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中國的現代化研究大約從二十多年前開始進入高潮,到現在已趨平靜,不像前一段時間那樣火爆了。這種情況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現代化研究在國際學術界高度走紅,湧現出一大批國際知名學者,也引發了激烈的學術爭論。後來,研究漸趨平穩,慢慢退隱成學術研究中的話語背景。但它的話語威力至今仍然強勁,現在,幾乎每一個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學科,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現代化研究的話語邏輯,受到它的學術影響。有些人不一定贊成現代化研究的路徑與方法,甚至不贊成現代化研究本身;但現代化研究的思維邏輯卻深深隱藏在當代學術話語結構中,沒有人能夠忽視它,更沒有人能夠避開它的影響。中國的情況也是這樣,現代化研究的話語邏輯滲透在各個學科中,甚至滲透在許許多多普通人的日常思維方式中。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國至今仍處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現代化”仍然是無數中國人追求的目標。普通中國人也許並不明白理論上的“現代化”究竟是什麼,但“現代化”對他們而言卻是一種嚮往;在今天,現代化仍舊是國家的目標,是民族的追求,也是一種現實中的生活。
中國的嚮往與它近代的經歷有密切關係。一百七十年前,中國的大門被西方打開,幾千年的文明遭受嚴重衝擊,而衝擊最強烈之處,是中國歷史自身運行的軌跡被打亂了,中國被迫面對世界,並且去適應那個世界。經過一百多年的摸索,在經受了最深重的苦難之後,今天,中國已重新屹立於世界,成了這個世界的有機組成部分、並且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儘管已取得偉大的成就,但現代化仍舊在中國持續,它還有許多事沒有做、而必須去做。這就是現代化研究在中國持續展開的時代背景與歷史背景,一個學科的生命力就體現在這裡:它一定要和歷史與現實交融一體,體現出對時代的關懷。