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經過反登入作戰準備後,志願軍已日趨主動,志願軍司令部確定了作戰指導上的“穩紮狠打、由小到大”方針。整個戰役預定分三個步驟進行,即每一步以1個兵團為單位,於當面選擇數點實施攻擊,時間可持續7至10天;“聯合國軍”若不進行大的反撲,則以另一個兵團在另一地段上實施進攻;若其進行大的反撲,則乘其反撲之際,集中優勢兵力大量殲滅、消耗其有生力量。為此,首先確定由次要方向上的第20兵團及第9兵團發起進攻,以調動美軍兵力,為主要方向上的第19兵團發起進攻創造條件。
戰役於5月13日打響。整個戰役共進行了三次進攻。
第一次進攻是在5月13日至26日。志願軍第20兵團和第9兵團的23軍、24軍、67軍、60軍4個軍向南韓軍第2、第9、第6、第8、第5、第20師和首都師及美軍第3師等8個師正面的20個連、排支撐點發起了近29次進攻。經戰,除個別支撐點內的守軍逃跑外,先後斃傷俘敵4133人,我軍傷亡1608人,敵我傷亡對比2.6∶1。
第二次進攻是在5月27日至6月23日。為促進停戰談判,志願軍在此次進攻中將原以打擊美軍為主的計畫改為打擊南韓軍為主。志願軍第19兵團、第9兵團、第20兵團及朝鮮人民軍先後對南韓軍團以下兵力防守的51個支撐點進攻作戰65次,共殲滅41203人,我方傷亡19354人。敵我傷亡對比2.1∶1。志願軍突破敵陣地正面達12公里,縱深達6公里,為第三次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三次進攻,即金城戰役,是在7月13日至27日。這是為了打擊南韓李承晚集團的囂張氣焰,促進停戰談判,在朝鮮金城以南地區,對南韓軍防守的堅固陣地實施的進攻戰役。此役志願軍第9、第19、第20兵團及人民軍對南韓軍作戰45次,收復土地178平方公里,斃傷俘敵7.8萬人,我方傷亡3.3萬人,敵我傷亡比2.3∶1。
夏季進攻戰役,是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轉入陣地防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此戰,中朝方面先後有12個軍(含人民軍2個軍團),“聯合國軍”和南韓軍有18個師投入戰鬥,時間持續兩個半月,在寬達200餘公里的正面上,進行大小戰鬥133次。志願軍突破敵防禦縱深達15公里,總計殲敵12.3萬餘人,密切配合了停戰談判,收復土地240平方公里,造成了停戰後有利的態勢。
相關詞條
-
中國志願軍
中國人民志願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50年10月25日,參加抗美援朝的中國方面部隊的名稱。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邊防軍改編而成。部隊稱為“志願軍”是為了避...
內容簡介 名稱由來 作戰歷史 兵種實力 犧牲人員 -
中國人民志願軍
中國人民志願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50年10月25日,參加抗美援朝的中國方面部隊的名稱。中國人民志願軍1950年10月19日入朝參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
組建背景 名稱來源 作戰過程 編制序列 兵種實力 -
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
朝鮮平安南道的檜倉郡掩映在崇山峻岭之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就坐落在當年志願軍總部所在地檜倉郡高達150 米的山腰上,是朝鮮最大的一座志願軍烈士墓,占...
歷史簡介 總理憑弔 陵園地址 -
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
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Fourth Campaign in War to Resist U.S. 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戰爭概述 戰爭背景 戰爭過程 戰爭結果 相關人物 -
1953年夏季戰役
1953年夏季戰役是1953年5月至7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在“三八線”附近,向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韓軍發動的進攻戰役。
-
金城戰役
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的第三階段。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在第24軍配合下,於7月13~27日,對金城以南地區南韓(韓國)軍4個...
戰役介紹 戰爭部署 戰爭過程 戰爭結果 -
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代表中央軍委命令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10月19日,以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開始分別從安東(今丹東)、長...,志願軍同朝鮮人民軍一起,連續進行了兩次戰役,殲敵5萬餘人,於12月6日收復...
基本資料 戰爭簡介 歷史背景 原因 經過 -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史簡編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史簡編,國防大學《戰史簡編》編寫組編。本書主要反應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撫美援朝中的戰況及戰略步署。共分五章,其內容為美帝國主義武裝侵略朝鮮,...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抗美援朝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示意圖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游擊戰相結合的方針,連續進行了五次戰略性戰役。第一次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南。 第三次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於1950年12月31日至...
概述 戰爭背景 原因 戰爭過程 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