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發布
陝發〔2016〕25號
(2016年9月21日)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精神,結合陝西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意見內容
一、總體要求
(一)文藝工作面臨的形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文化繁榮興盛,離不開文藝事業繁榮發展,離不開強大的文化自信匯聚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來陝視察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等多個場合發表重要講話,突出強調文化自信在國家、民族發展道路上的深遠意義,為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動力,文藝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近年來,陝西廣大文藝工作者振奮精神、牢記使命,高舉旗幟、自覺擔當,創作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國家水準和陝西特色的好作品,在全國乃至國際上產生了良好反響。但是必須看到,我省文學、戲劇、電視劇、專題片、音樂、曲藝等門類較強,電影等其他文藝門類相對較弱,存在著對優秀作品推介不夠、對地方文化資源挖掘不夠的問題,也存在著引導、管理、服務文藝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手段方法滯後的問題。面向未來,我省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推精品、出人才、強陣地的任務依然繁重。
(二)文藝工作的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的文藝方針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牢把握“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中國精神為靈魂,以中國夢為時代主題,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脈,以創新為動力,以創作優秀作品為中心環節,大力推進文化精品戰略,創作生產更多無愧於民族、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三)文藝工作的總體目標。充分挖掘好、展示好、利用好陝西悠久豐厚的歷史文化、光輝燦爛的革命文化、特色鮮明的民俗文化、壯美雄奇的山水自然文化、頗具實力的現代文化和深受海內外關注的宗教文化等多種文化資源,以文化自信攀登文化髙地。做大做強“文學陝軍”“西部影視”“陝西戲曲”“長安畫派”“黃土畫派”“三秦書風”“陝西旅遊演藝”“陝西民歌”“陝西曲藝”“國風·秦韻”文化展演等特色文化品牌,實現文化強省戰略目標。
——引導文藝工作者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以最廣大人民為服務對象和表現主體。堅定文化自信,講好陝西故事,為全省追趕超越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全面推進文學、影視、戲劇、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攝影、曲藝、雜技、民間文藝等各個藝術門類繁榮發展,力爭每個文藝門類每年有2—3部作品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
——組織實施好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陝西文藝大獎、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扶持工程、“大秦嶺·中國脊樑”文藝創作工程、廣播影視精品工程、精品圖書出版工程等重點文化工程項目。
——培養和造就一批在全國有影響、人民喜愛的陝西文藝領軍人物和代表人物。
——落實中央支持文藝發展的政策,加大文藝事業財政投入力度,創新資金投入方式,盤活社會資本,建立財政資金與市場資金配套粘合機制。
——健全民眾文藝工作網路,繁榮基層文藝創作,廣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努力實現文化小康。
——創新文藝生產和傳播方式,推動優秀作品“走出去”,顯著提升文藝作品傳播力影響力。
二、啟動實施繁榮文藝系列工程
(四)實施文化自信構築工程。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陝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擁有許多中華文明、中國革命、中華地理的精神標識和自然標識,是新中國的文化重鎮,在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中負有重要使命。要大力組織實施文化自信構築工程,引導文藝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刻認識堅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義,高舉文化旗幟、堅守文化理想、強化文化擔當,以文化自信支撐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藝創作要始終聚焦廣大人民,自覺禮敬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詮釋和挖掘陝西文化資源內涵,突出中國特色,守好精神標識,講好陝西故事,以更多精品力作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推動中華文化繁榮興盛。(省委宣傳部牽頭,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文聯、省作協等部門配合)
(五)實施“文學陝軍”再出發工程。繼承和弘揚陝西文學創作精神,持續推出一批重大優秀文學作品,推出一批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品圖書。編輯出版文學年選,提升“文學陝軍”在全國文壇的影響力。規範和改進文學基金管理使用,落實“簽約作家”考核獎勵制度,全面推進小說、散文、詩歌等各類文學體裁創作。推動網路文學健康發展,支持推出優秀網路原創作品。組織“作家進校園”“作家進軍營”“作家進社區”以及“陝西作家有好書”“小說連播”“影視交流對接會”等文學普及和推介活動,在報紙、期刊持續組織陝西作家作品專版專號,支持舉辦各類培訓會、研討會、改稿會。大力推進以西北大學“中國文藝評論基地”為代表的陝西文藝理論評論陣地建設。支持辦好《小說評論》《延河》《美文》《當代戲劇》《音樂天地》等文藝期刊和“陝西文藝聚焦”“長安評論網”等重點文藝評論欄目、網站。鼓勵引導網上文藝評論及“微評論”,壯大文藝評論隊伍,打造“長安評論”新品牌。(省作協牽頭,省文聯、省評論家協會配合)
(六)實施“西部影視”品牌提升工程。充分發揮政策引領作用,落實好國家扶持影視生產的政策,制定出台《陝西省關於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實施意見》,鼓勵引導有條件的市縣 (區)結合國家政策和當地實際,出台靈活有效的扶持政策,通過稅收減免、土地優先保障等方面優惠,因地制宜打造陝西影視基地集聚區。鼓勵引導社會資金設立影視發展專項投資基金,推進影視企業健康快速成長。扶持西影集團、陝西文投影視、曲江影視等做強做大,支持曲江丫丫影視、西安光中影視、曲江大秦帝國影業等影視企業發展壯大,鼓勵引導民間資本逐漸成為影視生產的資本主體。以基地帶動影視生產整體繁榮發展,打造立足全國、面向世界的影視全產業鏈運營平台,大力支持西安“中影國際絲路電影城”和白鹿原影視基地建設,打造國際水平、國內一流的影視文化產業基地,推動陝西影視生產工業化、規模化、數 字化和投融資一體化。創新和拓展影視創意、題材、類型,支持推動影視項目與陝西旅遊文物資源深度融合,挖掘提煉優勢資源,拓展題材範圍。支持電影院線建設,注重宣傳和發行、票房和市場。支持省內相關高校影視專業建設,打造特色影視智庫,為影視後續人才培養、創意策劃、產業鏈拓展提供教學和科研支持。(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牽頭,各設區市政府、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教育廳、省旅遊局、省文物局配合)
(七)實施“陝西戲曲”品牌鑄造工程。貫徹落實陝西省《關於支持秦腔等地方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研究制訂以秦腔為代表的地方戲曲劇種中長期發展規劃,推動眉戶、碗碗腔、道情等地方劇種傳承發展。健全地方戲曲保護、傳承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確立一批傳承基地,扶持一批重點院團,推出一批優秀劇目,培養一批戲曲名家,開展一批重大活動,鑄造“陝西戲劇”品牌。完善戲曲創作激勵機制,扶持重點劇目創作,加大經典優秀劇目政府採購演出比例,加大對陝西戲曲研究院、西安秦腔易俗社等重點戲曲院團的投入保障,扶持基層和民營戲曲藝術表演劇團。加強戲曲人才培養,推進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省內高等院校藝術院系共建陝西藝術職業學院,完善戲曲表演人才培養就業機制,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探索陝西戲曲研究院與市縣重點戲曲院團、重點劇種“共享共贏,融合發 展”新路徑,讓地方戲曲活起來、傳下去、出精品、出名家。扶持推廣“天天有秦腔”“一元劇場”等文化惠民活動,組織實施年度戲曲大匯演,培育戲曲演出市場和年輕觀眾群體。推動戲曲教育進課堂,組織學生進劇場、戲曲名家進校園,拓展戲曲普及渠道。支持陝西經典精品劇目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舞台。(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牽頭,省財政廳、省教育廳配合)
(八)實施美術書法精品戰略工程。秉承長安畫派“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藝術精神,高揚博大、雄強、開放、包容的“長安精神”,做好長安畫派和黃土畫派的學術研究和建設,推出“長安精神”系列展等重點創作項目,辦好“陝西美術獎”評選活動。突出陝西地域特點,努力打造“三秦書風”,持續開展“秦風書韻”讀書會活動,學習研究有關中國書法史、書法歷史人物及有關陝西書法發展的重要課題,提高陝西書法家的書法理論與實踐水平,重建書法現代人文精神。組織好陝西省書法篆刻作品屆展、全省美術作品展、臨帖屆展和自作詩文展、陝西人文專題展、重大節日紀念活動、“陝西書法大講堂”主題展等展覽活動。打造陝西美術書法展覽、傳播和銷售平台,促進陝西藝術品交易健康繁榮發展。(省文聯牽頭,省美協、省書協配合〉
(九)實施音樂等各文藝門類精品創作工程。發揮我省音樂創作資源優勢,借鑑和吸收陝北民歌、陝南民歌、關中民歌,以及秦腔等戲曲音樂元素,創作一批以延安、秦嶺、兵馬俑、黃帝陵、絲綢之路起點等為題材的具有濃厚陝西元素的器樂、聲樂作品。積極開展一系列主題鮮明、影響廣泛的音樂活動。挖掘陝西元素,繼續實施“長安組曲”“陝北民歌創新工程”“大秦嶺·中國脊樑音樂創作工程”。全面推進文藝評論、舞蹈、攝影、曲藝、雜技、民間文藝等各個藝術門類繁榮發展,創作推出—批體現時代精神、具有地方人文特色的優秀作品,提升陝西文藝發展整體實力。(省文聯牽頭,省音協、省評協、省舞協、省攝協、省曲協、省雜協、省民協等各文藝家協會配合)
(十)實施優秀劇本孵化工程。各級宣傳、文化、廣電、文聯、作協等部門要加強編創隊伍建設,主動搭建平台,經常性開展交流培訓、劇本徵集、創作研討、生產對接等活動,打磨推出一批優秀劇本。用5年左右時間,每年選拔50名編創人員進行系統培訓,進一步提髙基層和民間藝術院團的編創能力。加大劇本創作扶持力度,扶持鼓勵現代題材、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作品,以及工業題材、農村題材、少兒題材作品的創作。進一步完善選題規劃、資金投入、表彰獎勵等機制,調動編劇創作積極性、主動性。髙度重視文藝原創,堅持內容為王、創意制勝,激發文藝原創活力。(省委宣傳部牽頭,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文聯、省作協配合)
(十一)實施文藝人才托舉工程。加快制定並完善有突出貢獻的文藝人才激勵、獎勵辦法,改革和完善有利於文藝繁榮發展的薪酬待遇,培養和造就一批在全國有影響、人民喜愛的陝西文藝領軍人物和代表人物。充分發揮知名藝術家示範引領作用,建立和完善“陝西文藝大獎,藝術家成就獎”榮典制度。高度重視青年文藝人才特別是編創人才培養,紮實推進陝西文學藝術人才“百優計畫”和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通過對不同層次人才的分類培養、宣傳推介,實現各藝術門類人才隊伍的健康傳承與接續,形成“第一梯隊領軍、第二梯隊突破、第三梯隊壯大”的良好格局。做好陝西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評選表彰工作,使優秀文藝工作者專業上有權威、社會上受尊重。打破地域、身份限制,採取聘用、簽約、合作等多種機制,不拘一格選聘人才,吸引國內外優秀文藝人才來陝工作。做好文藝人才培訓工作,健全省、市、縣(區)三級文藝人才培訓網路,實施基層文化隊伍培訓計畫、“三區”人才文化工作者專項支持計畫。(省委宣傳部牽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編辦、省文聯、省作協配合)
(十二)實施基層文化繁榮工程。堅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層、服務民眾,制定民眾文藝繁榮發展規劃並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健全民眾文藝工作網路,充分發揮基層文聯、作協、文化館(站)、群藝館在民眾文藝創作中的引領作用,激發基層文藝創作活力。建立“結對子、種文化”工作機制,深入開展“文化進萬家”“送歡樂下基層”“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愛國影片進校園”“5·23採風慰問”“好歌唱三秦”“優秀劇目進校園”及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加強基層文藝內容建設,創作生產一批適合基層生活特點、深受民眾喜愛的文藝作品。建設和完善村級綜合文化中心、鄉鎮綜合文化站、鄉鎮數字影院、縣級圖書館、縣級文化館等文化基礎設施,廣泛開展面向民眾的文藝活動,普及文藝知識,培養文藝愛好,提高全民文化素養,實現文化小康。完善民眾文藝扶持機制,研究制定面向基層一線文化館(站)長期服務人員扶持獎勵辦法,解決基層文化館(站)人員、編制、經費等實際問題。扶持引導業餘文藝社團、民營劇團、 演出隊、自樂班、老年大學以及青少年文藝群體、網路文藝社群、社區和企業文藝骨幹、鄉土文化能人等廣泛開展創作活動。(省委宣傳部牽頭,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編辦、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體育局、省文聯、省作協配合)
(十三)實施文藝陣地強化工程。創新管理方式,堅守好傳統文藝陣地,引導管控好網路文藝陣地,絕不給錯誤文藝思潮和不良文藝作品提供任何傳播渠道。加強評獎管理,整合文藝獎評獎獎項,健全評獎機制,不斷提高文藝評獎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加強對衛視頻道黃金時段播出電視劇、欄目以及重大題材劇目演出的審査管理。創新文藝生產和傳播方式,重視網路文藝發展,堅持“重在建設和發展、管理、引導並重”方針,鼓勵和引導網路文學、網路音樂、網路劇、微電影、網路演出、網路動漫等新興文藝形態健康有序發展。創新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做好新的文藝組織和文藝群體工作。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強和改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深入開展“掃黃打非”,打擊侵權盜版行為,鑄造良好文化生態。(省委宣傳部牽頭,省委網佶辦、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文聯、省作協配合)
(十四)實施文化交流促進工程。樹立全球視野和國際眼光,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充分利用陝西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的戰略契機,把陝西文化積極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提升陝西文化“走出去”的國際傳播能力。辦好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西安國際音樂節、西安國際民間影像節、“陝西文化周”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動,努力把陝西打造成“絲綢之路”創意產業和文化貿易服務中心。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政府和民間等多種對外交流渠道和活動平台,推動一批具有陝西特色的文化藝術、演出展覽、影視作品、圖書音像製品進入國際市場。加強著作權貿易,實施陝西文藝精品翻譯推介工程,遴選具有代表性的陝西文學、影視、戲劇、繪畫、非遺等作品進行多語種翻譯出版、展映展示,對外講好陝西故事,展示陝西獨特魅力。大力引進優秀文化藝術產品,豐富活躍我省文 化市場。(省委宣傳部牽頭,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商務廳、省貿促會、省文聯、省作協、省著作權局配合)
三、創造文藝繁榮發展的良好環境
(十五)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擔負起推進文藝繁榮發展的政治責任,把文藝工作納入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加大文藝事業投入力度,選好配強宣傳文化部門和文化單位各級領導班子,加強對宣傳文化領域領導幹部的選拔、任用和管理,牢牢把握黨對文藝工作的主導權。(各級黨委、政府牽頭,各級組織、宣傳、財政、文化、教育、新聞出版廣電、文聯、作協等部門配合)
(十六)成立文藝精品創作指導委員會。各級黨委宣傳部門要發揮統籌指導作用,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藝工作,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宣傳部門牽頭抓總,文化、教育、新聞出版廣電、文聯、作協等部門和團體協同推進,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的文藝工作新體制。在省委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立陝西省文藝精品創作指導委員會,加強對全省文藝精品創作的組織領導,統籌重大評價評獎活動,為全面提高文藝創作提供組織保障。(省委宣傳部牽頭,省財政廳、省文化廳、省教育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文聯、省作協配合)
(十七)加大文藝事業扶持投入力度。落實中央支持文藝發展政策,繼續實施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專項扶持,將專項資金總額度逐步提高到6000萬元,逐步將美術、書法、歌曲、曲藝、評論等其他文藝門類納入專項資金資助範圍。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主導和引領作用,建立財政資金與市場資金配套粘合機制,以國有資本為紐帶盤活社會資本,廣辟資金渠道,粘合、吸引、凝聚民間資金、銀行資金等多種成分的市場資本參與文藝創作生產和公益性文化活動,形成全社會共同支持文化繁榮發展的生動格局。科學安排資金和項目,強化資金使用監管。加大對優秀文學作品外介翻譯、作家藝術家基層定點掛職體驗生活、秦腔優秀傳統劇目挖掘整理、戲曲進校園、編劇劇本孵化最佳化的專項扶持力度。各市、縣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實際,積極研究制定財政支持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省財政廳牽頭,省委宣傳 部、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文聯、省作協配合)
(十八)深化文化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文化體制、內容、業態、形式等各方面創新步伐,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統籌研究有利於推動文藝創作發展的文化產業稅收優惠政策,制定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快陝西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落實和完善對文化單位的配套改革政策,支持其做強做大,助推文化產業成為支柱性產業。順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要,運用現代理念,現代手段、現代方式,推進文化與科技、金融、旅遊、文物、網際網路等深度融合,積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新興文化業態。(省委宣傳部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編辦、省財政廳、省文化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配合)
(十九)加大對文聯、作協的支持保障力度。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定期聽取文聯、作協工作匯報,有針對性地解決文聯、作協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切實支持其履行好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自律維權等職能,把廣大文藝工作者緊緊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各級文聯、作協要改進工作機制,積極拓展組織體系和工作領域,加強與民營文藝工作室、民營文藝經紀機構、網路文藝社群、網路作家、簽約作家、自由撰稿人等新興文藝組織和文藝群體的組織聯絡工作,做好團結、引導、服務,全面提高工作水平,避免機關化、脫離民眾現象,真正成為文藝工作者之家。(各級黨委、政府牽頭,各級組織、宣傳、文聯、作協等部門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