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刊歷史
1960年,《中央民族學院分院學報》創刊。
1981年,《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以半年刊形式出版發行。
1982年,改半年刊為季刊。
1988年,改季刊為雙月刊。
1997年,由雙月刊改回季刊。
2001年,《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更名為《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並以雙月刊形式發行。
2002年,中南民族學院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隨之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年11月,該刊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設有“民族學人類學論壇”、“哲學研究”、“政治學研究”、“法學研究”、“經濟學研究”、“社會學研究”、“歷史學研究”、“文化學研究”、“文學研究”、“教育學研究”等欄目。其中,“民族學人類學論壇”是該刊的特色重點欄目,本著“大民族學”的學科理念,論壇下設“學科研究綜述”、“民族社會學”、“人類學”、“民族文化”、“民族史”、“民族理論”、“民族經濟”、“民族法學”、“民族教育”、“民族文學”等子欄目。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在2007年舉辦的首屆全國民族地區優秀學報(期刊)的評選中,“民族學人類學論壇”被評為“全國民族地區學報(期刊)名欄”。
主要欄目:民族學、民族文化、民族經濟、民族教育、民俗學
人員編制
據2018年7月《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官網內容顯示,《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編輯部有在崗人員9人,其中編輯6人,編務2人,排版服務1人,其中6名編輯全部具有高級職稱,其中正高3人(含三級教授2人)。
資源保障
•審核體系支撐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在嚴把政治關的前提下,堅持學術標準為采稿用稿的唯一標準,作者70%左右是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的學者,保證了所刊文章有較高的學術質量。
學術交流
2014年10月16日,由中南民族大學主辦,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編輯部、中國武陵山減貧與發展研究院承辦的民族地區持續減貧與同步小康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中南民族大學學術交流中心三樓第三會議室召開。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連續被有關權威機構認定為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民族學類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湖北省優秀期刊等。
出版發行
據2018年7月14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出版文獻共8077篇。
據2018年7月1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載文量為4150篇。
影響因子
據2018年7月14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總被下載2214116次,總被引44366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0.809,(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0.467。
據2018年7月1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被引量為9399次,下載量為207926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2015年影響因子為0.7,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1912名,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79種)中排第51名。
榮譽表彰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在2007年舉辦的首屆全國民族地區優秀學報(期刊)的評選中被評為“全國民族地區學報(期刊)名刊”。2008年,再次蟬聯“全國百強社科學報”榮譽稱號,再次榮獲湖北省優秀期刊稱號。2010年,獲得“全國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稱號,也是全國民族院校唯一獲得三十佳的期刊。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的形象標識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上邊是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的書法體,下邊是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的英文。
辦刊理念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的辦刊理念是:繁榮學術,服務現實,創新理論,培育人才。
編輯思想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的編輯思想是:立足特色,突顯熱點,聚焦前沿,鼓勵創新。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主編 | 雷振揚 |
編輯部主任、常務副主編 | 何海濤 |
據2018年7月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官網和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官網顯示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