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名錦

中國三大名錦

中國三大名錦分別為雲錦、蜀錦、宋錦,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 雲錦,產地南京,可追溯至宋朝,因色澤光麗燦爛,狀如天上雲彩,故而得名,於明清時期,雲錦是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御用品貢品,為中國三大名錦之首,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里程碑,它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2006年雲錦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於2009年9月成功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傳承單位是南京雲錦研究所。 蜀錦,以產於蜀地而得名,因其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圖案華美,成都“錦官城”得名於秦漢時期,秦漢至隋唐時期的錦織品幾乎均為蜀錦。蜀錦是絲綢之路的主要交易品之一,亦是日本國寶級傳統工藝品京都西陣織的前身。 2006年,蜀錦織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單位是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 宋錦,產地蘇州,是在唐代蜀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北宋朝廷在東京設“綾錦院”網羅了很多蜀錦織工為貴族製作禮服,從而形成宋錦。宋錦色澤華麗,圖案精緻,質地堅柔,產品分大錦、小錦、彩帶等數種。大錦又稱“仿古錦”。2006年,宋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單位為蘇州絲綢博物館。

基本信息

雲錦

南京雲錦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與蜀錦宋錦並稱中國三大名錦,為中國三大名錦之首。因其絢麗多姿,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明代詩人吳梅村在《望江南》中曾這樣讚美雲錦“江南好,機杼奪天工,孔雀妝花雲錦爛,冰蠶吐鳳霧綃空,新樣小團龍”。雲錦因其豐富的文化和科技內涵,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里程碑,它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由彩錦演變而來

在古代絲織物“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織物,而南京雲錦則集歷代織錦工藝藝術之大成,代表了中國古代織錦發展的高度。南京雲錦自宋代由彩錦演變而來,到了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統治者喜歡用真金裝點官服,加之當時國力擴張,黃金開採量增大,使以織金夾銀為主要特徵的雲錦脫穎而出,後來居上,成為最珍貴、工藝水平最高的絲織品種。此後,元、明、清三朝都指定雲錦為皇室御用貢品。歷代統治者相繼在南京設立官辦織造局,專門管理雲錦的生產並壟斷了銷售。雲錦是當時南京最大的手工產業,在中國歷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社會影響。清康熙、雍正年間,南京雲錦生產達到高峰,秦淮河一帶機戶雲集,機杼聲徹夜不絕,雲錦產量空前。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祖上3代4人曾任清代江寧織造官達65年之久。

•寸錦寸金

被古人稱作“寸錦寸金”的雲錦,其生產工序非常複雜。“挑花結本”,相當於軟體設計,它用古老的結繩記事的方法,把花紋圖案色彩轉變成程式語言,再上機進行織造。此工藝技術要求很高,實際上是一種以線為材料,進行儲存紋樣程式的創作設計過程。織機上坐著的人,稱作“拽花工”,只要按過線順序提拽即可。機下坐著的人,稱“織手”,他使用“通經斷緯”的技術(緯線由不定數的彩絨段拼接而成),挖花盤織,妝金敷彩,就能織出五彩繽紛的雲錦來,這種工藝至今尚不能被機器所替代。

•傳世品

雲錦主要品種有“織金”(用黃金打成箔,切成絲,捻成線織就)、“織錦”、“庫緞”、“妝花”四大品種,用於皇帝龍袍、皇后鳳衣、霞帔、嬪妃的麗裝靚服、宮廷裝飾及褥子、靠墊、枕頭等實用品。雲錦有時還作為朝廷禮品,饋贈外國君主和使臣以及賞賜大臣和有功之人。其中妝花是雲錦中織造技術最為複雜,成就最為傑出的提花絲織品種。可以說,織物中最高檔的是絲綢,絲綢中最高級的是織錦,織錦中最高貴的是雲錦,而南京雲錦中最傑出的代表就是妝花,它達到了絲織工藝登峰造極的地步。

代表作;穿枝花紋金寶地(清中期),傳世品。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蜀錦

蜀錦,又稱蜀江錦,是指四川省成都市所出產的錦類絲織品,起源於戰國時期,有兩千年的歷史,大多以經線彩色起彩,彩條添花,經緯起花,先彩條後錦群,方形、條形、幾何骨架添花,對稱紋樣,四方連續,色調鮮艷,對比性強,是一種具有漢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多彩織錦。蜀錦歷史悠久,載譽華夏,同時也是日本國寶級傳統工藝品京都西陣織的前身。

蜀錦原指四川生產的彩錦,後成為織法似蜀的各地所產之錦的通稱。蜀錦多用染色的熟絲線織成,用經線起花,運用彩條起彩或彩條添花,用幾何圖案組織和紋飾相結合的方法織成。成都是蜀錦的故鄉,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便在成都夷里橋南岸設"錦官城" ,置"錦官"管理織錦刺繡。漢朝時成都蜀錦織造業便已經十分發達,朝廷在成都設有專管織錦的官員,因此成都被稱為“錦官城”,簡稱“錦城”;而環繞成都的錦江,也因有眾多織工在其中洗濯蜀錦而得名。十樣錦是蜀錦的主要品種之一,簡稱“什錦”。

蜀錦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山謙之《丹陽記》說∶“歷代尚未有錦,而成都獨稱妙,故三國時魏則市於蜀,吳亦資西蜀,至是乃有之。”

國寶級漢代文物”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體現了蜀錦的歷史,也體現了蜀錦的地位。而在2012年對成都老官山漢墓進行了搶救性的考古發掘中,在2號的墓葬北底箱出土了4部蜀錦提花織機模型,據悉,出土的四部織機模型,應當是前所未見的蜀錦提花機模型,是迄今我國發現的唯一有出土單位的完整的西漢時期織機模型,對研究中國乃至世界絲綢紡織技術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機模型,對中國紡織史、科技史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代表了當時紡織手工業的最高水平,甚至對世界紡織史都有很重要的影響。

蜀錦大多以經向彩條為基礎起彩,並彩條添花,其圖案繁華、織紋精細,配色典雅,獨具一格,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多彩織錦。蜀錦質地堅韌而豐滿,紋樣風格秀麗,配色典雅不俗,如唐代蜀錦的圖案有格子花、紋蓮花、龜甲花、聯珠、對禽、對獸等,十分豐富。在唐末,又增加了天下樂、長安竹、方勝、宜男、獅團、八答暈等圖案。在宋元時期,發展了緯起花的緯錦,其紋樣圖案有慶豐年錦、燈花錦、盤球、翠池獅子、雲雀,以及瑞草雲鶴、百花孔雀、宜男百花、如意牡丹等。在明代末年,蜀錦受到摧殘,到了清代又恢復了生產,此時的紋樣圖案有梅、竹、牡丹、葡萄、石榴等。

蜀錦的品種繁多、傳統品種有雨絲錦、方方錦、鋪地錦,散花錦、浣花錦、民族錦、彩暈錦等等。

1、雨絲錦

特點是錦面用白色和其他色彩的經絲組成,色絡由粗漸細,白經由細漸粗,交替過渡,形成色白相間,呈現明亮對比的絲絲雨條狀,雨條上再飾以各種花紋圖案,粗細勻稱、既調和了對比強烈的色彩,又突出了彩條間的花紋,具有烘雲托月的藝術效果,給人以一種輕快而舒適的韻律感。圖案豐富多彩,常見的有天安門、杜甫草堂、望江樓、百花潭、芙蓉白鳳、翔鳳游龍、蓮池鴛鴦、蝶舞花叢、葵花、牡丹、梅竹、龍鳳等。

2、方方錦

特點是緞地緯浮花,再單一地色上,以彩色經緯線配以等距不同色彩的方格,方格內飾以不同色彩的圓形或橢圓形的古樸典雅的花紋圖案,如梅鵲爭春、鳳穿牡丹、望江樓、百花潭等。

3、鋪地錦

又稱“錦上添花”,其特點是在緞紋組織上用幾何紋樣或細小的花紋鋪滿地子,再在花紋上嵌織大朵花卉(有的加嵌金線),如寶相花等。色彩豐富、層次分明,顯得格外富麗堂皇。

4、散花錦

特點是花紋布滿錦地,常見的圖案有如意牡丹、瑞草雲鶴、百鳥朝鳳、五穀豐登、龍爪菊、雲雁等,富於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格。

5、浣花錦

又稱花錦,它是由古代名錦“落花流水錦”發展而來的,傳說唐代卜居成都浣花溪的貴婦人根據溪水蕩漾的變化而設計的花紋,而且在錦織成後,多數在錦江上游溪水潭內洗滌,故名。其特點是地組織採用平紋或緞紋以曲水紋、浪花紋與落花組合圖案,紋樣圖案簡練古樸,典雅大方。

6、民族錦

一般採用多色彩條嵌入金銀絲織成,多用於民族服飾,故名。其特點是錦面上的圖案從經緯線交織中顯現出自然光彩,富有光澤。常見的圖案有團花、葵花、“萬”字“卐”“壽”字等。

7、彩暈錦

特點是織紋華貴相映,明暗匹配,層次分明,並以色暈過渡,花紋絢麗多彩,別具一格。

•國寶級文物:蜀錦“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指“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膊(護臂) ,蜀錦。該織錦的年代為漢代,來自蜀地。現收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考古研究所,為國家一級文物,位列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之首。1995年10月在尼雅遺址發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絕倫的漢朝絲綢,其色彩之斑斕,織工之精細,實為罕見。其中一塊織錦護膊,尤為光輝燦爛、耀人眼目,青底白色赫然織就八個漢隸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令世人震驚,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該錦為長方形,圓角、絹緣、綴帶、長16.5厘米,寬11.2厘米,為五重平紋經錦,經密220根/厘米,緯密48根/厘米,採用經線提花的織造方法製作,以寶藍、絳紅、草綠、明黃和白色等五組色經織出星紋、雲紋、孔雀、仙鶴、辟邪和虎紋。其花紋之間貫穿隸書“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文字。

圓角長方形,絹緣,縫綴六角系帶,長18.5厘米,寬12.5厘米,系帶長21厘米,部分系帶殘斷。護臂用面錦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文字織錦,五重平紋經錦,經密220根/厘米,緯密24根/厘米,寶藍、草綠、絳紅、明黃和白色等五組色經根據紋樣分別顯花,織出星紋、雲紋及孔雀、仙鶴、辟邪虎等禽獸紋樣,紋樣題材新穎、風格別致;每組花紋循環為7.4厘米,上下兩組循環花紋之間織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小篆文字。白色絹緣系用一通幅的絹條縫製成絹經密50根/厘米,緯密40根/厘米,系帶經密60根/厘米,緯密28根/厘米。

此漢錦採用青赤黃白綠五色,皆為秦漢以來發展廣泛的植物染料所得。五色應為“青赤黃白黑”,而該錦用色為“青赤黃白綠”,其中綠應為黑,這裡用了綠色,可能黑色不夠亮麗而以綠色替而代之。五色的“青赤黃白黑”分別與五星的“歲星、熒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一一對應。古人能在一塊方寸不大的織錦上把陰陽五行學說表現得如此淋漓酣暢,實屬罕見,被定為國寶級文物當之無愧。該錦織造工藝非常複雜,為漢式織錦最高技術的代表。

宋錦

宋錦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宋代由官府錦院主持生產的織錦,二是指明、清時期由蘇州織造府主持生產的宋式錦。

宋錦起源於隋唐,因興盛於宋代而得名,是在唐代蜀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相傳在宋高宗南渡後,為了滿足當時宮廷服裝和書畫裝幀的需要,開始生產,特別是裝幀裱畫業的崛起,形成了特殊用途與獨特的藝術風格。宋錦是以純桑蠶絲或桑蠶絲經線和有光人造絲彩緯色織彩緯顯色的緯錦,採用三枚斜紋組織、兩種經線(面經用本色生絲,底色用有色熟絲)、三種有色緯線(花紋與地兼用的色緯和兩種專用織花紋的色緯)織成。宋錦紋樣繁複多變,圖案靈活多姿,題材廣泛多意。在南宋時,已有青樓台錦,紫鸞鵲錦、皂方團百花錦、柿紅色背錦、八角織錦、八角回龍、球路錦、衲錦、定勝四方、如意小龍、金錢如意、福壽全寶、春意紋菊、環藤蓮花、藤鳳菊枝、翠色獅子、倒仙牡丹、天下樂、練鵲、綬帶、瑞草、八達暈、銀鉤暈、白蛇龜紋、水藻戲魚、紅七寶金龍、紅遍地芙蓉、黃地碧牡丹、紅遍地朵花、方勝等40餘種,以獅、象、鹿、鶴、孔雀、鴛鴦、蝙蝠、蟲草和想像動物龍鳳等巧妙結合。此外,還有吉利祥瑞含義的八寶(如意、古錢、方勝、萬卷書、毛錠、犀牛角、珊瑚珠等)、八吉祥以及“壽”字、祥雲等。這些寫生紋樣,造型生動而流暢,構圖樸實大方,秀麗多彩,結構嚴謹古樸,加上幾何骨格添花,花中套花,花紋精細而飽滿,風格端莊,典朴娟秀,配色典雅和諧。宋錦的特點是質地柔軟,色澤光亮,花型雅致,古意盎然,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現代宋錦主要產於杭州、湖州、蘇州等地。現代生產的宋錦又稱“仿宋錦”,主要品種有大錦、盒錦和小錦。

1、大錦又稱“重錦”,其特點是質地緊密豐厚,結構精緻,花地分明,顯色效果極佳。花紋圖案以仿古圖案為主,有豐登錦、答暈錦、寶相錦、植物花卉錦、宜男錦等,主要用於服裝的面料和名貴書畫的裝裱等。

2、盒錦是一種以桑蠶絲與少量棉紗用緞紋組織進行彩色交織提花的錦,質地輕薄細潔較疏鬆,花紋圖案大多是結合盒子款式,花紋滿地整齊正規,圖案多為對稱連續的橫條形。題材以動物(如獅子、游龍、雲雁、鸞鵲、翔鳳等)為主,配以牡丹、荷花、芙蓉、菊花、鐵梗、梅、蘭、竹等花卉紋的八花錦、十六花錦、二十四花錦為主題,並點綴“八寶”、“祥雲”、“瑞草”等,主要用於一般書畫裝裱、裝潢或衣料等。

3、小錦有素、花兩種,花紋細小。花紋以幾何紋和對稱小花紋為主,圖案大多採用吉祥如意的會意寫實,如八寶(古錢、方勝、書、畫、琴、棋等)、八仙(寶劍、扇子、葫蘆、纏枝、柏枝、笛子、荷花等)、八吉祥(寶壺、法輪、雙魚、海螺、花傘、百結、蓮花等)以及“壽”字、“萬(卐)”字等,主要用作廟宇佛幡、書及畫冊封面,以及工藝品禮盒裝潢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