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閣文化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古往今來,歷朝歷代,上至皇帝諸侯,下至州府官員,都喜歡於風景名勝、江邊河岸處修建樓閣。或用來歌功頌德、宣揚政績;或鎮妖伏魔、保一方安寧;或瞭望守備,抵禦外敵。總之作用無外乎紀念、宗教、軍事、旅遊等等。所以自古留下了許多著名的樓閣,現如今已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2006年,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經國家民政部批准正式成立。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的主要工作任務是保護“名樓”這一歷史文化遺產,擴大各大名樓的影響力。2007年10月25日,在中國文物古蹟學會歷史文化名樓保護專業委員會召開的年會上,確認產生了“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入選的名樓是:湖北武昌黃鶴樓、湖南嶽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雲南昆明大觀樓、山東蓬萊閣、山西永濟鸛雀樓、湖南長沙天心閣、江蘇南京閱江樓、陝西西安鐘鼓樓、浙江寧波天一閣。
中國古代多在江岸、海堤等臨水之地建樓,登高懷古,極目遠眺。達官顯貴、文人騷客聚於樓上,或宴請賓客,舉杯暢飲,高談闊論;或吟詩作對,詩文辭賦,高山流水;或歌太平盛世,或憂天下疾苦,低吟淺唱,令人神往魂遷。所以中國歷代名樓多有膾炙人口的詩文名篇被千古傳唱,正是由於這些廣為流傳的名篇才使得名樓享譽四海。其中最有名的有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王勃的《滕王閣序》、崔顥的《黃鶴樓》、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都是“文以樓出,樓因文顯”的範例。
十大名樓
黃鶴樓
唐代詩人崔顥的一首七律使得黃鶴樓名聲大噪,享譽海外,從此黃鶴樓成為中國名樓中名氣最大的樓閣。黃鶴樓位於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磯頭,面對鸚鵡洲,相傳始建於三國時期,歷代屢毀屢建。現樓為1981年重建,樓址仍在蛇山頭。黃鶴樓一共有五層。高50.4米,相當於16層樓房,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黃鶴樓景區榮譽:國家AAAA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其它兩大名樓分別是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滕王閣),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
文學名篇:唐崔顥《黃鶴樓》,唐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閻伯理《黃鶴樓記》,毛澤東《菩薩蠻·登黃鶴樓》等。
岳陽樓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這句被中國歷代士人奉為立世格言的名句,也使得岳陽樓聞名於天下。岳陽樓聳立在湖南省岳陽市西門城頭、緊靠洞庭湖畔. 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此時的巴陵城已改為岳陽城,巴陵城樓也隨之稱為岳陽樓了。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此登覽勝境,憑欄抒懷,並記之於文,詠之於詩,形之於畫,工藝美術家亦多以岳陽樓為題材刻畫洞庭景物,使岳陽樓成為藝術創作中被反覆描摹、久寫不衰的一個主題。 現在的岳陽樓為1984年重修,沿襲了清朝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所建時的形制。地面海拔54.3米。景區內陸地東西長約130米,南北長約300米,陸地投影總面積3.9萬平方米。1988年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2001年元月核准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文學名篇: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唐杜甫《登岳陽樓》,唐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唐崔珏《岳陽樓晚望》,唐劉長卿《岳陽樓》,南宋陳與義《登岳陽樓》等。
滕王閣
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登閣縱覽,春風秋月盡收眼底,近可見仿古商業街迂迴曲折,錯落有致,西側贛江、撫江浩浩匯流,遠處長天萬里,西山橫翠,南浦飛雲,長橋臥波,令人心曠神怡。滕王閣始建於唐永徽四年(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因李元嬰曾被封為滕王,故冠名“滕王閣”。
今天的滕王閣為宋式建築,於1989年建成。滕王閣主體建築淨高57.5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1988年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2001年元月核准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歷史名篇:唐王勃《滕王閣序》,唐張九齡《登豫章郡南樓》、《登城樓望西山作》,唐杜牧《滕王閣》,唐白居易《鍾陵餞送》,唐張喬《滕王閣秋望宋》,唐王安石《滕王閣》,宋蘇軾《登滕王閣》,宋辛棄疾 <<賀新郎>>賦滕王閣,宋文天祥《滕王閣》等。
鸛雀樓
若論自古吟詠樓閣的詩文,除卻名揚天下的《岳陽樓記》、《滕王閣序》、《黃鶴樓》,便是唐代大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堪稱千古絕唱,流傳於海內外。
因詩揚名的鸛雀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共六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風景勝地。相傳當年時常有鸛鵲棲於其上,所以得名。該樓始建於北周(公元557--580),廢毀於元初。如今的鸛雀樓1997年重建,高度為73.9米。 歷史名篇:唐王之渙《登鸛雀樓》、唐李益《登鸛雀樓》、唐暢當《登鸛雀樓》等。
蓬萊閣
“八仙過海”、海外三仙山、秦始皇求長生不老藥,這些流傳甚廣的傳說無不與蓬萊閣息息相關。自古相傳蓬萊是仙山,而山上的蓬萊閣則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蓬萊閣歷稱“蓬萊仙境”。
蓬萊閣在蓬萊市區西北的丹崖山上,1982年與水城同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面積有32800平方米。是由三清殿、呂祖殿等幾組不同的祠廟殿堂、閣樓、亭坊組成的建築群,統稱為蓬萊閣。蓬萊閣的主體建築建於宋朝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坐落於丹崖極頂,閣樓高15米,坐北面南,系雙層木結構建築,閣上四周環以明廊,可供遊人登臨遠眺,是觀賞“海市蜃樓”奇異景觀的最佳處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5A級旅遊區。
閱江樓
為樓閣寫記的文人墨客有很多,可是皇帝卻極少,明太祖朱元璋就曾親動御筆為南京的閱江樓寫下了《閱江樓記》,不僅如此,他還下令所有大臣都要寫並進行評比,最後,大學士宋濂榜上有名,最後還入選了《古文觀止》。君臣同為一樓寫記,真是古今少有,一時佳話,但這座樓卻一直沒有建成,就是有名的“有記無樓”。 閱江樓位於南京城西北,瀕臨長江。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後,下詔在獅子山頂建造閱江樓,但終因種種原因未建成。直到2001年,閱江樓終於建成並對外開放,從此結束了“有記無樓”的歷史。南京閱江樓高五十二米,共七層,總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碧瓦朱楹、飛檐峭壁、朱簾鳳飛、彤扉彩盈,具有鮮明的明代風格,古典的皇家氣派。 歷史名篇:明朱元璋《閱江樓記》、《又閱江樓記》,明宋濂《閱江樓記》。
天心閣
天心閣是長沙的古城標誌,系乾隆十一年(1746)由撫軍楊錫被主持興建。閣名引《尚書》“鹹有一德,克享天心”之意得名。閣樓總建築面積864平方米,垣高17.5米,地勢海拔60餘米,當時為全城最高處。解放後市政府將其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今天的閣體乃1983年重建,仿木結構,栗瓦飛檐,朱梁畫棟,主副三閣,間以長廊。整個閣體呈弧狀分布。主閣由60根木柱支撐,上有32個高啄鰲頭,32隻風馬銅鈴,10條吻龍。閣前後石欄桿上雕有62頭石獅,還有車、馬、龍、梅、竹、芙蓉等石雕,體現了長沙楚漢名城的風貌。
天一閣
中國最早的私人藏書樓是哪座名樓?估計知者甚少,那就是天一閣。天一閣位於浙江寧波市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現有最古老的圖書館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天一閣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於明朝中期,由當時退隱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
天一閣之名,取義於漢鄭玄《易經注》中“天一生水”之說,因為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閣”。書閣是硬山頂重樓式,面闊、進深各有六間,前後有長廊相互溝通。樓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1982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點,2007年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天一閣現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是一個以藏書文化為核心,集藏書的研究、保護、管理、陳列、社會教育、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現藏古籍達30餘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餘卷,除此,還收藏大量的字畫、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藝品。天一閣博物館宣傳語是:風雨天一閣,藏盡天下書!
大觀樓
大觀樓位於昆明市區西南2公里的滇池岸邊的大觀公園內,距市中心約6公里,與西山森林公園隔水向望。大觀公園有近華浦和大觀樓、樓外樓、花圃和柏園等遊覽區。園內花木繁茂,假山、亭閣、小橋、流水,景色極為優美。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觀樓始建於康熙二十九年(1690),民國初年,大觀樓闢為公園,唐繼堯曾撥款修葺;園中最具觀賞價值的大觀樓臨水而建,樓高三層,始建於康熙年間,因其面臨滇池,遠望西山,盡攬湖光山色而得名。大觀樓題匾楹聯佳作頗多,最著名的當屬由清代名士孫髯翁所作的180字長聯,號稱“古今第一長聯”,垂掛於大觀樓臨水一面的門柱兩側。
西安鐘鼓樓
西安鐘樓位於古都西安的正中心,是中國現存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廣濟街口,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移於現址,成為一座綰轂東西、呼應南北的中心建築。昔日樓上懸一口大鐘曰“景雲鍾”,用於報警報時,故名“鐘樓”。
1956年8月6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鐘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西安鐘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鐘樓整體以磚木結構為主,從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樓體及寶頂三部分組成。樓體為木質結構,深、廣各三間,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攢頂”建築形式。自地面至寶頂通高36米,面積1377.64平方米。基座為正方形,高8.6米,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寬均為6米的券形門洞,與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相通。樓分兩層,每層四角均有明柱迴廊、彩枋細窗及雕花門扇,尤其是各層均飾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繪等古典優美的圖案,是一座具有濃郁漢民族特色的宏偉建築,也是中國現能看到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鐘樓。屋檐四角飛翹,如鳥展翅,由各種中國古典動物走獸圖案組層的獸吻在琉璃瓦屋面的襯托下,給人以形式古樸、藝術典雅、色彩華麗、層次分明之美感。高處的寶頂在陽光下熠熠閃光,使這座古建築更散發出其金碧輝煌的獨特魅力。
西安鼓樓也位於古都西安市中心,明城牆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處的西安鐘樓西北方約200米處。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鼓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樓。
西安鼓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頂部為重檐形式,總高36米,占地面積1377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在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是西安的標誌性建築。
在鼓樓第三檐下,南北各懸匾額一塊,南面為“文武盛地”,北匾為“聲聞於天”。“文武盛地”最初是重修鼓樓竣工後,陝西巡撫都御史趙可懷於明萬曆十八年(1580年)所題。北匾“聲聞於天”則相傳是鹹寧縣“名儒”李允寬所書。兩匾長8米,寬3.6米,為藍底金字木匾。
1956年8月6日,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鼓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公布鼓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鼓樓是中國現存明代建築中僅次於故宮太和殿、長陵棱恩殿的一座大體量的古代建築,且在中國同類建築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無論從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性方面都屬於同類建築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