躋入諸經之列。南宋碩儒朱熹以《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並列,形成了今天人們所熟知的《四書》,並為官方所認可,《孟子》正式成為“經”。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獻確立了它的經典地位。十三經也就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清乾隆時期,鐫刻《十三經》經文於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經註疏》,從此,“十三經”之稱及其在儒學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我們在繼承傳統分類的基礎上,本著歷史的態度,尊重經學傳統。同時,也以現代學術的眼光看古籍的分類。從文學史的現實來說,《詩經》是一部最早的詩歌總集,所以把它從經部剝離出來,放到集部第一篇介紹。而《論
語》《孟子》等是先秦諸子文章,因此放到子部介紹。
一、《周易》
《周易》是我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據說,孔子刪《詩》《書》,訂《禮》《樂》,敷衍《春秋》,傳以《周易》。因此,儒家學派便將《易》《詩》《書》《禮》《樂》《春秋》這幾部典籍奉為經典,稱為“六經”。從《漢書·藝文志》開始,《易經》就位居群經之首,後世儒家並推其為大道之源。
歷史上的《易》,據說有三種,即所謂的“三易”。《周禮·春官·宗伯》記載,上古時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連山》《歸藏》已經失傳,僅存《周易》。
關於《周易》成書的時代,學術界尚有爭議,大多數觀點認為是西周前期,不會晚於春秋、戰國時代,因為《左傳》中已有《周易》的記載,而《左傳》是春秋晚期的作品。五四運動以後,因為“卦”和“爻辭”中講到周文王以後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史學界對傳統說法又提出懷疑。現在一般認為《易》並非一時而成,而最終成書的時代,大致有三種說法:周初說、春秋中期說和戰國說。
關於《周易》的作者,傳統觀點一般認為歷經三聖之手。即伏羲氏據“河圖”、“洛書”畫成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孔子又作傳以解經。傳說在遠古時代,有龍馬背負“河圖”浮出黃河,而洛水又有背負“洛書”的靈龜出現,聖人伏羲便據“河圖”、“洛書”畫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湯陰縣北),又根據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繹出了“後天八卦”,並進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還作了卦辭和爻辭。春秋時期,孔子又為其作傳,闡釋其精義。
因此,關於《周易》的成書年代和作者,秦漢以後,儒家有“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意思是說,《周易》是由伏羲、文王、孔子三個聖人完成的,先後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目前的考古材料和文獻考證已經證明,“人更三聖”的說法是錯誤的,但這種說法認為《周易》經、傳產生於不同時代、不同的人,有著極大的價值。
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的新考證學派已基本證實了《周易》卦、爻辭,即《易經》部分,創作於西周初年。而《易傳》比《易經》要晚得多,經過了不同的時代,由不同的人創作、完成。《周易》雖是占卦之書,但它運用辯證法來說明宇宙和人類萬事萬物生成和變化的基本原理,其中心思想,是以一套符號系統來表現狀態的變易,以陰陽兩種元素的對立統一去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因此其中又蘊涵著深刻的理論思維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周易》包括《經》和《傳》兩大部分。
《經》分為《上經》和《下經》。《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離、坤、兌這八卦重疊演變而來。每一卦由卦畫、標題、卦辭、爻辭組成。每個卦畫都有六爻,爻又分為陽爻和陰爻。陽性稱為“九”,陰性稱為“六”。從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個卦畫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傳》一共七種十篇,分別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繫辭》上下篇、《說卦》《雜卦》和《序卦》。這十篇“傳”又叫做“十翼”,意思是說“傳”是附屬於“經”的羽翼,是對“經”的解說。關於《易經》的傳承系統,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以及范曄的《後漢書》中都有記載。概括而言,到戰國後期,對《易經》的研究就已逐漸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闡釋《易經》的文字也被匯集到一書中,成為《易傳》。秦始皇焚書,但沒有焚易書。到了漢代,尊為經,眾家並作,對經傳進行解釋,發展成專門之學“易學”。“易學”有許多流派,如象數學派、易理學派等。以後歷代許多思想家、哲學家,也都以《周易》經傳提供的思想資料為基礎,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
古代關於《易經》的注釋之作就有三千多種,其中流傳下來並且有著比較大影響的版本有:魏王弼注本,唐代孔穎達又為王弼注本作疏,合稱《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註疏》中;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宋程頤《程氏易傳》;宋朱熹《周易本義》。現代譯註本中,較著者有聞一多《周易義證類纂》,高亨《周易古經今注《周易大傳今注》,周振甫《周易譯註》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