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遼寧省
中前所城VI-498
簡介
位於遼寧省綏中縣城西44公里今京瀋鐵路北側。是遼寧現存最完整的“所城”,始建於明宣德三年(1428年),“中前所”全稱“中前千戶所”所城略呈方形,東西510米,南北502米,非正南正北,偏40°。城牆現高8米,牆基6.3米,頂寬5.3米,基部為條石砌築,牆頂女兒牆無存,場內中心有十字大街通向東、南、西三門,分別稱定遠門、廣定門、永望門。北面嵌石匾,刻有“中前所”三字。城門用青磚作六丁橫拱券法砌築,白灰填縫,門洞高6米,寬4.2米。在城門內側,可沿斜坡式馬道登上城頂。現唯東門馬道尚殘留遺蹟。城牆四角有方台,現僅有西南隅方台保存完好。前所城歷史悠久,是山海關外第一城,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崇德八年(1644年)清世祖派鄭親王濟爾哈朗和阿濟格征明寧遠城(今興城)。攻陷中後所(今綏中城),前屯衛城、中前所城等綏中諸城,為清軍入關掃清了道路。關外第一所——中前所城
明代山海關外狹長的遼西走廊上,曾密密麻麻地散布著無數小小的堅固圍城,時刻警惕著東北方向的敵人。用於防守和運兵的長城,以及長城內用於傳遞信息的烽火墩,還有長城外步步為營的衛城哨所,共同組成了密不透風的防禦網路。這些規模巨大的磚石工程,在這個喪失了對外擴張能力的朝代,卻象徵了它防守方面的無比執著。幾百年滄桑變遷,當年明朝為之提心弔膽的女真人也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大家庭,東北地區經歷血與火的洗禮後也成為漢族與少數民族混居之地。今逢四海為家日,長城及其附屬防禦工事都漸漸淡出歷史舞台。如果說長城尚因其依山的地勢、雄壯的氣勢而成為旅遊熱點的話,這些默默無聞的衛城卻更容易被遺忘,甚至迅速地從地表消失。只有山海關外不遠處,當年的第一座衛城——中前所城卻奇蹟般地保留下來,作為一個歷史的標本。出山海關不遠,即抵達前所鎮,目前屬遼寧轄區。國道旁殘破卻厚實的城牆一角非常顯眼,在四周荒蕪地田地、稀疏的農宅映襯下顯得蒼白無力,卻是真正的古蹟。整座所城城牆保存基本完整,比著名的寧遠衛城略小,大概當年是主要供軍事需要的千戶所,功能較為單一也沒必要占太大面積。據說這座城池在清朝仍然留用,因此沒有完全廢棄。民國時期的直奉戰爭中還被當作堡壘——那是冷兵器時代最後的尾巴。如今雖殘破不堪,沒多少氣勢可言,卻也算慣看秋月春風,低調地安享風燭殘年。
不像雞鳴驛城和舊廣武城在群山盡頭的開闊荒原中孤立,給人那樣的蒼涼雄勁之感,中前所城位於國道南側、海之北岸,擁擠的公路鐵路從身旁穿過,視野不甚開闊。城池方形,西北角與公路接壤,垛口盡失但包磚大多保存完好,殘破之處看不出槍林彈雨的痕跡,大概主要是歲月磨洗老化所致。城有東西南三門,唯北面不開門——跟很多防禦性城堡一樣,為防禦北狄而堅壁清野。其實這只是一廂情願的心理安慰,真正北方來敵未必就非從北門進入。三座城門都經過整修,所以比其他牆體要新很多,有的還不負責任地加上了虎皮牆,文物價值大為減損——還不如寧願任期破舊。唯獨西門瓮城尚存,外層城門側向南方,不與內西門在一條直線上,為增加敵人進攻的難度。下層牆基主要由大橫條青石砌城,上面累磚,顯得有點層次感和牢固感。但這些當年迂迴曲折的戰略設計如今卻成為藏污納垢之所。滿目垃圾成堆,也讓人倒胃。
城內四方十字街道布局,不像舊廣武城被廢棄,這裡還居住著不少村民。城內成排的路燈、修正的新地磚都證明它還在跟著今天社會的步伐。然而街道兩旁的民房卻極為陳舊,如同走入數十年前的電影中。十字街心還有一座“前所酒店”舊址,看那寂寥的狀況,估計已關門多年,門額頂上的小小五角星表明了它所屬於的時代。其他小巷基本為土路,雨天略為泥濘。正午的城內一片寂靜,只是偶爾有人走過,或許因為雨天,但對這樣一個普通的小村落是不能抱有太多期待的。也許這裡曾經出過勇士,也許前所城目睹過轟轟烈烈的歷史場面,而一切都在無情的時間面前化為了灰燼。今天所能看到的,只是破落不堪、衛生條件不佳的小村,唯有城牆在默默訴說興亡舊事,然而又有多少有心人能真正體會到其中意味。離開前所城,回頭再看一眼公路邊露出的厚重城牆,心中仍然有一絲遺憾。
歷史
該城建於明宣德三年(1428年),是指揮葉興所建的千戶所。1931年改現名。城西有強流河,蜿蜒清澈,繞城而過。據民國《臨海縣誌》載:“
前所城高二丈三尺,周圍三里六十九步,垛口三百二十個,明洪武二十八年建”。為明信國公湯和(安徽鳳陽人)與明威將軍方鳴謙(黃岩洋嶼人)負責修築。兩城隔江相望,是江、浙、閩抗倭四十一衛所之一。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城內設立前所巡檢司署。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南門外修建沙灣聯珠炮台,置土炮五門,兵五十名。小圓山塔下建小灣炮台,置土炮三門,兵十五名防守,光緒二十年重修。至1952年大小炮台各剩一門,後被熔鑄,炮台遺址今尚存。鳳凰山下前所城歷經五、六百年的櫛風沐雨,碧蘚浸淋,古樸滄桑。古城依山傍水,街巷起伏,地勢險要。今年筆者在參與《臨海軍事志》編纂之際,我們特地前赴位於椒江區前所街道前所村,穿越於古城內外的街頭巷尾,傾聽著老人們給我們講述孩童時的點點滴滴。在我們環城採風中,好客的當地老人王天梁和陳大春給我們講解了當年他們自己參與拆城的經過,並實地指點四個城門方位及地址。在老人的敘述下得知:今前中路和建電路邊上的台電排水溝就是當年護城河,前中路段後填塞改建成大道。
至於前所城的毀壞起始過程,有清光緒三年《汾川李氏族譜》載:“鹹豐六年(1856年),其東小圓山前所,湯開遠(湯和)和戚南塘(戚繼光)所營之壁壘。今則承平日父耕耘,蓄牧之所經,無復仡仡崇墉之壯矣!”。從以上的幾句話中可以想像,鹹豐年間當時的前所城頭就任憑百姓們種植和放牧的自由場所,古城就已經破損嚴重,無復往日的壯觀了。可到現代的四、五十年代,當年古城牆更加破敗不堪,殘垣斷壁,東門、北門尚好,城門和四個敵台還在。南面段城牆有幾個缺口,百姓自由翻越,孩童在城頭上玩耍。至1957—1958年間前所城南門段拆毀,北門段也於1963年徹底被拆,西門則拆得更早。至今只有北段鳳凰山上仍有部分殘存基石,以及柴行街西門處,唯一僅存的一小段明代城垣,後人在城基上修建了簡易民宅,被一群城市的拓荒者安居。
歷史的硝煙已經褪盡,前所古城已成一個遠去的背影,但城內的街巷布局和民居建築等至今仍清晰展現。其中有東門路上清巡檢司署小衙門舊址仍在,舊時的照牆、四周圍牆、麒麟門等格局依稀可辯;有衙門中“來不接客,去不遠送”的禮儀還在城裡百姓中傳誦;有城隍廟、東嶽宮、文昌閣、三官堂等亭台樓閣見證著古城的盛衰;有汪裕源酒醬坊、養正義塾的商家作坊和詩禮傳承;有所前路、所後路、倉前路、一大街、二大街、后街、東門路、柴行街、西門街,這些舊時的街巷和古人的足跡;有東南城根糧籽里、包家裡、蔡家裡、征家裡、陳家裡,董家裡和劉家裡等多姓氏聚居的民居和她們世代融合的純樸民風。所有這些促成了古城內外富有地方民俗和人文色彩的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置身於驚濤拍岸的鐘山項上,遙望著千舸競發的椒江內外和那叢林掩映中的小圓山古塔,我們驀然回首,歷史與現實的交相映輝,讓我們倘徉於文化時空的隧道,尋訪這些被遺存廢棄、頹敗城垣的遺蹤。它提醒人們記憶深處,這曾是痛擊倭寇捍衛海疆的古戰場和燃燒過的烽火歲月。
古建築
城基本呈正方形,東西長510米,南北寬502米,牆高10米,設三個城門,無北門,上建真武廟,已毀於兵火。各城門原建有羅城(又叫瓮城),現唯有西門羅城尚存。
前所城是關外第一所城,扼據要衝,形勢險要。明清交戰時,明朝派總兵在此把守。明代在關外曾建有125座所城,前所城是唯一保存較完整的一座。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奉軍曾把前所城作為攻擊山海關的重要陣地。 碣石 興城海濱風景區 筆架山 望海寺 龍灣公園 張學良築港紀念碑 前所城 聖水寺 九門口長城 柏山風景區 首山 靈山寺 葫蘆島港 石坊 龍灣海濱 朱梅墓園 烏金塘水庫 塔山阻擊戰紀念塔 虹螺山風景區 塔子溝雙塔 碣石宮 陽光海灘 綏中斜塔 五里河公園 龍背山公園 秦漢遺址 漢武台 大黑山涼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