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茶藝圖鑑

中國傳統茶藝圖鑑

《中國傳統茶藝圖鑑》是2010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機。該書讓您在中國茶氤氳的氛圍中,了解中國傳統茶藝文化,領略中國文化的雅致與閒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有數千年的飲茶歷史,中國茶藝亦有千年的積澱。文人茶藝追求精行儉德,寺院茶藝講求禪茶一味,宮廷茶藝展現禮儀威嚴,民間茶藝突出民風的質樸。

中國傳統茶藝圖鑑 中國傳統茶藝圖鑑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是中國的國飲,中國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由品茶而衍生出的茶藝更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中國傳統茶藝從最早單純的烹煮羹飲發展到後來的泡飲,其手法也逐漸成熟化、優美化。其所包括的選茶、擇水、配具、沖泡、品飲等幾個重要內容使人們在飲茶中多了一份美的享受。
傳統茶藝對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過影響:早在唐代,陸羽就提出“精行儉德”的茶人精神,將飲茶與人的品行修養聯繫起來,由此形成文人茶藝;而修行之人認為品茶與修禪之間意蘊相合,禪茶一味,由此形成寺院茶藝;皇家等級森嚴,飲茶有著諸多的講究,由此形成宮廷茶藝;民間風俗各異,喜好有別,飲茶習俗上各有不同,由此形成種類繁多的民間茶藝。
本書回顧了中國傳統茶藝歷史、流程及具體的茶藝展示,介紹了統茶藝中的基本形態以及其中所體現的中國傳統文化,並配有大量圖片進行解說,以幫助讀者更加直觀、具體地了解中國傳統茶藝文化。

茶藝溯源

茶聖陸羽與《茶經》

中國傳統茶藝圖鑑 中國傳統茶藝圖鑑

中國的茶文化是在唐代發展起來的,並由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唐代封演所著的《封氏聞見記》中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之句,出現了“茶道”一詞。這說明唐時茶道已在王公貴族中廣為流行,並形成了一定的程式。而中國茶藝最終形成的標誌是陸羽所著《茶經》的問世。陸羽(733~804),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復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門)人,生活在中唐時期。陸羽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在走訪各地考察茶葉的過程中,陸羽常常獨行山野,杖擊林木,開闢道路,一邊誦經吟詩,一邊採茶覓泉,評茶品水。後來他放棄了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文人之路,拒絕就職,甘心做“野人”,一心事茶,這才著成《茶經》,被後人尊稱為茶聖。

《茶經》

一之源,介紹了茶的性狀、生長環境和茶的效用。

二之具,介紹了採茶和制茶用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三之造,介紹了蒸青綠茶的採制、加工、分類及鑑別方法。

四之器,詳細敘述了二十八種煮茶和飲茶用具的名稱、形狀、用材、規格、製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對茶湯品質的影響等,還論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壞及使用規則。
五之煮,重點介紹了烤茶的方法、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以及煮沸程度和方法對茶湯色、香、味的影響。
六之飲,重點介紹了從採摘到飲用的整個過程以及注意事項。

圖書目錄

一 茶藝溯源

神農氏與茶

茶聖陸羽與《茶經》

神農氏與茶 神農氏與茶

貢茶

鬥茶

散茶

二 聞香識茶

綠茶

洞庭碧螺春

龍井

黃山毛峰

太平猴魁

六安瓜片

信陽毛尖

金壇雀舌

恩施玉露

安吉白片

廬山雲霧

黃茶

君山銀針

霍山黃芽

廣東大葉青

白茶

白毫銀針

白牡丹

貢眉

青茶

鐵觀音

大紅袍

鐵羅漢

白雞冠

水金龜

鳳凰單叢

台灣凍頂烏龍

武夷肉桂

黑茶

普洱茶

湖南黑茶

六堡茶

紅茶

祁門紅茶

滇紅

正山小種

川紅

寧紅

周公制禮對茶的影響 周公制禮對茶的影響

三 飲茶之器要覽

早期茶具

唐代茶具

宋代茶具

元代茶具

明清茶具

四 茶境茶禮

茶境

古人追求的茶境

焚香

選水

茶禮

站姿

坐姿

行姿

跪姿

鞠躬禮

伸掌禮

寓意禮

五 傳統茶藝

古代三大泡茶法

煎茶法

點茶法

泡飲法

四大傳統茶藝

文人茶藝

宮廷茶藝

寺院茶藝

民俗茶藝

六 茶技演示

泡茶手法

取用器物手法

提壺手法

握杯手法

溫具手法

置茶手法

沖泡手法

茶巾折合法

傳統茶藝

文士茶茶藝

禪茶茶藝

潮州工夫茶茶藝

普洱茶烤茶茶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