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影響
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郭沫若親自題寫了刊名。與會專家認為,《中原文物》為繁榮文物考古學術研究做出了貢獻,在及時報導考古新發現、反映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宣傳中原文明、爭鳴學術熱點等方面尤為突出,深受大家喜愛,成為全省乃至國內外文博同行及文物愛好者的良師益友。
《中原文物》始終擔負著向社會宣傳國家文物政策、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學術繁榮等多重使命,逐步辦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考古綜合性學術期刊。截至目前為止,《中原文物》已正式出版發行近百期,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反映了源遠流長的中原文化。
創刊伊始,《中原文物》便確立了立足中原,面向國內外,鼓勵學術爭鳴的辦刊宗旨。設定的欄目主要有:考古新發現、研究與探索、文物與科技、博物精華、博物館論壇、收藏與鑑定、文物與旅遊、書刊評介、學術動態、文博簡訊等。尤其是史前文化、夏商文化、楚文化、漢畫等一系列與中原相關的重大課題的研究,為學術界所注目。國內外一些著名的專家學者,如夏鼐、蘇秉琦、李學勤、宿白、鄒衡、俞偉超、嚴文明、李伯謙、安金槐、許順湛等先生,先後為刊物撰稿。目前,《中原文物》的年發行量在12000冊左右,其中國外的年發行量在2000冊左右,遠銷到日本、美國、法國、新加坡、泰國、韓國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是河南省期刊中對外發行量最大的一家。
期刊欄目
改版後的《中原文物》由河南博物院主辦,龍門石窟研究所、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及洛陽博物館協辦。除保留原來開設的“考古新發現”、“研究與探索”、“博物館論壇”、“文物與科技”、“博物精華”、“鑑賞家園地”、“文物與旅遊”、“書刊評介”、“文博簡訊”、“學術動態”等欄目外,還將適當增加新欄目,以增加信息量。
投稿須知
二、本刊從2000年第1期起執行國家新聞出版署頒發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來稿請注意以下事項:
(一) 標題準確,文字精煉,層次清楚,字跡工整。
(二) 文中附圖、表格、照片、拓片等要清晰。
(三) 來稿請提供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提要和3-7個關鍵字,並附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工作單位、職稱、郵編等,其順序請以本刊本期的文章格式為準。
(四) 凡譯稿,需徵得翻譯著作權,並將著作權(複印件)及譯稿原文附上。
(五) 來稿不論長短,只求質量,一經刊載,即付稿酬,優秀文章,稿酬從優。
(六) 因人力有限,來稿一般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自投稿之日起,三個月未見我刊採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處理。
(七) 稿件請寄編輯部,勿寄個人,以免遺失或延誤。
(八)從1999年起,本刊電子郵件已開通,作者可使用E-mail投遞稿件,也可以寄交軟碟。
期刊目錄
2013年01期目錄
濟源市東街明代壁畫墓發掘簡報 | 陳良軍;郭少飛;候加貴;丁栓紅;韓彥剛;楊蕊;丁永俊;衛建波; |
對《試析琱生諸器之人物關係及其他》的一些意見 | 白光琦; |
柿子灘遺址穿孔飾品的穿系方式研究 | 宋艷花;石金鳴; |
石家河文化的北漸及其對豫中西地區的影響 | 劉俊男; |
長江中游生態環境對新石器時代陶器製作的影響 | 笪浩波; |
宗教學視角下的西水坡45號墓 | 朱磊; |
史前青銅冶鑄業與中原早期國家形成的關係 | 張海;陳建立; |
跨湖橋遺址所出刻劃符號補釋 | 牛清波; |
商周戈之使用略談 | 石曉霆; |
先秦古簡與生態環境史研究 | 李金玉; |
許昌漢畫像石門楣探析 | 赫連玉芳; |
新出土唐劉憲墓誌疏證 | 毛陽光; |
鄭州黃崗寺北宋賈正之及其妻蔡氏墓誌考 | 信應君;信宇鵬; |
試論文化遺產保護中“人”的因素 | 呂寧; |
山東昌邑清代劉炳勛墓碑考釋 | 劉洪波; |
雲南曲靖八塔台墓地銅器分析 | 趙鳳傑;李曉岑;劉成武;康利宏; |
江蘇江陰明墓出土粘連紙質文物的揭展和研究 | 鄭冬青;張金萍;何子晨;左駿; |
期刊文摘
河南正陽李冢漢墓發掘簡報--《中原文物》2002年05期
李冢漢墓群位於正陽縣城南15公里的李冢、姚莊兩自然村之間,共7座,原均有高大的封土堆。《正陽縣誌》稱其為“七星台”,又雲“慎子將軍墓”。姚莊村附近的一座墓早年已推平,現存李冢附近6座,由村西北120米的大冢(M1)往西依次為M2、M3、M4,M4南為M5。
略論湖南出土的商代玉器--《中原文物》2002年05期
20世紀60年代以來,湖南境內相繼出土了幾批商代玉器,它們非常有特色,也很重要。本文在概述這幾批玉器的基礎上,就這些玉器的年代、用途、來源、特點等作了一些論述,不妥之處,敬請專家學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