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語
詞語讀音
拼音:qiū xū
注音:ㄑㄧㄡ ㄒㄩ
引證釋義
丘墟,亦作“丘虛”。
1、廢墟,荒地。
①《管子·八觀》:“眾散而不收,則國為丘墟。”
②《史記·李斯列傳》:“ 紂 殺親戚、不聽諫者,國為丘墟,遂危社稷。”
③《後漢書·竇融傳》:“自兵起以來,轉相攻擊,城郭皆為丘墟,生人轉入溝壑。”
④宋秦觀《代程給事乞祝聖表》:“樓觀宮室,化為丘墟。”
⑤柯靈《香雪海·春節書紅》:“但這浮華富麗的城市已化為劫灰零落的丘墟。”
2、形容荒涼殘破。
①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田野不辟,而飾亭落;邑居丘墟,而高其郭。”
②南朝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③明沈鯨《雙珠記·吉筵敘故》:“兵荒極矣,城郭丘墟,靡有孑遺。”
④明 趙振元《為袁氏祭袁石寓(袁可立子)憲副》:“至於青齊雲擾,輟近臣於兗西。河洛丘墟,借兗衣於天左。”
⑤章炳麟《討滿洲檄》:“遂啟蒙古宰割赤縣,則我中華始丘墟為亡國。”。
3、山陵之地。
①《漢書·司馬相如傳下》:“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馳,猶時有銜橜之變,況乎涉豐草,騁丘虛。”
②《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作“丘墳”。《文選·王褒<洞簫賦>》:“原夫簫乾之所生兮,於江南之丘墟。”李善註:“《丹陽記》曰‘ 江寧縣慈母山臨江生簫竹管’。 王褒 賦雲‘於江南之丘墟’,即此處也。”
③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潁水》:“其地丘墟,井深數丈。”
4、泛指大地。
晉郭璞《井賦》:“獨星陳於丘墟兮,越百代而猶在。”
5、陵墓;墳墓。
①北魏酈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中狀若丘墟,蓋遺囤故窖處也。”
②宋陸游《嘆老》詩:“朋儕什九墮丘墟,自笑身如脫網魚。”
③清 席鎬 《除夕感懷亡弟湘北》詩:“弟兄我七人,強半歸丘墟。”
6、堆壟不平貌。
7、形容狀貌魁偉。
北周庾信《周柱國大將軍長孫儉神道碑》:“公狀貌丘墟,風神磊落。”
8、中醫學名詞。針灸穴位名。
①《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十二經表里原絡總歌》:“膽原丘墟,肝蠡溝。”原註:“足少陽膽經病,可刺本經表之原穴,即丘墟穴也。”
②《醫宗金鑒·膽經分寸歌》:“踝上三寸是懸鐘,丘墟踝前陷中取。”原註:“從懸鐘行外踝下,斜前陷中,丘墟穴也。”
9、廢墟;成為廢墟。
①《封神演義》第六回:“眼見七廟不守,社稷丘墟,我何忍見!”
②田野 《怒吼了的膠東》:“雖然這村莊是變成了丘墟,其實,這更是一顆仇恨的種子呀!”
經穴名
出《靈樞·本輸》。屬足少陽膽經。原穴。在足外踝的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一說“去臨泣一寸”(《針灸甲乙經》)。布有足背中間皮神經分支,腓淺神經分支和外踝前動脈分支。
類屬
中醫腧穴。
類別
足少陽膽經腧穴;原穴。
定位取法
在足背,外踝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距跟關節間凹陷處。
《循經考穴編》:“踝骨尖下微前三分骨縫中,穴對商丘。”
《靈樞·本輸》:“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
《針灸甲乙經》:“去臨泣一寸”,
《備急千金要方》糾正作“三寸”。
局部解剖
肌肉:趾短伸肌起點,距跟外側韌帶。
神經:足背中側皮神經分支和腓淺神經分支。
血管:外踝前動、靜脈分支。
功效
疏肝利膽,消腫止痛,通經活洛。
主治病症
古代記述:胸滿、善太息、胸中膨膨然,目痛、目視不明、目翳、腰兩脅痛、腳酸轉筋、足腕不收、躄、髀樞腳痛、腳跗疼、痿軟、草鞋風。
近人報導:胸脅痛、膽絞痛、膽囊炎、膽結石、腋窩淋巴結炎、足內翻、踝關節扭傷、高血壓。
操作
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10~15分鐘。
臨床套用
1)針刺治療膽絞痛;
2)針刺加三棱針放血治療急性踝關節扭傷;
3)針刺加耳穴按壓治療踝軟組織損傷;
現代研究
(1)針刺使膽囊收縮及膽總管規律性收縮明顯加強,對慢性膽囊炎有較好療效;
(2)強刺激在引起膽總管擴張、膽囊擴張及其收縮的幅度方面大於弱刺激。
方例
目中翳膜:瞳子髎、丘墟。
脅痛:中瀆、丘墟。
腳跗痛:丘墟、解溪、商丘、行間。
踝跟骨痛:絕骨、丘墟、崑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